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90766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50111.1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选生产底物广泛性腈水解酶的菌株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三羟基丙腈作为筛选压力和氮源,筛选生产底物广泛性腈水解酶的菌株的方法。由通过该方法筛选获得的菌株所生产的腈水解酶具有较好的底物广泛性,能够水解羟基腈、普通腈类及芳香腈类产生相应的羧酸。该方法筛选获得菌株所生产的腈水解酶具有很好的底物广泛性,并且存在着水解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38286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010273824.8
申请日:2010-09-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工程菌脂肪酸胞外分泌能力的方法。本发明包括调控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并提高游离脂肪酸胞外分泌能力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6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57384.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7D27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2,3‑丙三肟高效合成3‑氨基呋咱‑4‑羧酸的方法,属于化工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3‑氨基呋咱‑4‑羧酸的合成方法使用有毒原料,剧毒和易燃爆的试剂,缺乏绿色、安全性等问题。本发明将1,2,3‑丙三肟与羟胺溶液溶在碱性水相中,通过调整反应温度,先后经历催化反应、脱水反应、中和反应,最终合成3‑氨基呋咱‑4羧酸,其产率达到55%,本发明方法具有原料安全无毒、合成反应时间短、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温度易控、产品收率高、污染物少等优势,与传统3‑氨基呋咱‑4羧酸合成方法相比节约了生产成本,产品制备工艺绿色环保,适合3‑氨基呋咱‑4羧酸工业化生产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3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69177.8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12P7/22 , C12N11/14 , C12N15/70 , C12N15/90 , C12N15/53 , C12N1/21 , C12P3/00 , B82Y5/00 , B82Y40/00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负载纳米钯的大肠杆菌在催化芳香族醛加氢反应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负载纳米钯的大肠杆菌在催化芳香族醛加氢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负载纳米钯的大肠杆菌在催化芳香族醛加氢反应中的应用,负载纳米钯的功能大肠杆菌的获得方法:将重组大肠杆菌经过钯液孵育后,使用甲酸盐作为酶底物在微厌氧条件下进行反应获得负载纳米钯的功能大肠杆菌;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在原始大肠杆菌的基础上敲除了编码[NiFe]氢化酶1和[NiFe]氢化酶2催化亚基的基因。本专利构建胞内负载纳米钯的功能大肠杆菌,以苯甲醛加氢为模板反应来验证其催化能力,预期为胞内金属‑酶级联催化的实现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530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69179.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控纳米零价钯的胞内外合成位置的方法以及调控钯液吸附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和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调控纳米零价钯的胞内外合成位置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控纳米零价钯的胞内外合成位置的方法,将重组大肠杆菌经过钯液孵育后,使用甲酸盐作为酶底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反应调控纳米零价钯的位置;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在原始大肠杆菌的基础上敲除了编码[NiFe]氢化酶1和[NiFe]氢化酶2催化亚基的基因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使用温和氢源代替了传统危险氢源,且经过菌株改造实现了纳米钯的胞内外的定向合成。本方法预期在金属纳米颗粒制备、环境修复、生物医学和化学工业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637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4693.9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9J175/14 , C09J11/04 , C08G18/36 , C08G1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生物基聚氨酯阻燃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胶由第一组份和第二组份组成;其中,第一组份包括生物基多元醇、有机无机阻燃复合物、稀土阻燃协效剂、扩链剂、偶联剂、除水剂、消泡剂、粘合促进剂、稳定剂和催化剂,第二组份为异氰酸酯。本发明采用疏水性的生物基多元醇提升了聚氨酯的耐水性,同时采用有机无机阻燃复合物和稀土阻燃协效剂使聚氨酯在高温或者遇火条件下能形成不燃性无机防护层,不但提升了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赋予聚氨酯结构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和热稳定性。本发明所述的轨道交通用生物基聚氨酯阻燃结构胶具有强度高、阻燃性好、发烟量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3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1672.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12N1/20 , B09C1/10 , C02F3/34 , A62D3/02 , C09K17/14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1/34 , A62D101/06 , A62D101/28 , A62D101/26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株降解RDX的还原铬亮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供一种降解RDX的还原铬亮杆菌。本发明提供一株还原铬亮杆菌(Leucobacter chromiireducens),所述红球菌的名称为LXC‑RD‑7,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日期为2020年11月19日,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209。LXC‑RD‑7降解菌剂可降解污水、土壤等中的RDX。
-
公开(公告)号:CN116444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306820.2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IPC: C07D209/86 , B01J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酶催化氧化断裂叔胺C‑N键的方法,属于化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芳基叔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利用廉价金属Fe、Mn为卟啉活性中心,转化氧气为过氧结构与四价Fe、Mn的络合物;利用NHPI等助催化剂活化底物N‑亚甲基为自由基;二者协同作用下生成苯甲醛等苄基氧化产物,实现C‑N键的选择性断裂,生成咔唑等仲胺产物。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断裂叔胺C‑N键困难,反应条件苛刻的问题,有效提高C‑N键断裂产物咔唑的产率,同时采用绿色的氧气、过氧化氢等氧化剂即可实现C‑N键断裂,具有绿色温和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960862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1725598.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角质酶突变体及其在合成1,4‑二乙酰哌嗪中的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针对针对野生型角质酶对哌嗪类氮杂环底物识别性差、催化活性低的问题,本发明对天然的角质酶进行理性突变,获得了两种对哌嗪的识别与结合能力更强的角质酶突变体。将获得的角质酶突变体添加至含有哌嗪和乙酰基供体的溶剂中,可直接将哌嗪酰化为1,4‑二乙酰哌嗪,提高了1,4‑二乙酰哌嗪的产率。本发明为哌嗪类氮杂环化合物的酰化反应提供了新的生物催化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6987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56501.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及一种胞外酶反应生成2‑乙酰基环己酮的方法,属于物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如何提高胞外酶反应生成2‑乙酰基环己酮产量的技术问题,对于解决全细胞合成体系中Dke1底物种类受限问题以及2‑乙酰基环己酮对于细胞的毒性抑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的乙酰丙酮裂解酶为出发序列,突变第105位的氨基酸获得的突变体,将105位的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在体外突变体发生酶反应将1,2‑环己二酮和乙酸转化为2‑乙酰基环己酮,产量达到14.22mg/L。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