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4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27870.1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IPC: F16K11/065 , F16K31/06 , F16K3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磁换向阀及其主阀,该主阀包括阀体,其阀体具有用于与压缩机排气端连通的第四工作端口;滑块可相对于阀座滑动切换于至少两个工作位置之间,且阀座上的三个工作端口沿滑动的方向依次设置;并配置为:滑块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四工作端口与第三工作端口之间建立连通;滑块位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四工作端口与第一工作端口之间和第二工作端口与第三工作端口之间分别建立连通;滑块相对于阀座在两个工作位置之间切换过程中,第二工作端口和第三工作端口非同时与连通腔连通。本方案通过结构优化可提高可适用性,并为有效降低其系统连接的空间占用提供技术保障,同时能够完全规避高压液体进入低压侧对系统运行产生的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623257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277296.6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K11/065 , F15B1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工作阀片及多路阀,工作阀片包括阀体、阀杆、拨动杆和第一密封罩,阀体设有阀腔,阀杆可活动地设于阀腔内,且阀杆的一端伸出阀腔并与拨动杆活动连接,第一密封罩罩设于阀杆连接拨动杆的一端并与阀体连接,第一密封罩设有第一密封腔,阀杆的一端与拨动杆在第一密封腔内活动配合,阀体还设有回油通道和第一连接油道,回油通道通过第一连接油道连通第一密封腔。本申请提供的工作阀片及多路阀解决了拨动杆与阀杆之间容易发生磨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427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1328253.3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盾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克鹏
IPC: F16K11/065 , F16K3/314 , F16K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向阀及制冷系统,该换向阀包括第一连接管和阀体,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通道,阀体设有第一内腔,第一通道连通第一内腔,第一连接管靠近阀体的一端设有分隔第一通道与第一内腔的缓冲元件,缓冲元件设有连通第一通道与第一内腔的一个或多个通孔,且一个通孔的流通面积或多个通孔的流通面积之和均小于第一通道的截面积。本发明提供的换向阀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换向阀换向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较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2058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597162.3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开平市凯赛德水暖配件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卫权
IPC: F16K11/065 , F16K3/31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流量陶瓷混水阀,其动片外壁面的圆形、第一圆形、第二圆形的直径比值为1:(0.48~0.5):(0.6~0.62)。静片外壁面的圆形、第三圆形、第四圆形、第五圆形、第六圆形的直径比值为1:(0.68~0.7):(0.47~0.49):(0.13~0.15):(0.2~0.4);静片外壁面的圆形与动片外壁的圆形的直径比值为1:(0.846~0.923)。本公开有效地利用动片上有限的空间。在有限的空间中使得过流面积最大化。从而实现了动片、静片具有较小的尺寸的情况下,依然具有较大的水流的通过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84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011267035.3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克鹏
IPC: F16K11/065 , F16K31/122 , F16K4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换向阀及制冷系统。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体、阀座及滑块,所述阀座及滑块设于所述阀体内,阀体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口及多个连通口,连通口贯穿阀座,滑块设于阀座上,并能够在阀体内滑动,第一连接口设有第一连接管,介质能够从第一连接管进入阀体内;换向阀还包括引流结构,引流结构设于阀体内并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口处,引流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引流部及固定部,引流部通过固定部连接于第一连接管内,引流部的一部分引流部伸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一部分引流部伸入所述阀体内,介质经引流部的引流进入阀体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小滑块受到的压力,从而减小滑块与阀座之间的摩擦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81969.6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阎鑫
IPC: F16K11/065 , F16K27/04 , F16K3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龙头节能节水阀,包括第一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出水管及设于所述第二本体顶部的手柄,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混水腔,所述混水腔内设有热水阀、冷水阀、节水阀、出水阀及释放组件,所述冷水阀、节水阀及出水阀通过一第一连接杆相连,所述第一本体一端设有复位开关,混水腔底部设有与所述节水阀相配合的节水口;水温不够的冷水通过从节水口处流出的方式回收水流,减少放热水前的冷水浪费,对该部分水资源做合理利用,有效解决传统水龙头的环保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2107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9121.7
申请日:2022-01-06
Applicant: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液比例三通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贯通的主油孔,所述主油孔两端的阀体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端盖和控制端盖,所述控制端盖远离阀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比例控制阀,所述电比例控制阀上远离控制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比例电磁铁,所述控制端盖内开设有与主油孔相连通的弹簧腔,所述主油孔内滑动连接有主阀芯。本发明适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控制电流输入、主阀芯的位移输出,二者之间并非是线性关系,从而导致操纵者无法控制三通滑阀进行精确微动的问题,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电液比例三通滑阀的控制电流—阀芯位移成线性比例关系,提高主阀芯位置控制的精准性,进而提高产品的操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106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04493.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活塞阀和车辆。活塞阀包括缸体,其环形侧壁上设有流体入口和出口;活塞,在缸体内能沿轴向方向移动;换向机构,围绕活塞的周向方向设于缸体和活塞的间隙处,沿轴向方向位于流体入口和出口之间且与流体出口连通,活塞沿轴向方向移动时,换向机构在单向和双向导通状态之间切换,单向导通状态,换向机构能单向密封间隙,阻止流体从流体入口流至流体出口,并能使流体从流体出口回流至流体入口;双向导通状态,换向机构能使流体在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之间双向流动。本申请实施例实现在活塞阀上集成单向阀的功能,保证流体入口压力降低时流体出口的高压流体能回流至流体入口,零件数量少,降低泄露风险,提高可靠性,且成本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1164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1880055360.8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里奥动力机器投资有限公司
Inventor: 汉克·凯尼杰夫特
IPC: F16K11/065 , F16K3/314 , F16K3/316 , F16K3/02 , F16K27/04 , F16K27/12 , F16K3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疏浚闸阀(200),其包括:外壳(1'、2');穿过所述外壳的第一闸门(3),用于疏浚材料的通道;穿过所述外壳的第二闸门(4),用于疏浚材料的通道;以及闭合元件(5),可在与所述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相交的平面中在所述外壳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闭合元件关闭所述第一闸门,在第二位置,闭合元件关闭所述第二闸门;其中,所述第一闸门和所述第二闸门的边缘之间在所述平面内的最大距离大于闭合元件的长度;以及导轨(50),附接至外壳并且适于支承闭合元件,使得闭合元件悬挂在外壳上,其中,闭合元件可在平行于导轨的方向上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本发明还涉及构造疏浚闸阀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27262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011036868.9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芜湖博万德蒸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模型火车的进倒车自动调节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第一阀门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阀芯,阀芯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后阀杆和前阀杆,后阀杆和前阀杆的端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后触点和前触点,第一阀门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前保险杠外板和后保险杠外板,前保险杠外板和后保险杠外板分别位于后阀杆和前阀杆的最大行程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通过连通管连通;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的下方均设置有气缸,气缸内活动设置有活塞和输出杆,输出杆的自由端与驱动轮转动连接,连杆的一端与驱动轮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从动轮转动连接;本发明进倒车无需使用手柄和进倒车支架,十分方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