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致热协同电助透皮给药器

    公开(公告)号:CN100382860C

    公开(公告)日:2008-04-23

    申请号:CN200510094029.1

    申请日:2005-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磁致热协同电助透皮给药器是一种用于从皮肤表面给药的装置,涉及生物医学工程中的透皮给药技术。该给药器由背面保护外壳(1)、粘贴层(2)、磁性凝胶基质药库(3)、电极(4)、平面线圈(5)所组成;在背面保护外壳(1)内的上部设有电极(4),在背面保护外壳(1)内的下部设有粘贴层(2),在粘贴层(2)的上面设有平面线圈(5),背面保护外壳(1)与粘贴层(2)组成的内部空间是磁性凝胶基质药库(3)。平面线圈(5)有一个或多个,分别与外部的中高频磁场发生电路相接,该线圈匝数为3-30匝,线圈外径为30-60毫米。通过结合外加交变磁场与磁性水凝胶可进一步加大药物的透皮量。

    复合纳米材料的抗菌医用敷料

    公开(公告)号:CN1165347C

    公开(公告)日:2004-09-08

    申请号:CN01113643.X

    申请日:2001-05-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复合纳米材料的抗菌医用敷料是一种具有亲水和疏水功能同时具有高抗菌性能的医用敷料,该敷料由三层功能层和一层支撑层所组成,第一层为抗菌层,该层是将纱布层上通过自组装方法与纳米抗菌材料进行复合;第二层是亲水层,该层是将纱布通过热浸渍结合紫外光照的方法,将复合在纱布上的纳米材料作超亲水处理;第三层是疏水层,该层是具有可通透水气的多孔结构的高分子薄层,在该薄层上表面复合一层纳米材料,然后作超疏水处理,最外面是支撑层。

    新型的基于氧化硅片制备的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00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59789.8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周再发 程凤 张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型的基于氧化硅片制备的热式流量传感器及制备方法,该传感器包括硅衬底、二氧化硅层、背面空腔、隔热口、铬黏附层、加热电阻、测温电阻、环境测温电阻、氮化硅保护层;其中加热电阻位于中间偏上位置,四个测温电阻对称的分布在加热电阻两侧;加热电阻和测温电阻中间隔热口,隔热口位于由背面空腔形成的悬浮桥上,包括三角隔热口和矩形隔热口;环境测温电阻位于空腔以外的位置;在二氧化硅层与加热电阻、测温电阻、环境测温电阻之间分别设有铬黏附层;在加热电阻、测温电阻、环境测温电阻上分别设有压焊块。本发明利用神经网络优化了悬浮桥,提高了热式流量传感器的机械强度,增加了上下游测温电阻的温差输出。

    一种基于YOLOv7网络的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93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46063.4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YOLOv7网络的钢板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包括:准备用于训练网络的图片集;对待训练的图片进行分块处理,并写入分块图片及标注框改变后的坐标到对应的xml文件中;基于分块处理后的图片,根据设置好的参数进行训练;基于训练好的模型,前端输入待检测图片并返回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图片及其对应的xml文件进行检测框的绘制,并返回给前端。本发明吸收了近两年先进的精细分割算法作为底层基础处理模块,这使得本发明方案在图像预处理和检测中都可以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精细度更高。本发明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图像的检测和绘制,基本满足实时要求,具有较高的性能,且方便后续的功能扩展。

    一种钢渣间接碳酸化制备非稳态碳酸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2336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91691.2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渣间接碳酸化制备非稳态碳酸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钢渣放入氯化铵溶液中进行浸出反应,过滤得到浸出液和浸渣;浸出液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后通入二氧化碳进行碳酸化反应,适当反应时间后过滤得到非稳态碳酸钙。本发明通过在碳酸化反应过程中加入特定浓度的晶型调控剂,使得碳酸化产物中含有高纯度非稳态碳酸钙(球霰石),使其具有高活性易与水泥发生水化反应。

    一种微生物矿化与电石渣协同强化的半刚性竖向阻隔屏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852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12930.9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矿化与电石渣协同强化的半刚性竖向阻隔屏障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成分包括钙基膨润土、原位土、脲酶菌激发物和电石渣,其中,所述钙基膨润土干质量占原位土干质量的15.0%~25.0%,脲酶菌激发物中各组分总干质量占原位土干质量的2.0%~4.0%,电石渣干质量占原位土干质量的3.0%~6.0%。本发明可以解决微生物矿化技术改良加固细粒土效果欠佳的缺陷,能够显著提高基于钙基膨润土的阻隔屏障材料的强度与防渗性能,同时利用了微生物矿化过程中的副产物铵根离子,降低了阻隔屏障材料的成本及碳排放。

    一种最小化碳二亚胺生物偶联引起的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78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46145.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钱卫平 张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最小化碳二亚胺生物偶联引起的非特异性吸附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牛血清蛋白和盐酸金霉素溶液混合,加入碳二亚胺搅拌反应,得到偶联产物;将偶联产物置于磷酸缓冲液中,透析浓缩偶联产物,并将偶联产物稀释至1.0~2.0mg/mL;将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与硅胶和载玻片固定形成反应室,将反应室固定于倒置光学显微镜上;用牛血清蛋白或聚乙二醇封闭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偶联产物通入反应室,用反射干涉法确认非特异性吸附;在偶联过程中加入N‑羟基磺基琥珀酰亚胺。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封闭试剂无法解决的强烈非特异性吸附,通过改变反应路径控制偶联物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保证生物识别的灵敏度较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