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加热炉
    7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93766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610017305.9

    申请日:2006-01-05

    Inventor: 王德瑞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式加热炉,包括加热炉本体和余热回收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其中空气预热器由非冷凝式空气预热器和冷凝式空气预热器两段组成,余热回收系统中另设有冷凝液收集池、引风机和鼓风机,冷凝液收集池直接设在冷凝式空气预热器下方,冷凝液收集池与引风机相连接,鼓风机与冷凝式空气预热器相连。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加热炉,其加热炉的排烟温度可降低到100℃左右,实现烟气中含酸水蒸气的部分冷凝,且在回收烟气低温显热的同时,能回收部分含酸水蒸气的汽化潜热,进一步提高加热炉热效率,节约能源。

    一种用于气固径向反应器的扇形筒

    公开(公告)号:CN1751781A

    公开(公告)日:2006-03-29

    申请号:CN200510017966.7

    申请日:2005-09-05

    Inventor: 闫遂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工业中的一种用于气固径向反应器的扇形筒,以解决采用现有的扇形筒所导致的气体反应物在催化剂床层中的停留时间相差较大、气体在扇形板上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本发明扇形筒的主要特征是,圆弧面形扇形板(4)的弯曲方向与反应器筒体的弯曲方向相同,扇形板(4)的两侧与背板(10)的两侧在盲筒的底端与底环板的顶端之间分别设有侧板(9)。扇形板(4)可采用由金属条(5)和筋板(3)组成的条型网,或采用开设有长槽孔的开孔板。扇形板(4)的中心轴线最好与反应器筒体的中心轴线同轴;扇形筒的底板上可开设催化剂及粉尘排出孔。本发明主要用于催化重整或其它一些过程所用的固定床或移动床气固径向反应器。

    一种燃料油氧化脱硫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712497A

    公开(公告)日:2005-12-28

    申请号:CN200510017780.1

    申请日:2005-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油氧化脱硫工艺:在反应温度为10~60℃,反应压力为1~10atm条件下,氧化剂与燃料油反应1~30分钟,将燃料油中的硫化合物氧化为砜和亚砜,然后通过溶剂萃取或者吸附剂吸附的方法脱除生成的砜和亚砜,得到低硫燃料油,其中所述氧化剂是ClO2,或者是Ca(ClO)2、Ca(ClO3)2、KClO、KClO3、NaClO和NaClO3中任一物质与盐酸的混合物,ClO2、Ca(ClO)2、Ca(ClO3)2、KClO、KClO3、NaClO或NaClO3与燃料油中硫的摩尔比为1~5∶1。使用本发明工艺可在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将硫化合物氧化为砜或亚砜,且不产生酸渣等副产物,有利于连续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