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6245789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788406.9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芯体结构,热流道层和冷流道层形成一个换热单元层,每两个换热单元层之间通过隔板层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蚀刻出流道结构后作为热流道层;由金属件拼接出多个流道结构后作为冷流道层。由成型的金属件拼接成冷流道层,金属件加工相对于蚀刻板加工成本大大降低,金属件使得冷流道层的废品率大大减少,进一步节约了成本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862333U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21988974.X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形热管及间壁式换热器,所述环形热管包括:冷段部分和热段部分,冷段部分上端与热段部分上端连通,冷段部分下端与热段部分下端连通,冷段部分上半部分外表面和热段部分下半部分外表面均固定有若干肋片;所述换热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冷流道、热流道和若干所述环形热管,所述环形热管的冷段部分位于冷流道内,所述环形热管的热段部分位于热流道内,利用环形热管内相变所引起的极强的热量输运能力,在环形热管内依靠自然循环作为载热工质循环流动的推动力,可大幅提高热管输热能力极限值,通过在依次间隔的冷热流道内合理布置环形热管,可在不改造间壁表面的条件下实现较大的热量输运。
-
公开(公告)号:CN205823447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802763.2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压气机系统,主要由压气机、高速启动电机、驱动透平三大部分组成,压气机、高速启动电机、驱动透平通过同一个轴相连接,运行时具有相同的转速,并密封于由高压和低压边界构成的压力外壳内。压气机部分主要由压气机高压外壳、压气机叶轮、压气机侧干气密封等部件构成。高速启动电机部分主要由压气机侧径向轴承、高速电机、轴向轴承、透平侧径向轴承、低压外壳、抽吸泵等部件构成。驱动透平部分主要由透平高压外壳、驱动透平叶轮、齿密封、透平侧干气密封、注气管等部件构成。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气机系统具有体积小,对外零泄漏,效率高等特点,可作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的压气机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205243651U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20762022.1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100%碳回收的高效闭式燃气发电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燃气发电系统主要由制氧系统1、燃料供给系统2、燃烧室3、透平4、发电机5、高温回热器6、低温回热器7、冷却器8、水分离回收装置9、主压气机10、辅助压气机11、二氧化碳存贮系统12组成。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了现有的化石能电厂的碳分离回收系统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仅利用自身流程即可实现100%的碳回收,碳回收效果显著优于当前化石电厂采用的碳回收系统,并能将燃气发电的效率提高10%以上。此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无需额外添加碳回收系统或设备,节省了电厂的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104245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927186.5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的钠冷快堆发电系统,包括提供热源的钠冷快堆及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的三回路,三回路包括与一第二换热器连通的第三管道,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一发电机、带动第一发电机发电的第一透平、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冷却器、压气机、第二发电机及带动第二发电机发电的第二透平,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出口经过第一透平、第一回热器高温侧、第二回热器高温侧、冷却器后与压气机连通,压气机的出口分别与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入口及第二回热器低温侧连通,第二回热器低温侧经过第一回热器低温侧、第二透平后与第二回热器的高温侧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发电系统中的三回路能实现发电效率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205101053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927155.X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的工业余热利用系统,主工艺热源:提供带有工业余热的气体或液体;用于热交换的烟气换热器;分级串联式的复合循环回路:包括第一发电机、带动第一发电机发电的第一透平、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冷却器、压气机、第二发电机及带动第二发电机发电的第二透平,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出口经过第一透平、第一回热器高温侧、第二回热器高温侧、冷却器后与压气机连通,压气机的出口分别与第二换热器二次侧入口及第二回热器低温侧连通,第二回热器低温侧经过第一回热器低温侧、第二透平后与第二回热器的高温侧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业余热利用系统可有效提高工业余热利用效率及降低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6245726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933926.4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毛细管的紧凑型换热芯体和换热装置,换热芯体包括多个相同的金属毛细管紧密贴合连接形成流道结构;任意相邻贴合连接的两个金属毛细管,其管孔分别作为热流道和冷流道通过大量应用金属毛细管实现高效换热的同时,大大降低制造成本,且通过金属毛细管的合理布置,可以实现冷热流体多维换热,从而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器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207123505U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21196186.8
申请日:2017-09-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扩散焊紧凑板换热器换热表面局部流动传热特性测量装置,至少六块板片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板片设置有流道形成二氧化碳流道和冷却水流道,板片上设置有测温孔,板片侧壁设置有测压孔,板片上设置有绝热槽和冷却水进出口,绝热槽与设置有冷却水流道的板片连通,冷却水进出口与靠近的冷却水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实现DCPHE换热表面局部流动传热特性参数测量,其加工工艺简单、结构形式灵活,温度压力测量可靠;在两端开有绝热槽,以有效降低入口处冷热流体间热量传递,提高测量有效性;开有测温槽,有助于局部流动混合,提高温度测量精度,同时方便测温装置布置;通过开微小测压孔,可以直接测量局部流动特性,测量稳定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205104244U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20927166.8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新型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的一回路、隔离回路及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三回路,一回路上设有以熔盐为冷却剂的核反应堆,三回路内的工质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三回路上设有透平、发电机、回热器组、冷却器以及主压气机,一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出口通过透平、回热器组的高温侧、冷却器、主压气机、回热器组的低温侧后与第二换热器的二次侧入口相连通,透平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的输入端相连,回热器组包括至少两个回热器,回热器组内的所有回热器的高温侧通道相连通,回热器组内的所有回热器的低温侧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熔盐堆能量转换系统能够实现发电效率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211234058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2006178.8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柱,所述支柱的外壁上套设有多个螺旋板,相邻两个螺旋板之间形成有螺旋形的流道,相邻的两根流道分别用于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流通,所述第一流体的温度与第二流体的温度不同。本实用新型的微流道的结构相较于现有的换热器能够在较小体积内实现更大的换热面积,且螺旋流道结构不仅使得流动压降更小,而且流体在螺旋流道截面内易形成二次环流,从而强化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核能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