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39600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66118.X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石组合桥的钢结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套帽(1)、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挡板(3)、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螺栓孔(5)、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其中,套帽(1)套扣在桥墩上;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焊接在套帽(1)顶部中央,在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上方布置有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在上半圆弧形钢板条(4)和下半圆弧形钢板条(2)的两个端部沿径向朝远离圆点的方向分别设有第一端板(61)和第二端板(62)。本发明可以将石砌桥墩和圆木纵梁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并可以保证纵向圆木伸缩变形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273408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申请号:CN201210151234.7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2 , Y02E1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抗强风的风力发电机桨叶,包括第一桨叶外壳、第二桨叶外壳和伸缩杆机构,所述第一桨叶外壳的一端连接轮毂,第一桨叶外壳的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桨叶外壳的一端通过开口伸进第一桨叶外壳的内腔;所述伸缩杆机构设置在第一桨叶外壳和第二桨叶外壳之间,通过伸缩杆机构的伸缩运动来调节第二桨叶外壳的伸进距离,进而调节第一桨叶外壳和第二桨叶外壳的整体长度。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风环境自动调节自身长度,在风速很小时,通过充分伸展叶桨获得足够启动弯矩,风速过高时,通过收缩叶桨可有效提高叶桨抗扭转颤振性能,降低了叶片受损风险;其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社会经济效益重大。
-
公开(公告)号:CN102721523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172732.X
申请日:2012-05-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08
Abstract: 一种区间风谱模型的建立方法,是为了解决现有单一曲线风谱模型无法体现出每次台风的随机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使得模拟出的风谱模型能够包含结构物所处的各类风环境。首先通过对大量的风特性实测数据进行功率谱分析来获得实测风谱模型;其次在频域内找出实测风谱模型的各个最大峰值点和最小峰值点,这些峰值点包括对应于不同的频率值;最后按照所有最大峰值点拟合出区间风谱模型的上限谱曲线,按照所有最小峰值点拟合出区间风谱模型的下限谱曲线。很显然,区间风谱模型能够获得更加反映实际情况的分析结果,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因而必将引导未来风谱模型的发展趋势,更加准确地指导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267758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5833.2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台搭板的安装结构,包括搭板和枕梁,搭板的一端搭设在桥台上,并与桥梁的梁体相接,枕梁铺设在搭板的另一端的下方,所述搭板和枕梁和之间设置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和搭板上分别开设相互对应的竖直通孔,在竖直通孔内穿设预紧螺纹吊杆,所述预紧螺纹吊杆的下端固定在枕梁上,预紧螺纹吊杆的上端与调节螺母螺纹配合,通过调节螺纹吊杆和调节螺母之间的预紧力来调节弹性支撑件的压缩量,从而调整搭板的标高。通过搭板进行预压,实现了搭板标高的可调性,因而使得对地基沉降变形的适应能力更强,可达到保证桥面与引道路面衔接处平整,防治桥台跳车。
-
公开(公告)号:CN10256117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9330.8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减震、减振桥塔,包括常规桥塔、调谐质量阻尼器系统和调谐液体阻尼器系统。本发明将减振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理念相结合,将绿色植物容纳箱作为TMD的质量块,通过隔震橡胶垫和结构表面连接;将水箱作为TLD的质量体,和塔顶相连。本发明可以利用TMD和TLD减小各类激励下桥塔上部在水平各个方向的振动响应,通过隔震橡胶垫的阻尼耗能减振,还可以美化塔顶观赏环境;此外,设置竖向减震螺栓以限制隔震橡胶垫的竖向位移,并增强竖向耗能作用。本发明设计简单、造价低廉,随着对大跨度桥梁桥塔抗震设计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该绿色减震、减振桥塔将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253909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20093.X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桥梁动载测试法:通过对大量既有桥梁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出桥梁结构的动载响应影响参数,将这些影响参数作为输入层构造神经网络模型,并由此推导出结构动载响应预测值;对桥梁进行单个车速下的动载实测,并采用实测值对神经网络理论推导值进行可靠度检验,获得桥梁结构经实测验证的动力响应及其特性,并据此评判桥梁结构的实际状态和安全性能。由于结合了常规动载测试方法的优点,并且运用了神经网络技术来优化测试过程,采用本发明进行桥梁动测评估,能够在保证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大大减小常规动载测试所造成的结构损伤,提高分析效率和可操作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757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64777.2
申请日:2011-1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性能的概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假定所选的隔震橡胶支座各项检测指标服从正态分布,在对大量已检测隔震橡胶产品的性能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概率论中置信区间的概念来对隔震橡胶支座的性能进行预测。具体实施中,按照已选定的隔震橡胶支座性能检测的主要指标和各性能指标达到合格要求的可靠度,通过试算法来确定预期可靠度下合理检测样本的最小数量。由于可靠度β可以预先设定不同的值,故可进行可靠度敏感性分析,以确定最优的β值。这一基于概率的可靠性保证方法,在无需进行支座逐一检测的基础上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费用,并且大大降低了能耗,符合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潮流。
-
公开(公告)号:CN102279076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13042.2
申请日:2011-05-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根据实际工程结构测试需要和条件进行有线、无线转换的风压测量装置,以及应用该装置的风压测量方法。本发明集中了两种不同传输方式的优点,便于用户根据实际工程的测试需要和不同工作环境来选取合适的传输方式,克服了单一传输模式的局限。本发明还集成了排除异常数据的数据预处理步骤和模块,通过对收集数据的预处理,剔除了不合理的数据,使得输出的风压数据均是有效样本,减少了测量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041775B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007325.9
申请日:2011-01-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铅组合芯减隔震橡胶支座,该支座包括:上连接板(1)、与上连接板(1)的一个表面连接的上盖板(2)、与上连接板(1)平行的下连接板(7)、与下连接板(7)的一个表面连接的下盖板(6)、上盖板(2)和下盖板(6)相对设置且有间隔,设置在上盖板(2)和下盖板(6)之间的若干螺旋形钢板(3)、填充在若干螺旋形钢板(3)之间且与其连接的的橡胶(4)、螺旋形钢板(3)和橡胶(4)组成了橡胶垫,在橡胶垫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钢铅组合芯(5),且钢铅组合芯(5)的两端分别连接上盖板(2)和下盖板(5)。该支座具有阻尼大、耗能稳定、地震位移较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76988B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0910028005.4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风谱模型的精细模拟方法是为了解决拟合风谱与实测风谱模型之间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以更加精确地模拟出工程结构抗风分析中所采用的风谱模型。首先通过对大量的风特性实测数据进行功率谱分析来获得实测风谱模型;其次在频域内找出实测风谱模型的拐点及其位置,并根据拐点对风谱模型在频域内进行分段;最后对每段风谱模型分别进行拟合。很显然,分段拟合所得风谱模型与实测谱更加吻合,据此所得结构物所受风荷载也必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能够更精确可靠地应用于工程结构的抗风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