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77350A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910099368.7

    申请日:2009-06-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李扬 罗丹 杨慕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该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由聚氧化乙烯,共聚物,交联剂和液体电解质组成,其中共聚物与聚氧化乙烯的质量比为0.25~4∶1,交联剂与共聚物的质量比为0.4~1∶5,电解液为1mol/l的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制备方法是将共聚物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聚氧化乙烯混合,加入交联剂二乙烯三胺,制备得到聚合物膜基体,经浸渍电解质,制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该方法制备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离子传导率高,体系的力学性能好等特点,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烯烃微孔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6941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710068575.7

    申请日:2007-05-1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聚烯烃微孔膜支撑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为首先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共聚物,将此共聚物进行溶胶凝胶反应后,直接涂覆固化于聚烯烃微孔膜上,再吸附1M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溶液制备得到。在体系中,聚烯烃微孔膜保持一定的力学支撑作用,并有较好的电化学稳定性;涂覆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不但离子导电率高,而且与对金属锂片的接触较好,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薄膜离子导电率可达1.2×10-3S cm-1,其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4.6V。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聚电解质/本征导电聚合物复合湿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23799C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710069735.X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电解质/本征导电聚合物复合湿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它是以微晶玻璃为基片,其上有多对叉指金电极,在微晶玻璃片基体和叉指金电极表面涂覆有交联季胺化的聚4-乙烯基吡啶和聚吡咯复合湿敏薄膜。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湿敏元件在宽的湿度范围,特别是在中低湿(0~60%RH)环境下均具有阻抗值适中,灵敏度高,线性度好,响应快,回复性佳,稳定性强,在室温下检测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仓储,大气环境监测时对于环境湿度精确测量与控制。

    聚合物接枝碳黑复合电阻型薄膜气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85376C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610154893.0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接枝碳黑复合电阻型薄膜气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它是以微晶玻璃为基片,其上蒸发、光刻多对叉指金电极,用浸涂机将微晶玻璃叉指金电极浸渍于含有复合气敏材料的溶液中,采用浸涂方法制成气体敏感薄膜,经热处理后,制得聚合物接枝碳黑复合电阻型薄膜气敏元件。其气体敏感薄膜是由苯乙烯和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接枝碳黑复合物所组成。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气敏元件对甲醇具有测量范围宽,响应灵敏度高,线性度好,回复性好,在室温下检测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及大气环境中甲醇气体浓度的室温精确测量与控制。

    聚吡咯气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4367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20551.6

    申请日:2008-08-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吡咯气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它是以陶瓷玻璃为基片,其上有多对叉指金电极,在陶瓷基片和叉指金电极表面依次沉积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和聚苯乙烯磺酸钠修饰膜,在修饰膜上沉积聚吡咯气敏膜,通过修饰膜使得聚吡咯与基片和电极表面接触良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气敏元件可用于室温条件下测量氨气浓度,且具有对氨气响应具有灵敏度高,回复性佳,响应快等特点,可用于工业、农业生产以及环境监测中的氨气检测。

    高耐水特性的高分子电阻型薄膜湿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39910C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610053691.7

    申请日:2006-09-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杨慕杰 吕鑫 李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水特性的高分子电阻型薄膜湿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该湿敏材料由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溴代正丁烷两种原料,通过简便的方法制备。两者的摩尔比为1∶0.5~2。该湿敏元件的特征是在具有8~16对叉指金电极的微晶玻璃片表面,涂覆有感湿膜。感湿膜为上述二种原料经季胺化和水解及加热交联自聚形成的含硅阳离子电解质自聚物。该湿敏元件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浸涂工艺及加热后处理的方法,先制得涂覆有感湿膜的微晶玻璃叉指金电极,然后进行老化处理制得。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湿敏元件具有宽湿度量程,灵敏度高,响应线性度好,尤其有高耐水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过程及环境湿度的精确测量与控制。

    一种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62987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068639.3

    申请日:2007-05-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含有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3~54%的聚偏氟乙烯,3~15%的丙烯腈-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共聚物,43~52%的1M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制备步骤为首先合成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和丙烯腈共聚物,然后将其与聚偏氟乙烯共混溶解于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通过浸没沉淀法得到多孔薄膜,再吸附六氟合磷酸锂碳酸酯电解质制得。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无污染,聚合物成膜性好,膜强度高,制得的多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室温离子导电率可达1.647×10-3Scm-1,电化学稳定窗口可达到4.6V。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中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高分子电阻型薄膜湿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32548A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200410010511.8

    申请日:2004-12-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高分子电阻型薄膜湿敏元件及其制作方法。该湿敏元件的特征是在具有8~16对叉指金电极的微晶玻璃基片表面,涂覆有感湿膜和保护膜。感湿膜具有交联聚(4-乙烯基吡啶)和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形成的互穿网络结构。两种聚合物的重量比为1∶2~4。保护膜为乙基纤维素。该湿敏元件的制备方法是采用浸涂工艺和季胺化同时交联的方法,先制得涂覆有感湿膜和保护膜的微晶玻璃叉指金电极,然后进行老化处理制得。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尤其适用于批量生产。所制备的湿敏元件,其湿敏响应特点在于:测湿范围宽(3~97%RH),灵敏度高,耐高湿环境能力强,而且在低湿范围仍有良好的感湿特性;有极快的响应速度和小的温度系数,可广泛应用于过程及环境湿度的精度测量与控制。

    一种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的高分子复合电阻型湿敏元件

    公开(公告)号:CN201340404Y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820167757.X

    申请日:2008-11-2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李扬 李朋 杨慕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127 G01N27/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具有纳米纤维结构的高分子复合电阻型湿敏元件,它是以陶瓷为基体,其上有多对叉指金电极,在陶瓷基体和叉指金电极表面涂敷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修饰膜,在修饰膜上沉积具有交联结构的聚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单溴代正己烷季铵盐与聚苯胺及聚氧化乙烯复合纳米纤维湿敏膜,该湿敏膜借助修饰膜与电极基底具有良好接触。本实用新型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该高分子复合湿敏元件在宽的湿度范围内具有阻抗值适中,灵敏度高,线性度好,响应快,回复性佳,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过程、仓储、大气环境监测时对于环境湿度精确测量与控制。

    一种基于管内扰动的高效蒸汽发生器

    公开(公告)号:CN208312342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869047.5

    申请日:2018-06-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管内扰动的高效蒸汽发生器,包括带有进水口和出气口的蒸发管,用于加热蒸发管的加热体以及保温单元,所述蒸发管内安装有沿着长度方向布置且在径向上部分挡流的扰动部件;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管内扰动的高效蒸汽发生器,在绕管内插入扰动部件,增大水在流动过程中的扰动,大大强化换热,提高蒸汽出口过热度,使热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发生器整体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得到较广的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