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39350B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610711933.0
申请日:2016-08-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北京中科睿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5/173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众核处理器片上访存距离优化的方法及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当存储控制器在所述众核处理器片上n*n拓扑结构的边上时,查找所述n*n拓扑结构中离所述存储控制器距离最近的顶点;步骤2,判断(n‑1)能否被3整除,若能,则增加一条连线连接所述顶点及其所在对角线((0,0),(n‑1,n‑1))2/3的第一节点;若不能,则判断连接对应(,)的第一节点或(,)的第一节点的收益,并根据所述收益选择其中一个第一节点连接所述顶点;步骤3,将所述存储控制器与所述顶点连接。借此,本发明实现了有效减少节点和访存控制器之间的距离,从而减低众核处理器片片上网络的访存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03729248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210392519.X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9/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9/5088 , G06F9/48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缓存感知的确定待迁移任务的方法,包括:根据每一个处理器核的负载确定源处理器核和目标处理器核;监测源处理器核和目标处理器核中的每一个任务的缓存失效次数和执行的指令数,得到源处理器核和目标处理器核中的每一个任务的千条指令缓存失效次数;得到源处理器核和目标处理器核的平均千条指令缓存失效次数;根据源处理器核的平均千条指令缓存失效次数和目标处理器核的平均千条指令缓存失效次数确定从所述源处理器核向所述目标处理器核迁移的任务。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确定待迁移任务的方法,可以让操作系统感知程序的行为,从而在任务迁移时选择更加合理的任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任务感知确定待迁移任务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72916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210382173.5
申请日:2012-10-10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9/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程序的线程关系确定方法、设备及系统,包括:检测系统中的第一线程发生由第一处理器至第二处理器的迁移,第一线程为第一处理器执行的目标并行程序中的一个线程,迁移到第二处理器后的第一线程作为第二线程;确定第一线程和第二线程之间的序关系。从而实现对操作系统调度而引起的同一软件线程在不同处理器上迁移的确认,进而可以确定线程迁移前后的序关系,并提高了并行程序调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52392A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269618.3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2/084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访问数据缓存的方法和处理器,涉及计算机领域,能够减小数据查找的范围,降低访问延迟,提高系统性能。该处理器的数据缓存器为一级缓存,一级缓存包括私有数据缓存和共享数据缓存,私有数据缓存包括多个私有缓存,私有数据缓存用于存储线程的私有数据,共享数据缓存用于存储线程之间的共享数据,当访问处理器的数据缓存器中的数据时,根据数据对应的物理地址附加的标志位确定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包括私有数据和共享数据,根据访问的数据确定数据对应的线程,进而根据线程和数据类型访问线程对应的数据缓存,以获取数据缓存中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划分数据缓存和访问数据缓存。
-
公开(公告)号:CN10400795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10062081.3
申请日:2013-02-27
Applicant: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9/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1/3466 , G06F2201/815 , G06F2201/865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系统进程识别跟踪及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装置,涉及软件技术领域,能够在虚拟环境下有效地获取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信息。该方法包括:识别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获取当前的寄存器现场信息;生成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控制块字段偏移知识信息;通过当前的寄存器现场信息计算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控制块基地址;根据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控制块基地址和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控制块字段偏移知识信息,利用进程信息获取函数读取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信息。本发明应用于虚拟化环境下客户操作系统当前进程信息的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01840368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10135260.1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1/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核处理器的JTAG实时片上调试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软件调试器对被调试的多核处理器的核,生成符合JTAG控制协议的控制命令,转化为控制流,发送至增强型TAP控制器;步骤2,增强型TAP控制器将接收的控制流转化为符合片上调试通讯协议的数据包,通过调试总线发送给调试客户端;步骤3,调试客户端将接收的数据包转化为控制命令,响应控制命令产生响应数据,通过调试总线返回给增强型TAP控制器;步骤4,增强型TAP控制器将接收的响应数据转化为符合JTAG控制协议的控制流,软件调试器通过所述增强型TAP控制器获得所述控制流。本发明能够对多核处理器进行调试,而不受多核处理器的核的数量的制约。
-
公开(公告)号:CN101930357A
公开(公告)日:2010-12-29
申请号:CN201010256400.0
申请日:2010-08-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可配置的片上存储装置实现访存操作的系统及方法。所述可配置的片上存储装置的配置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根据应用程序的计算特点,判断是否需要对片上存储进行配置,若是,则执行步骤020;否则,不对所述片上存储进行配置,而将其作为Cache使用;判断对SPM或Cache的空间大小的要求是否严格,若是,则细粒度配置:以缓冲行为单位对所述片上存储进行配置;否则,粗粒度配置:以路为单位对所述片上存储进行配置,每一路对应一位标志位,标志位为1表示是SPM,标志位为0表示是Cache。
-
公开(公告)号:CN101211318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610171518.7
申请日:2006-12-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虚实地址转换装置,包括取指和译码部件、发射部件、执行单元、地址计算单元、高速缓存、快速虚实地址转换部件和数据选择部件;还包括增强访存队列,增强访存队列包括访存队列和选择单元;快速虚实地址转换部件包括快速虚实地址转换表单元和物理地址生成单元;其中,取指和译码部件电连接到发射部件上,发射部件则与执行单元和地址计算单元相连,执行单元和地址计算单元之间并联连接,执行单元连接在结果总线上,地址计算单元与增强访存队列电连接,增强访存队列则连接到高速缓存和快速虚实地址转换部件上,高速缓存和快速虚实地址转换部件并联到数据选择部件上,数据选择部件则与结果总线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快速虚实地址转换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896972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510083863.0
申请日:2005-07-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器中将虚拟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及读写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利用局部性原理,一方面将需要变换成物理地址的虚拟地址同虚拟地址历史记录相比较,如果同属一个虚拟页表,则不访问翻译后援缓冲器的随机存储器部分,减少了对翻译后援缓冲器中随机存储器的访问次数;同时如果虚拟地址进一步与虚拟地址历史记录同属于一个高速缓冲存储器行,则不访问高速缓冲存储器的随机存储器部分,而是直接对高速缓冲存储器行缓冲区进行读写操作。这样显著减少对翻译后援缓冲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中随机存储器的访问次数,从而同时降低了翻译后援缓冲器和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功耗,而又不会降低处理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89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310665.7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0/25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形拓扑网络,其中,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终端节点,所有终端节点串行连接形成闭环的环形回路,上一个终端节点的输出端与下一个终端节点的输入端相连,所述每个终端节点配置有网卡设备和光模块,其中:所述光模块用于接收输入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缓存并以数据包形式发送给网卡设备,以及将需要转发的数据包转换为光信号后向外发送;所述网卡设备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转发规则将其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预先配置的转发规则包括:数据包目的地址为本机时将其发送给所在的主机进行保存、数据包目的地址为非本机时将其发送给光模块进行转发、数据包源地址为本机时将其丢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