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剖面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380233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647902.7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剖面宽带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包括M×N个相控阵列天线单元,其中,M×N≥2,M和N为正整数;所述相控阵列天线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有金属贴片、上层介质基板、纸蜂窝结构、馈电结构、金属背腔、威尔金森功分器、下层介质基板和金属地板;所述纸蜂窝结构包括上层纸蜂窝板和下层纸蜂窝板,所述馈电结构由馈电贴片、馈电介质基板和馈电铜柱组成,所述馈电铜柱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馈电介质基板和威尔金森功分器连接;所述金属背腔位于该下层介质基板的上表面,用于实现相控阵列天线的宽带和宽角扫描特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微带贴片相控阵天线带宽窄,剖面高,重量大和角扫描窄的技术问题,扩展天线的实际应用范围。

    一种宽带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33612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910618002.X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宽带圆极化电磁偶极子天线,包括金属地板、电磁偶极子、馈电结构、L形金属板和四个L形寄生枝节,金属地板采用矩形结构,电磁偶极子包括关于金属地板中心法线旋转对称的两个偶极子臂,偶极子臂由与金属地板垂直固定的第一矩形金属板以及与第一矩形金属板垂直连接的第二矩形金属板组成,馈电结构采用Γ形结构,固定在金属地板板面的中心位置,且位于两个偶极子臂之间,用于向两个偶极子臂耦合馈电。本发明解决电磁偶极子天线阻抗带宽和轴比带宽窄,增益低的技术问题,可用于移动基站与室内分布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中。

    一种宽波束介质谐振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247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544989.5

    申请日:2019-06-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宽波束介质谐振器天线,包括介质基板、金属地板、印刷在介质基板下表面的微带馈电线、设置在金属地板上表面的矩形介质谐振器和四个矩形介质片,所述的金属地板由第一金属地板和两个相同的第二金属地板组成,所述的介质基板上表面印刷有第一金属地板,且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两个相同的第二金属地板;所述的四个矩形介质片由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矩形介质片和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二矩形介质片组成,所述的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矩形介质片和第二矩形介质片分别贴附在矩形介质谐振器沿x方向两个相对侧面的上部和下部;本发明解决介质谐振器天线波束窄的技术问题,可用于卫星定位导航、智能运输系统等无线通信系统中。

    一种宽频带宽波束的圆极化微带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7869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75125.3

    申请日:2019-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宽频带宽波束的圆极化微带天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频带和波束较窄的技术问题。包括上下层叠的第一矩形介质板和第二矩形介质板,第一矩形介质板的上表面印制有两个一分二上功分移相器,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一分二上功分移相器的输出端焊接L型馈电探针,第一矩形介质板上方固定有圆形介质板,蚀刻着星型缝隙的辐射贴片印制在圆形介质板的下表面,第一矩形介质板四个角的位置固定有由相互垂直的L型分支和矩形分支组成的爪型寄生枝节;印制在第二矩形介质板的下表面的一分二下功分移相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一分二上功分移相器的输入端级联。本发明具有宽频带宽波束的优点,可应于卫星导航与定位。

    一种基于金属桥加载的低剖面滤波介质谐振器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0600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29046.0

    申请日:2023-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属桥加载的低剖面滤波介质谐振器天线,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介质基板、金属接地板和第二介质基板;第一介质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矩形的中心介质谐振器;中心介质谐振器的两侧分别间隔设置一个矩形的边缘介质谐振器;中心介质谐振器和边缘介质谐振器的间隔区域均设置有金属桥,金属桥用于产生高频辐射零点;金属接地板上开设有矩形缝隙,矩形缝隙用于进行缝隙耦合馈电;第二介质基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馈线;馈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短路过孔,第一短路过孔用于产生低频辐射零点。通带两侧产生的两个独立可调的辐射零点,有效地提高了频率选择性和阻带内的带外抑制水平,实现了小型化,能够广泛应用到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

    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
    6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1763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790533.9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极化天线剖面较高的技术问题,包括由四个对称振子组成并固定在第一介质基板上的辐射体、上下层叠的上表面印制有多个人工磁导体AMC单元的第一介质基板,和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的第二介质基板;对称振子的对称轴线上设置有T型开槽;人工磁导体AMC单元采用四角带有切角的方形贴片结构,其每条边上蚀刻有T型缝隙,中心位置蚀刻有由直线型缝隙和半圆形缝隙组成的四个复合缝隙。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低副瓣单脉冲直线阵天线综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667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1811295554.3

    申请日:2018-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低副瓣单脉冲直线阵天线综合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耗时长且所得峰值副瓣电平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包括:1)初始化参数,并计算直线阵差方向图及峰值副瓣电平;2)优化差方向图并求优化后的差方向图激励;3)判断峰值副瓣电平是否小于初始化中的约束值,对优化后的直线阵分组,得子阵划分方式与每个子阵中阵因子单元数,并由优化后的差方向图激励求子阵激励;4)更新差方向图激励和迭代次数,判断当前迭代次数是否大于初始化的最大迭代次数,得到3)中的结果。本发明通过两种算法对低副瓣单脉冲直线阵进行天线综合,提高了综合速度,且能得到更低峰值副瓣电平,可用于对单脉冲直线阵列天线的设计。

    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1763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0533.9

    申请日:2022-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AMC结构的圆极化天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圆极化天线剖面较高的技术问题,包括由四个对称振子组成并固定在第一介质基板上的辐射体、上下层叠的上表面印制有多个人工磁导体AMC单元的第一介质基板,和下表面印制有金属地板的第二介质基板;对称振子的对称轴线上设置有T型开槽;人工磁导体AMC单元采用四角带有切角的方形贴片结构,其每条边上蚀刻有T型缝隙,中心位置蚀刻有由直线型缝隙和半圆形缝隙组成的四个复合缝隙。

    基于神经网络的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2290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10969899.8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的估计方法,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实现步骤为,构建赋形反射面天线模型、重力变形模型以及吻合面模型,计算赋形反射面天线重力变形模型上的每个节点到吻合面模型的最短距离,生成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迭代训练,获取赋形反射面天线最佳吻合参数的估计结果。本发明避免了线性近似带来的误差,同时采用距离逼近的方法求解重力变形模型上节点到吻合面模型的最短距离,避免了单位法向量近似相等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天线性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