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43662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25412.9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南京富岛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调合优化方法,该方法面向原油加工企业,支持调合后原油性质含量与目标偏差最小,即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下,通过最小化求解各掺炼原油的相关性质含量与设定目标的偏差函数,得到各种掺炼原油的占比。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该方法还支持原油性质含量在范围内定值、向下限优化和向上限优化三种优化方式。该方法还支持经济最优优化目标,即在考虑调合后的原油性质含量与目标偏差最小的同时,实现生产成本最小化。该方法自动生成原油调合占比,下载到控制系统执行,为CDU提供满足加工要求的原油,避免原油性质变化给CDU及后续加工装置带来的损害,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别适用于炼油企业的原油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2453493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10519177.4
申请日:2010-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7/06 , C10G7/00 , C10G7/12 , C10G2300/1037 , C10G2300/4012 , C10G2300/4025 , C10G2400/02
Abstract: 一种提高馏分油收率的分馏塔进料方法,将待分馏的石油烃原料油经加热炉预热后引入蒸馏塔中,所述的蒸馏塔包含汽化段和分馏段,预热后的原料油在高于蒸馏塔汽化段压力100-1000kPa的条件下经压力式进料系统进入蒸馏塔汽化段,原料油在汽化段充分雾化为小雾滴,同时部分或全部汽化,然后在蒸馏塔中分馏段进行分离,塔顶和/或侧线引出馏分油产品,塔底引出未汽化的重质油产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通过雾化设备的雾化作用,强化了原料油汽化过程,使原料中的馏分油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汽化,最大程度地降低重质油中的馏分油含量,提高馏分油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328421B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810116962.8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营口华瑞祥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提高炼油过程中柴汽比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在蒸馏塔顶设置了油气二级冷凝冷却系统的蒸馏装置,将从塔顶流出的汽油馏分和不凝气经过第一级冷凝和油、气和水分离后的汽油重馏分的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使汽油馏分中的柴油组分尽可能进入到柴油馏分中,从而实现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分离精确度的提高,在保持总轻质油收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柴油收率和柴汽比,满足市场对柴油日益增多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961059B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480042493.X
申请日:2004-01-20
Applicant: ABB拉默斯环球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49/002 , C10G45/36 , C10G45/40 , C10G65/06
Abstract: 本发明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所述改进涉及C2-C5和更重质炔烃及二烯烃在热裂解进料流的催化氢化,而C2-C3烯烃没有被大量氢化。所述改进包括使用固定床氢化反应器系统和用于现有技术的催化蒸馏装置的改进形式。催化蒸馏装置的改进包括液体回收方案的改进。在许多条件下,与改进的催化蒸馏结合的固定床反应器使得乙炔100%转化并帮助维持其它二烯烃和炔烃的高转化而没有乙烯和丙烯转化。这些条件变化包括但不局限于进料二烯烃和炔烃的组成,进料中一氧化碳的摩尔百分比和催化剂的失活。只采用催化蒸馏,不能在没有乙烯损失的情况下实现如上所述的炔完全转化,在工业运转的许多条件下也不可能存在满意的运转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02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82140.3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山东华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芳烃导热油的生产工艺,属于导热介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原料粗芳烃组分料在‑0.09MPa压力下通过精馏分离出230℃前的馏分后所得重组分泵入双螺杆脱挥机中,控制双螺杆脱挥机的夹套温度在265℃~270℃,双螺杆脱挥机的脱挥口处连接冷凝抽真空系统;脱挥口脱出的气相经冷凝为芳烃导热油基础油,双螺杆脱挥机出料口采出的剩余物料作为橡胶软化剂。本生产工艺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增强了环境友好性,提高了经济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092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82028.X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山东华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IPC: C10G7/12
Abstract: 一种多种增塑剂的联产方法,属于PVC改性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以粗芳烃组分料为原料,在连续精馏塔组中控制温度分别产出无色芳烃基增塑剂、浅色芳烃基增塑剂1#、浅色芳烃基增塑剂2#、芳烃型增塑剂、深色芳烃基增塑剂。本发明通过连续精馏塔组的设置,实现了多种增塑剂的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060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68475.2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南京高威表面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1D1/74 , C10G7/10 , C10G7/06 , C10G7/12 , B08B9/093 , C11D3/20 , C11D3/16 , C11D3/32 , C11D3/37 , C11D3/10 , C11D3/6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液双效钝化脱臭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气液双效钝化脱臭剂应用于石油化工设备清洗,该气液双效钝化脱臭剂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柠檬酸一钠盐、柠檬酸铁盐、缓蚀剂、消泡剂、分散剂、稳定剂、酸碱度调节剂和水。本申请实施例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柠檬酸一钠盐具有良好的油污清除效果,柠檬酸铁盐具有高效的硫化亚铁钝化和除臭的功能。采用气液混合清洗的方式,利用该气液双效钝化脱臭剂清洗石油化工设备,可以一步完成硫化亚铁钝化、除臭和油污清洗,实现缩短清洗时间、减少污水排放量以及节省清洗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71708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0975432.4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氢处理分馏装置中的换热系统和柴油加氢精制分馏系统及其应用和分馏方法,所述换热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换热单元、蒸汽发生单元和第二换热单元;所述第一换热单元设置于第一分离塔塔顶气出口,包括第一换热器,用于回收塔顶气的热量;所述蒸汽发生单元与所述第一换热单元的换热介质出口连通,包括汽包发汽换热器,用于产生蒸汽;所述第二换热单元与所述蒸汽发生单元的蒸汽出口连通,并设置于第二分离塔的塔底物料出口,包括第二换热器,用于回收第二分离塔的塔底物料的余热对所述蒸汽发生单元产生的蒸汽进行过热。本申请换热系统能够将加氢工艺中的热量充分回收、增加蒸汽产量和防止管线被腐蚀。
-
公开(公告)号:CN118616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113724.7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宁乡绿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热解油化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化垃圾热解油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垃圾输送单元,用于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和输送;流化床热解反应器,用于接收预处理后的垃圾并进行热解,产生热解油和不凝气;油气分离单元,用于接收热解产物并将其分离为热解油和不凝气;两段串联催化裂化单元,用于接收分离后的热解油并进行深度处理,生成裂化产物;精馏塔,用于接收裂化产物并将其分离为汽油、柴油成品油;发电机组,用于接收不凝气并进行发电;控制单元,用于采集系统运行数据,执行智能控制算法,并协调各单元运行,过优化热解条件和采用两段串联催化裂化,油品总产率提高到42.5%,比传统单段热解系统高出近50%。
-
公开(公告)号:CN1149499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210698492.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中海油(青岛)重质油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分馏塔塔底物料循环量的DCC装置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新鲜重质原料与油浆混合,形成的混合原料与来自反应系统的反应后油气在分馏塔中进行第一换热,第一换热后的混合原料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返回反应系统进行回炼;第二部分经第二换热后从分馏塔的人字挡板上部循环回分馏塔;所述分馏塔塔底的温度为330‑365℃;所述方法将新鲜重质原料通入DCC装置分馏塔内,将容易结焦的油浆打散,同时大幅度减少其在分馏塔塔底以及循环系统中的停留时间,提高分馏塔塔底温度;此外,塔底温度由315℃提高到330℃以上,大幅度降低了分馏塔塔底热量回收时的循环物料流量,减少塔底物料泵的电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