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9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426835.3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配电网抢修评价系统及方法,方法包括:提出配电网抢修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综合赋权法进行评价;对区块链网络中相关实体节点进行弱算力节点和强算力节点的划分;每次抢修任务完成后,相关信息由各节点发送至强算力节点并依据所提评价方法进行计算;系统将计算结果完成共识过程后,将最新的抢修任务信息和当次任务评价一同放入区块体构建块上链,以便今后各节点查询相关历史信息或进行其他调用操作。本发明能够使抢修工单信息具备防篡改和可追溯的能力,通过抢修信息和历史评价的公开透明实现抢修业务实施方、管理方和用户之间的多方互信,同时为抢修数据提供分布式安全存储,有效提升数据可信度和用户满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9971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23466.X
申请日:2019-07-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3/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分布式混合储能系统能量均衡控制策略,混合储能系统整体功率指令通过滤波器分为高频功率和低频功率,其分别通过超级电容与蓄电池响应,能量均衡控制策略即通过采集每一子系统及其相邻子系统中的超级电容与蓄电池的SOC参数和输出功率值,分别建立以储能元件SOC均衡为优化目标的预测模型,得到各子系统在下一时刻的功率指令。整个分布式混合储能系统采取变下垂控制,根据预测控制所得到的功率指令,改变相应子系统的下垂系数,以实现各子系统输出功率的重分配,进而实现其能量的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64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606221.2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1/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辅助环储能系统的双频载波移相PWM控制方法,所述储能系统包括n个变换单元,所述变换单元包括开关元件,首先提供n组调制波,所述调制波由基波和辅助频率正弦波叠加而成,n组调制波的基波分量相位相同,而n组调制波的辅助频率正弦波分量各相位不同;然后提供n组频率和幅值相同的三角载波;再将所述n组三角载波与所述n组调制波分别进行比较,得出n组PWM信号;最后用所述PWM信号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导通与关断,从而驱动变换单元。本发明通过调节不同的相位来控制各个变换单元中交换功率的大小和方向;且两种频率分量能够实现解耦独立控制,使得控制更加方便,结果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432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31996.2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多电平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及放电模式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半桥变换器、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LC串联电路、电压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器。每个半桥变换器的输入端都与一个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并联,各半桥变换器级联连接在公共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在第一个半桥变换器的输出端正端子与最后一个半桥变换器输出端负端子之间并联LC串联电路。电压检测单元将公共直流母线正极以及各超级电容器端电压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各半桥变换器输出直流功率分量同时输出/输入高频交流分量,直流功率分量通过公共直流母线提供给负载,高频交流功率分量在级联半桥变换器和LC串联电路之间流动用于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3795262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7442.X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M3/3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C并联谐振升压直/直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变换器连接直流输入电源和负载,包括一个原边二极管,第一至第四开关管,谐振单元,第一至第四整流二极管,滤波电容,其特征在于谐振单元连接四个开关管构成的桥臂与四个整流二极管构成的整流桥。本发明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导通和近似零电压关断以及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可大幅降低损耗,本发明的谐振电路可用于大功率升压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746432A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410031996.2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多电平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及放电模式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半桥变换器、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LC串联电路、电压检测单元以及控制器。每个半桥变换器的输入端都与一个超级电容器储能单元并联,各半桥变换器级联连接在公共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在第一个半桥变换器的输出端正端子与最后一个半桥变换器输出端负端子之间并联LC串联电路。电压检测单元将公共直流母线正极以及各超级电容器端电压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各半桥变换器输出直流功率分量同时输出/输入高频交流分量,直流功率分量通过公共直流母线提供给负载,高频交流功率分量在级联半桥变换器和LC串联电路之间流动用于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992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688173.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213 , G06F18/23 , G06Q50/06 , G06Q10/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合电力运行场景特征的巡检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得电力运行场景特征;确定多类型运行场景特征集群;获得巡检特征;确定巡检方案;得到异常巡检信息;将所述异常巡检信息发送训练任务至孪生数字平台,进行异常巡检任务训练;将训练达到收敛结果的异常巡检参数反馈至巡检平台,对所述巡检方案进行参数更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巡检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对电力运行场景特征的分析不足,导致巡检方案的场景适应性较差的技术问题,基于运行场景特征进巡检方案的配置,进而通过孪生数字平台进行巡检方案的更新,在不影响实体设备的情况下,达到提升巡检方案的场景适应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941278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30109.9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数字孪生的电网巡检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通过传感器阵列采集目标电网内的正常位置的温度信息,获得缺失温度信息阵列和缺失位置;进行巡检数据准确性分析,获得整体准确度;对缺失位置的温度信息进行补充优化,获得温度信息阵列;根据整体准确度进行温度信息阵列的降维优化,获得最优降维比例,进行降维处理,获得降维温度信息阵列;基于数字孪生构建目标电网的温度巡检孪生模型进行巡检判别,解决了无法实时全面监测电网的数据信息,难以确保巡检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电网数据监控的准确度和响应速度,有效提升了数据处理效率和巡检的智能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4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0292312.8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6/906 , G06F16/907 , G06F18/2135 , G06F18/2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字孪生特征图层的管理方法,涉及数字孪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设备运行属性分类器对电力设备运行特征数据流进行检索分类,再基于特征图层编码规则对所分类的设备运行特征属性信息进行编码,得到设备运行属性特征码信息,以此对电力设备运行特征数据流进行整合,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整合后的设备运行特征图层数据流进行仿真建模,生成电力设备运行孪生模型;通过设备周期变化特征对电力设备运行孪生模型进行更新学习,得到电力设备运行优化孪生模型,进而以此进行电力设备运行管控。达到通过数字孪生特征图层的高效管理实现数字孪生模型建模优化,提高电力设备管控精确性,进而提高建模效率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22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0059.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孪生配电的峰谷协调方法及装置,属于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控制领域,其中方法包括:交互预管理区域的数字化配电孪生体系并进行赋码贴签,执行体系功能性分解与标签转移;基于子阶孪生体系,搭建协调决策模型;结合消纳预测分支,预测需求侧的消纳趋势,任务标识有时相性的峰谷跨度,预测分支与子阶孪生体系建立有通信连接;将峰谷协调任务传输至协调决策模型,以需求侧与配电侧进行双侧决策拟合;基于标签转移关系,基于数字化配电孪生体系拟真校验目标协调策略,并响应至配电系统进行峰谷协调管理。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系统在高峰和低谷负荷时段难以高效管理和优化调度,从而导致供需不平衡和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