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9019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56072.X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及其低频辐射单元、隔离条,包括第一导体部和至少两个第二导体部,所述第一导体部由不间断延伸的第一导体构成,所述第二导体部为设于所述第一导体上的T型枝节,各所述T型枝节在所述第一导体上依次间隔设置,所述T型枝节具有第一开路端和第二开路端,相邻两个所述T型枝节中的其中一个所述T型枝节的所述第一开路端与另一个所述T型枝节的所述第二开路端相邻并保持耦合间距设置。通过设置上述T型枝节,可使相邻的两个T型枝节与第一导体之间可形成滤波单元,能够最大化对高频电流的抑制、最小化对低频电流的干扰,有效抑制低频辐射单元上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谐波,达到高频辐射单元工作时,不受谐波信号干扰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64869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20105.5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低频辐射单元及辐射臂,辐射臂包括辐射本体,所述辐射本体设有馈电端、与所述馈电端相对间隔设置的末端、及设置于所述馈电端与所述末端之间的导体段,所述导体段的轮廓区域内设有散射抑制结构,所述散射抑制结构具有对应所述导体段设置的电流传输路径,且所述电流传输路径连续设置。散射抑制结构不仅能够抑制散射信号的强度,减小散射信号对高频辐射单元性能指标的影响,而且还能降低对低频辐射单元阻抗特性的影响,有助于使低频辐射单元保持良好的匹配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62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92178.6
申请日:2020-03-18
Applicant: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频双极化天线及辐射单元,辐射单元包括正交极化设置的两对辐射臂及为辐射臂馈电的巴伦。两对辐射臂之间形成有十字镂空区。上述的辐射单元,其中一对辐射臂相当于是双频+45°极化半波阵子,另一对辐射臂相当于是双频-45°极化半波阵子,整体形成双频双极化辐射单元。由于高频辐射臂的臂面面积小于低频辐射臂的臂面面积,高频辐射臂上背向十字镂空区的中心的侧边与十字镂空区的中心的距离小于低频辐射臂上背向十字镂空区的中心的侧边与十字镂空区的中心的距离,如此一方面能保证较好地改善天线的平面波束对称性和交叉极化比,另一方面由于相对增长了子阵列之间的间距从而起到改善子阵列间耦合度的作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87911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36506.X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23/00 , H01Q1/246 , H01Q1/50 , H01Q1/52 , H01Q5/307 , H01Q5/50 , H01Q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滤波器的基站辐射单元及天线,包括支撑件和馈电结构,围绕支撑件设置有多个辐射件,位于相邻两辐射件之间的支撑件上设有隔槽,多个隔槽组合形成容纳凹槽,馈电结构上设置有滤波组件,馈电结构和滤波组件设置在容纳凹槽内;天线包含有该辐射单元。本发明的集成滤波器的基站辐射单元及天线具有良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减少了低频辐射阵列与高频辐射阵列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将滤波组件与馈电片一体化集成设置,在不影响辐射单元辐射特性的基础上,大大简化了辐射单元的整体结构及加工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802314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478888.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路器,包括介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上的至少两个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主传输线及并联短截线;各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作为所述合路器的一个输入端,各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以作为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所述主传输线电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并联短截线的一端与所述主传输线电连接,另一端皆开路,每个所述滤波器的主传输线与其匹配使用的并联短截线分布在不同电路层上,实现了合路器的小型化设计,以满足其与各种通信部件集成的需要。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移相器组件及天线,将所述合路器运用于这些部件中,可大大缩小这些部件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207624875U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721927477.X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合路器,包括介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介质基板上的至少两个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主传输线及并联短截线;各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分别作为所述合路器的一个输入端,各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以作为所述合路器的输出端,所述主传输线电连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并联短截线的一端与所述主传输线电连接,另一端皆开路,每个所述滤波器的主传输线与其匹配使用的并联短截线分布在不同电路层上,实现了合路器的小型化设计,以满足其与各种通信部件集成的需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移相器组件及天线,将所述合路器运用于这些部件中,可大大缩小这些部件的体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957003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2326024.7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5G天线及其辐射单元,辐射单元包括两组极化正交的偶极子,每组所述偶极子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辐射臂,所述辐射臂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扩展枝节和第二扩展枝节。所述辐射单元能够实现工作频段的扩展,辐射性能好;如此,采用所述辐射单元的5G天线的辐射性能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22609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20963587.X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滤波器的基站辐射单元及天线,包括支撑件和馈电结构,围绕支撑件设置有多个辐射件,位于相邻两辐射件之间的支撑件上设有隔槽,多个隔槽组合形成容纳凹槽,馈电结构上设置有滤波组件,馈电结构和滤波组件设置在容纳凹槽内;天线包含有该辐射单元。本实用新型的集成滤波器的基站辐射单元及天线具有良好的带外抑制能力,减少了低频辐射阵列与高频辐射阵列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将滤波组件与馈电片一体化集成设置,在不影响辐射单元辐射特性的基础上,大大简化了辐射单元的整体结构及加工工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3071381U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21953391.6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天线领域,提供一种新型巴伦结构及其辐射单元、天线,所述新型巴伦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片,其上设有第一巴伦和位于第一巴伦上方的第一引向器;第二支撑片,其上设有第二巴伦和位于所述第二巴伦上方的第二引向器;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片和所述第二支撑片设有所述第一引向器和所述第二引向器的一端分别用于连接至辐射面,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至地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巴伦结构的支撑片上集成引向器,在不改变支撑片的结构和尺寸的前提下,增大了使用所述新型巴伦结构的辐射单元和天线的带宽,同时,无需额外增设其他部件,产品一致性较好,并能大大缩减成本,且有利于辐射单元及天线的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212162087U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21005593.8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天线装置、移相馈电装置和移相器,移相器包括金属腔体、移相电路、绝缘支撑件与两个滑动介质块。移相电路通过金属片加工形成,移相电路与绝缘支撑件设置于金属腔体内,移相电路通过绝缘支撑件与金属腔体相连,移相电路位于金属腔体的中部部位并与金属腔体相互隔离。两个滑动介质块设置于金属腔体内部,两个滑动介质块分别位于移相电路的两侧,滑动介质块能沿着移相电路的延伸方向在金属腔体内移动。当调整滑动介质块在金属腔体内的位置时,可改变移相电路中的电长度,从而使得各信号端子实现输出相位的差异。其中,由于移相电路不再以PCB板作为载体,如此能降低移相器的材料成本,同时能降低移相器的损耗,并提高了天线增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