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0138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516740.0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广西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C10M169/04 , C10N40/16 , C10N30/08 , C10N3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的耐低温环保型天然酯类混合绝缘油及其制备方法,该环保型天然酯类混合绝缘油由绝缘油混合物、占油重1.3~1.5%的二戊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占油重1.1~1.3%的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占油重0.5~0.7%的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占油重0.8~1.0%的聚甲基丙烯酸酯和占油重12~15%的聚α烯烃组成,其中绝缘油混合物由天然酯绝缘油、环氧化绝缘油和高油酸绝缘油按照体积比4~5:1.5~2:3~4混合而成。通过本发明制备的天然酯类混合绝缘油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和耐低温特性,理化、电气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低温下的使用条件,有效扩大了天然酯类绝缘油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53049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60145.0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旋转法的纳米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S1:设置旋转填充床的参数;S2:将原料放入所述旋转填充床的反应装置中进行反应,分散成微细的液滴、气膜,在旋转填充床的填料层充分接触、混合、反应,沿切线方向甩出旋转填充床;S3:离心过滤,用有机溶剂洗涤,真空干燥,即得纳米硅橡胶成品。该基于超旋转法的纳米硅橡胶的制备方法得到纳米硅橡胶粒子通常小于7nm,分布较窄,晶型较完整;采用超旋转反应器,能够通过调节循环量、循环时间、旋转速度改变反应条件,提高反应能力,减少反应时间;避免了局部过碱、反应液局部过饱和问题的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15232444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68932.0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热球形氮化硼复合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导热球形氮化硼复合环氧树脂以环氧树脂作为基体,其配方按质量份数包括填料0~30份、环氧树脂30~40份、活性稀释剂0~67份、促进剂0.1~1份和固化剂80~115份,填料包括球形氮化硼和/或球形氧化铝。制备方法包括:S1:制备改性球形氮化硼;S2:以不同的填料配比和不同的填料直径选择环氧树脂体系,制备高导热球形氮化硼复合环氧树脂。通过填充改性的球形氮化硼使得复合环氧树脂可有效降低浆料粘度,减少环氧树脂内部气泡和界面缺陷,多尺度球形填料可协同提升复合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适量的小尺寸颗粒“桥接”大尺寸填料有助于形成导热网络。
-
公开(公告)号:CN11213351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1133083.3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及超导线圈与绕制方法,属于超导线圈技术领域。超导线圈绝缘支架包括芯轴以及布置在芯轴外周面上的至少两个骨架组;每个骨架组内设有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至少两个骨架,相邻的骨架间隔布置,用于绕制超导线圈的超导带材通过;不同的骨架组所在平面相互交叉,交叉线穿过所述芯轴。进一步,所述芯轴沿轴向设有贯通的内腔,且沿径向设有芯轴通孔;所述骨架的端面上设有骨架通孔。相互交叉设置的骨架使超导线圈的绕组呈交叉状,增大绕组与液氮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性能;芯轴的内腔、芯轴通孔、骨架通孔的设计,有助于加快散热;环氧树脂浸渍中,通过氮化硼纳米片提高热量传播介质的导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06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32677.6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腐蚀调控技术的微纳光纤传感器及其外保护支架的制备与封装方法,属于光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微纳光纤传感器的具体目标参数;设计并制备外保护支架;对待腐蚀光纤进行加工处理,完成支架的封装;搭建光纤腐蚀平台,并运用光纤固定件将光纤及其支架进行固定;对光纤进行三阶段腐蚀;对腐蚀完成后的微纳光纤清洗并干燥;测试微纳光纤结构与性能,确定所制备的微纳光纤传感器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可更好地满足实际中不同微纳光纤传感器的制作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87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397919.0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N21/65
Abstract: 微量气体光纤光热受激拉曼光谱检测方法和系统。将待测气体通过侧面钻孔方式填充到空芯光纤;调制泵浦光与第一探测光,通过耦合透镜进入空芯光纤;调节泵浦光波长,使泵浦光和第一探测光两者的激光波长能量差等于待测气体的跃迁能量差;第一探测光作为受激拉曼触发激光,与周期性调制的泵浦光共同激发气体产生受激拉曼过程影响第二探测光的相位发生变化;第二探测光在FP腔内形成多光束干涉光,通过解调仪解调干涉光相位信号,并获取气体浓度。本发明利用干涉法检测相位变化,具备很高的灵敏度,可以实现痕量气体的检测,利用光纤代替自由空间光路,系统尺寸等带来的限制,进一步推动该系统的应用,促进了光热光谱气体检测传感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9799435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910164649.X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G01R31/12
Abstract: 一种组合石墨烯膜片与微光纤干涉腔的局部放电传感器及基于此的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包括:可调谐激光器(1)、激光器波长控制模块(2)、光纤环形器(3)、单模光纤(4)、微光纤干涉腔(5)、光电探测器(6)、信号线(7)、滤波器(8)、数据采集卡(9)。本发明采用了多层石墨烯膜片,提高了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基于对多层石墨烯膜片结构的优化设计,使之适应局部放电检测频带的要求;采用聚酰亚胺涂层提高多层石墨烯膜片的使用寿命;采用飞秒激光在光纤内部加工微光纤干涉腔,并基于激光器波长控制,稳定静态工作点。基于检测装置安装方式的优化设计,使得在安装本装置的同时,不影响电气设备原有的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37695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28591.X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PC: B01D67/00 , B01D69/02 , B01D71/34 , B01J20/26 , B01J20/30 , B01J20/28 , D01F1/10 , D01F8/10 , D01F8/16 , D01D5/00 , C11B3/00 , C11B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小桐子植物绝缘油吸滤一体化合成滤膜制备工艺,具体步骤包括:S1配置合成膜制备溶液,S2静电纺丝法制备合成滤膜:S21、将所述步骤S1中注射器固定在静电纺丝机上进行纺丝;静电纺丝的具体参数为:进料速度0.2ml/h,不锈钢针头距离接收器20cm,滚筒接收器转速为170r/min,纺丝时间约为8h,电压约为20KV;S22、将制成的合成膜置于90℃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至少干燥2h,取出后放于密闭干燥容器中。以碱性氧化铝和PVDF/PDM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滤膜的吸滤一体化技术,能够显著降低酸值与介质损耗,去除油中的水分。
-
公开(公告)号:CN110040766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910259579.6
申请日:2019-04-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高抗湿性的纳米气敏材料,其通过以下步骤来制备:(1)将五水四氯化锡与去离子水混合;(2)向五水四氯化锡与去离子水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保持为10‑11;(3)在室温下搅拌,产生沉淀;(4)将步骤(3)的沉淀与氧化锌纳米颗粒共溶于去离子水中并搅拌形成溶液;(5)将步骤(4)的溶液置于高压釜中在200℃下加热12h;(6)将步骤(5)中加热后的溶液冷却降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离心清洗沉淀;(7)在80℃下烘干沉淀,得到氧化锌掺杂氧化锡的纳米气敏材料。本发明还提供含有该高抗湿性纳米气敏材料的气敏传感器,其适用于检测SF6故障分解气体CO,具有高抗湿性以及高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554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059821.5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N21/65
Abstract: 一种提高气体拉曼检测灵敏度的多段圆形多通气室,包括分段圆形多通道增强腔与检测气体池。所述气体池为立方体,所述气体池配有2个窗口镜、进气孔、出气孔以及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出气孔分别相对应的与外部连接的接口通过让激光;分段圆形多通道增强腔内表面分为71段圆弧,第1段与第37段圆弧上分别开一个孔洞作为激光的入射孔与出射孔。本发明通过在多段圆形多通气室中沿着一定的几何规则多次反射,本发明通过让激光在多段圆形多通气室中沿着一定的几何规则多次反射,达到大大提升激光光路的效果,使拉曼散射激光强度增大,从而提高气体拉曼检测灵敏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