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炭电池用多层复合隔板
    7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11205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26145.7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体铅炭电池用复合隔板。该复合隔板包括一层PE隔板和两层筛网,PE隔板夹在两层筛网中间,构成三明治结构。其中的PE隔板用于分隔正负极活性物质,筛网的网孔用于存储胶体。筛网的引入,不但可以增大的隔板的储胶量,而且可以为溶胶的注入提供通道,降低胶体注入阻力。实验表明,采用这种复合隔板,可以将电池的注胶量提高到液体酸电解质的注入量,使电池的放电容量提高到采用液体酸作电解质的铅炭电池的95%以上。

    一种自搅动水循环富液铅炭电池
    7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11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27510.6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铅炭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搅动水循环富液铅炭电池,包括置于密闭电池盒内的平板状电极,平板状电极垂直于电池盒内底面放置,于电池盒内平板状电极上方设置有板材碳材料,所述平板状电极以带有通孔的平板状板栅为支撑骨架;于一竖向放置的板栅下部填涂有碳材料,于填涂有碳材料上方的板栅上填涂负极活性物质构成负极;正极活性物质填涂于另一板栅上构成正极。

    一种富含N和K元素的复合碳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1020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1327526.7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富含N官能团碳材料、及其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富含N官能团碳材料在铅炭电池负极中的应用。一种富含N和K元素的复合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活性炭为载体,在添加剂与活化剂共同作用下,实现制备富含N和K元素的复合碳材料;添加剂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0.004‑0.008):1;添加剂与活化剂的质量比(1‑30):(30‑1),优选(1‑10):(10‑1)。采用氨气气氛烧结制备的碳材料其表面的C‑N键更加稳固,可以抵抗电池循环寿命测试中碳材料表面的电位变化带来的N元素的损失,更有利于制备出性能优异的碳材料。

    一种复合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36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1358122.7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碳材料包括经活化造孔的碳纤维,所述碳纤维表面负载有纳米硫酸钡。本发明通过在具有活化孔的碳纤维表面负载纳米硫酸钡,将其用于铅炭电池负极,能够在电池放电末期提供大量的硫酸铅结晶位点,从而提高了电池在低温下的放电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同时,具有活化孔的碳纤维能够为电池提供3D导电炭网络,进一步提高了电池在低温下的放电容量。采用本发明复合碳材料制备的铅炭电池,在‑40℃~0℃的低温条件下,依然能能够保持优异的电池性能,拓展了铅炭电池的应用领域。

    一种碳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3612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1358103.4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碳添加剂包括具有MOF结构的碳材料,碳材料表面负载有纳米硫酸钡和析氢抑制剂。本发明通过在具有MOF结构的碳材料表面负载大量纳米硫酸钡和析氢抑制剂,一方面,能够在电池放电末期提供大量的硫酸铅结晶位点,从而提高电池低温放电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提高铅炭电池负极的析氢过电位,从而减少负极充电过程中的氢气析出量。此外通过在MOF结构中增加氮官能团,提高了析氢抑制剂与碳材料之间的结合度,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析氢问题。将本发明碳添加剂掺入负极制备得到的铅炭电池,在‑40℃~0℃的低温条件下,依然能能够保持优异的电池性能,拓展了铅炭电池的应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