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139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27418.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武汉康泰威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9J7/29 , C09J123/22 , C08L23/00 , C08K3/18 , C08K7/00 , C08K9/02 , C08K3/04 , C08K7/06 , C08J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海上风电项目的多频吸波贴片及制备方法,具体的,多片吸波贴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底层、过渡层、吸波层和保护层,所述基底层为胶粘材质,所述过渡层和吸波层分别对不同波段的雷达波进行吸收,过渡层的原料包括羟基铁粉、热塑性聚烯烃、镀铜石墨粉和镀镍碳纤维,吸波层包括羟基铁粉和热塑性聚烯烃,所述保护层的原料包括热塑性聚烯烃、流平剂和消泡剂。通过将多层结构在一定温度下辊压形成复合结构,得到多片吸波贴片,本发明的多频吸波贴片具有良好的外观性能,且对雷达波的吸收效果好,还具有良好的恶劣环境耐受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19607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623314.3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领域,提供一种轨道垫板原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橡胶基体、磁性粉末、填料、有机助剂和硫化助剂。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垫板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垫板可作为扣件中的弹性层置于轨枕与钢轨之间,其刚度及阻尼特性可以在通过外加磁场装置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减少轨道振动噪声等不利影响,提高运营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4044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28846.1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杨春生
Inventor: 杨春生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阻燃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PVC材料技术领域。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PVC树脂100‑120份、表面改性多孔氢氧化铝微球10‑15份、SbOCl 5‑10份、抑烟剂2‑3份、增塑剂2‑5份、抗氧剂1‑3份;所述表面改性多孔氢氧化铝微球为表面经过聚多巴胺包覆的多孔氢氧化铝微球,粒径在100‑500nm之间。本发明制得的阻燃PVC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同时,有较好的抑烟消烟效果,加入无机阻燃剂,成本低,且制得的PVC材料力学性能影响不大,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952009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1711391455.0
申请日:2017-12-21
Applicant: 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 , 洛阳尖端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IPC: H05K9/00 , C08L63/00 , C08L77/00 , C08K9/04 , C08K3/18 , C08K3/34 , C08K9/02 , C08K3/04 , C08L91/00 , C08K5/18 , C08K3/36 , C08K3/22 , C08L67/00 , C08L79/04 , B32B27/08 , B32B27/18 , B32B27/38 , B32B27/36 , B32B27/28 , B32B27/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双层复合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将吸波剂、第一树脂材料、第一稀释剂、第一固化剂以及第一防沉剂搅拌混合,注模,固化成型,得到阻抗层;将炭粉、第二树脂材料、透波材料、第二稀释剂、第二固化剂以及第二防沉剂搅拌混合,注模,固化成型,得到匹配层;将匹配层形成在阻抗层上,得到双层复合吸波材料。本发明通过在匹配层中添加透波材料(例如SiO2),改善了空气与匹配层的阻抗匹配,使空间入射来的电磁波尽可能多地进入阻抗层而被损耗吸收,从而增大了对电磁波的吸收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85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1680024442.7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巴斯夫欧洲公司
IPC: C08F226/10 , C08F226/06 , C08F220/58 , C08F230/02 , C08L39/06 , C08L39/04 , C08K3/18 , C08K5/14 , A61K8/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过氧化物化合物和特定的一般性定义的共聚物在漂白牙齿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380149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119849.7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湖南兆恒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8L101/00 , C08L33/02 , C08L33/20 , C08K3/18 , C08K3/34 , C08K3/04 , C08K3/08 , C08K7/26 , C08K5/14 , C08J9/14 , C08J9/2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波复合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吸波复合泡沫材料由混合物料体系A和胶黏剂体系B混合,发泡成型制备获得;所述混合物料体系A,由平均粒径为0.001~3mm的可发性PMI树脂、吸波剂以及性能调节组分混合而成;所述胶黏剂体系B由胶黏剂、固化剂及发泡剂制备而成。相比于传统吸波复合泡沫材料,本发明采用小粒径的可发性PMI树脂,并在胶黏剂体系中也添加一定量的发泡剂,在后续发泡中可以发泡成型,避免了胶黏剂体系密度过大的问题,因此整个体系出现了几种可发泡的成分,密度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偏差比较大的情况。因此,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吸波复合泡沫材料均匀性、稳定性较好,吸波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3773610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175637.0
申请日:2021-10-09
Applicant: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羰基铁粉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球形羰基铁粉和片状羰基铁粉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羰基铁粉;其中,所述球形羰基铁粉和所述片状羰基铁粉的质量比为1:3‑2:1;将所述混合羰基铁粉和树脂混合,搅拌,固化,得到羰基铁粉吸波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羰基铁粉吸波材料为兼具低密度和优异的电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7356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78278.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C08L13/02 , C08L89/00 , C08K3/18 , C08K5/053 , A41D19/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硫硫化羧基丁腈胶乳及其硫化方法和应用,属于胶乳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5wt%的氢氧化钾溶液、10wt%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和固含量为40‑50%的过氧化锌分散体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到羧基丁腈胶乳中,三种原料分别间隔10min进行添加,加料完毕后继续搅拌30min以上,得到混合胶乳,并置于常温下熟成1‑3天,即得硫化后的羧基丁腈胶乳。该羧基丁腈胶乳可用于制备乳胶手套。利用本发明制备的手套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抗热氧化老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880377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0193580.3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胶/羰基铁粉复合宽频吸波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用硅烷偶联剂分别对羰基铁粉和非磁性无机粉体进行湿法改性,得到改性羰基铁粉和改性非磁性无机粉体;所述硅烷偶联剂与羰基铁粉的质量比为(0.3~2):100;所述硅烷偶联剂与非磁性无机粉体的质量比为(0.3~2):100;B)将乙烯基硅油组合物、含氢硅油组合物、所述步骤A)得到的改性羰基铁粉和改性非磁性无机粉体混合,得到预混胶料;C)将抑制剂和铂金催化剂加入所述预混胶料中,得到混合胶料;D)将所述混合胶料压延成型,进行高温固化,得到硅胶/羰基铁粉复合宽频吸波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硅胶/羰基铁粉复合宽频吸波片。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36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32780.8
申请日:2020-03-28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C08L83/04 , C08K3/18 , C08K7/24 , C08G18/76 , C08G18/48 , C08L7/00 , A61B5/00 , A61B5/08 , G01C22/00 , G01P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阻性能适变的柔性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包括导电填料、磁性填料和弹性高分子材料。其中导电填的料三维网络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坏,引起材料电阻率改变;当应力除去,导电网络依赖高分子材料的弹性得以恢复,材料的电阻率也回到初始状态,可完成对应力的检测;在磁场作用下,材料中的磁性填料沿磁场方向移动形成链状结构,导致该压阻传感材料的压缩模量增大,进而调节该传感材料在相同压缩应变下的压力检测范围。相比传统柔性压阻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在低应力范围保持较高的响应灵敏度;施加磁场后工作范围得到极大提高。其可以实现对微小应力和大应力的检测,有利于柔性应力传感器的便携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设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