一种可显示管道堵塞位置的智能输送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137389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110917733.1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显示管道堵塞位置的智能输送管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层管、钢丝增强层、抗压层、光纤带层以及外层管,其中,钢丝增强层、抗压层均为单层或多层;本发明采用光纤带共挤的方式,将预先制备好的光纤带与集输管道巧妙结合,利用集输管温度的变化,判断管道堵塞位置。可以在发生堵塞情况时,快速定位堵塞位置,只需要定点开挖,简单修复即可恢复运行,简单高效。此外,由于光纤本身可靠性高,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不受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影响,经久耐用,并且在使用时不需要对电磁场进行屏蔽,使用灵敏度高,检测方便。

    一种钢丝网增强复合管用高压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3252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274340.X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网增强复合管用高压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设置在第一复合管端部的连接组件一、设置在第二复合管端部的连接组件二及用于连接组件一与连接组件二之间固定连接的螺栓组件;所述第一复合管及第二复合管的端部连接处分别设置钢丝层外露段,所述连接组件一包括设置在第一复合管的钢丝层外露段上的凹面法兰及设置在第一复合管的外层上的哈夫节;所述连接组件二包括设置在第二复合管的钢丝层外露段上的凸面法兰及设置在第二复合管的外层上的哈夫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高压连接结构通过在钢丝层设置法兰,并通过哈夫节对法兰进行锁紧,相较现有连接方式大大提高了连接的承压能力,且此连接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施工便捷。

    一种适用于不同材质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4408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1410230.7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连接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不同材质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适用于不同材质塑料管道的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均经过墩边处理,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端部的第一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端部的第二套筒、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套和锁环,所述连接套与所述锁环为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套与所述第一套筒为螺纹连接,所述锁环与所述第二套筒为螺纹连接。通过分别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螺纹连接的连接组件,使该连接结构具有尺寸小、连接方便的有益效果,从而减小开挖的井口尺寸和开挖成本。

    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6656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1073605.X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有限元算法的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计算方法,所述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包括保护外层、第二热熔胶层、阻隔层、第一热熔胶层和功能内层,包括如下步骤:测试确定每一层和整体相应的必要参数,计算得到整体内衬管的最小临界外压,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施加最小临界外压,计算得到整体内衬管缩径量的下限,计算得到整体内衬管的屈曲临界外压,在有限元软件中建模,施加屈曲临界外压,计算得到整体缩径量的上限,并在上限和下限的范围区间内取值作为氟硅改性PERT阻隔内衬管缩径量。本发明为一种氟硅改性PERT阻隔的缩径量提供理论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减少实验,降低误差,提高效率。

    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704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03629.7

    申请日:2022-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材双向拉伸取向增强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管坯模具、第一芯管、第二芯管以及扩张头组件,管坯模具包括支架模、口模以及芯模,口模和芯模固定在支架模上,形成管坯容腔,第一芯管和第二芯管安装在支架模上,位于芯模内部,在第二芯管后端设置有外螺纹,螺纹连接有扩张头组件,扩张头组件后方设置有牵引机,带动管坯容腔内的管坯移动。通过在现有常规生产线增设本发明装置实现管材的双向拉伸增强;通过调节压缩空气、移动风环吹风和冷却循环风量大小,以及扩张头的位置、空腔数量,可以控制管坯取向扩张前、扩张取向后温度,对于工艺调试获取较好的增强效果提供了必要的选择,可适应不同的物料、规格的管材取向增强。

    一种智能管线生产装置及管线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2369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100751.5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一种智能管线生产装置及管线生产方法,属于智能管线生产技术领域。它包括用于放卷定型条的定型条存储盘、包覆组件、冷却装置、收卷组件及牵引机,牵引机牵引管材芯管依次穿过包覆组件、冷却装置及收卷组件,包覆组件包括第一加热装置及包覆模,收卷组件包括第二加热装置及用于收卷定型条的定型条回收盘。本发明装置能够实现平行槽口管材或者螺旋槽口管材的生产;通过设置定型条的截面形状,能够实现不同截面槽口的加工;本发明装置生产的管材,其槽口光滑,不易损伤线缆,且线缆能够直接扣压安装在槽口内,不需要额外固定保护,大大减少接头的使用,节省了成本。

    一种内衬管气体渗透检测装置
    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241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17615.5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内衬管气体渗透检测装置,包括钢管、内衬塑料管、焊接管嘴、测试元件支架、缓冲罐、高压球阀以及测试元件,钢管两端焊接有法兰片,用于连接法兰盲板,在钢管一端设有钢管出气孔,焊接管嘴为圆柱中空结构,固定设置在与钢管出气孔同心的位置上,测试元件支架连接在焊接管嘴上,测试元件支架的表面设置有供测试元件安装的螺纹孔,所述缓冲罐为内部中空结构,下部和上部分别通过连接件与第一高压球阀和第二高压球阀连接,第一高压球阀连接在测试元件支架的上端部,第二高压球阀还连接有流量计。本发明设备所采用结构新颖,实现精度较高,解决了现有气体渗透检测装置无法评价塑料管道气体渗透性能的难题,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高韧性易折弯可视化电工套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309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40718.8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易折弯可视化电工套管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PVC树脂粉100份、外润滑剂1‑1.2份、内润滑剂1‑1.2份、脱模剂0.2‑0.4份、抗冲改性剂1.5‑2份,稳定剂1.5‑2.5份、MBS树脂8份,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4‑8份,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丙烯酸甲酯的质量含量为18~24%。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套管韧性较强,在低温、持续较高温和室温条件下不易发生发白和断裂,套管的弯管力得到提升。

    一种基于装配式线管件的线路布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42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94469.4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线管件的线路布局方法,包括线管组件,线管组件包括直形线管和承接线管,承接线管两端分别用以承接直形线管,包括如下步骤:依据施工图纸,完成在墙体(包括底面)的线槽开槽;依据线槽规格尺寸,完成对直形线管的裁切;标注转角位置,在转角位置选择承接线管完成承接,承接线管与直形线管直接连接或通过卡接结构与直形线管连接,卡接结构用于填补裁切时导致的误差。承接管线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对接后形成首端卡扣腔和末端卡扣腔,用于卡扣直形线管。本发明采用使电线在弯管处的安装更加便捷,可以有效降低工人的施工强度,提高效率,整个施工过程省去了后期穿线的工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