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2420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02990.5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1 , H04B10/079 , H04B10/508 , H04B10/572 , H04J3/06 ,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物理点噪声干扰的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及方法,光纤编码识别系统,包括:高速核心处理模块;窄谱光源和宽谱光源,分别与高速核心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第一波分复用器,分别与窄谱光源、宽谱光源通过光纤连接;第一光波脉冲发生器;环形器,用于实现光波按路径传输,其输入端连接第一光波脉冲发生器,其输出端用于连接带物理点的光线编码产品;第二光波脉冲发生器;第二波分复用器;光谱识别装置;光电转换模块;高速采集模块。本方案利用光纤编码在时域位置与物理点的时域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消除物理点造成的噪声干扰,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降低产品运算量、提高光纤编码识别效率、提升光纤编码识别准确度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063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90900.8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识别纤芯的光纤配线盘及短距离通信系统,光纤配线盘包括:配线盘盘体;适配器模组,由多个适配器排列组成且具有供用户接入跳纤插入的端口;多组盘内光纤和通信光纤,通信光纤上设置有唯一识别的光纤编码,不同所述通信光纤上的光纤编码中心波长相同且间隔不同;多个波分复用器,不同波分复用器与对应所述通信光纤上的光纤编码之间距离保持不同;编码识别检测装置,分别与多个波分复用器连接以用于识别通信光纤上的光纤编码。本方案利用光纤编码的光学可识别特性,实现配线盘纤芯的唯一识别,同时又兼顾了降低成本,为此采用相同中心波长不同间隔实现光纤编码的方法,降低光纤编码识别模块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315576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349003.6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网络可寻址自适应终端及系统,终端包括:控制存储模块;智能光交叉切换模块,包括光交叉切换模块、光开关、N个第一波分复用器;光交叉切换模块一端连接有N个用于接入用户通信设备的设备接入端口,N个第一波分复用器的另一端分别通过带光纤编码的第一光纤连接有光纤接入端口;光纤编码识别模块,其一端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存储模块,另一端通过带光纤编码的第二光纤连接光开关;外界通信模块,通过控制线与控制存储模块连接,用于接入系统平台的通信接口以实现控制存储模块与系统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利用光纤编码实现光纤网络自动寻址、自动路由追踪、自动进行链路匹配和自适应组网、自动完成故障诊断和链路突发组网。
-
公开(公告)号:CN11186540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572049.X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1 , H04B10/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光纤编码的保护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光纤编码保护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光源、环形器、光缆、接头盒和解调仪,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光源与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接头盒通过光缆与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解调仪的输入端与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接头盒包括光纤和至少一个光纤编码保护机构,光纤包括设置有光纤编码的光纤段,光纤段设置在光纤编码保护机构内,解调仪和光源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能够有效保护光纤编码并能够提高对光缆质量情况的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93481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720711.1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J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编码实现野战光缆优选传输波段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监测模块,监测模块包括光源、波长探测器、第一SOA光开关、第二SOA光开关、环形器;可调谐光源;波分复用器;通信光纤;光缆连接头,连接在所述通信光纤上且设置有光纤编码,光纤编码用于标识所述通信光纤的最优传输波长;主控制器,用于识别所述光纤编码并解析所述通信光纤的最优传输波长,以及控制所述可调谐光源输出最优输出波长的通信光波。在野战光缆的连接头上设置具有唯一标识的光纤编码,通过识别光纤编码便可解析出通信光纤的最优传输波长,便可控制可调谐光源输出最优输出波长的通信光波。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47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20700.3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编码的双向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第一传输终端和第二传输终端皆包括:光源、环形器、第一SOA光开关、设置有光纤编码的通信光纤、信号发生器、光电探测器;主控模块,用于控制光源的输出、控制光电探测器的接收以及识别按规则应变的光波信号。第一传输终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终端的的主控模块分别与对方的信号发生器电性连接以用于编辑需要发送的物理信号;本方案将光纤传感、光纤编码技术与光纤通信相结合,信息输入端不用接入光缆而只在光缆外层进行应变激励,通过两个传输终端之间双光纤连接从而实现纯物理的双向信息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46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20705.6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9 , H04B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故障点监控识别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脉冲光源;环形器;1×N光开关;N根通信光纤;多个数据采集器,依次间隔设置于N根通信光纤上,多个数据采集器用于生成包含位置数据和唯一识别信息码的振频信号;光电探测器;主控模块,分别与脉冲光源、1×N光开关、光电探测器连接以用于控制脉冲光源的输出、控制1×N光开关的输出切换、控制光电探测器的接收以及识别按规则应变的光波信号与故障点识别。本实施例利用分布式传感系统,识别固定位置固定频率的应变变化,结合1×N光开关和多光纤构建光纤链路矩阵,通过不间断采集多光纤中非振动信号与光纤链路矩阵的数据采集器状态信息对比分析,来进行振动故障点精准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175475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20712.6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8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传感的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脉冲光源、环形器、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物理信号并作用于通信光纤的外层以使光波信号按一定规则发生应变;光电探测器,用于接收通信光纤回传的按规则应变的光波信号;主控模块,用于控制脉冲光源的输出、控制光电探测器的接收以及识别按规则应变的光波信号。本方案将分布式传感技术于光纤通信相结合,信息输入端不用接入光缆而只在光缆外层进行应变激励,可避免现有传输设备被入侵后就失去效果进而导致通信无法完成的效果,尤其是针对某些信息采集不能使用无线或者卫星回传的情况,分布式传感的信息传输系统使用光缆自身回传可避免非法窃取。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52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88012.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识别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识别系统包括:主控模块、可调谐光源、环形器、设备和光电探测器,环形器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设备包括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可调谐光源与环形器的第一端连接,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通过光纤与环形器的第二端连接,光电探测器的输入端与环形器的第三端连接,光电探测器和可调谐光源分别与主控模块连接。在设备中设置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当反射光经过环形器传送到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对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进行检测得出异波长光纤反射编码组的序列特征,从而获取对应的设备,能够防止出现在电磁干扰下对电子设备识别出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454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111448551.0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山水木光华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6/255 , C03B37/025 , C03B37/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棒拉锥加工光纤编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段加工光纤纤棒:在所述光纤纤棒的端面涂覆多层间隔设置且不同中心波长的反射膜,多层所述反射膜构成第一光纤编码;将不同段的光纤纤棒从端面处依次对接,并在高温高压下融合成一根具有多个第一光纤编码的光纤编码纤棒;将所述光纤编码纤棒送入高温压力炉进行拉丝,发生等比例延展以得到具有多个第二光纤编码的光纤编码纤芯。本方案利用光纤反射膜技术,直接在光纤纤棒端面涂覆可以对特定中心波长进行反射的光纤反射膜,再将分段的纤棒从端面熔接成一根,送入高温高压炉进行拉丝,从而实现长距离、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编码加工方法,便于实现大面积机械化、自动化加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