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度组合模块化铸造冷凝强化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31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1810657765.0

    申请日:2018-06-25

    Abstract: 一种多维度组合模块化铸造冷凝强化换热器,包括模块化换热元件、上端变径烟道、水管、螺杆、水道堵头和下端变径烟道;模块化换热元件中针翅采用高低错列布置,是多种截面形状组合的翅片;采用烟气侧进出口分流、导流肋片结构减少烟气流动滞止区,强化换热;烟气冷凝段的钝体突起使烟道两侧壁面冷凝液膜转向形成射流对冲,撕裂液膜,强化两侧壁冷凝液膜交互传热传质性能;模块化换热元件采用一维、二维、三维的模块化连接组合,换热器整体采用串联或并联灵活布置满足各种换热烟气量和换热功率需求;模块化换热元件采用整体铸造工艺,根据冷凝换热器内各部位换热与腐蚀情况选用最佳材料,最终实现强化烟气传热传质,安装方便,设计灵活等多重目标。

    变流量变管径的同轴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57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210016688.7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可跨季节、变流量、变管径的中深层同轴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的仿真方法,可以在不同工作环境下快速计算流体、换热器内管管壁、土壤的温度分布情况。首先假设流体温度不变,将其作为第三类边界条件求解土壤和内管管壁温度场;根据内、外管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计算土壤传递给流体的热流量以及内管流体与内外管间流体通过内管管壁传递的热流量;将热流量作为源项加入到流体一维流动传热方程中,求解流体温度场;向前推进一个时层,根据流体温度场再次计算土壤温度场,如此循环往复直至预定时间。这个方法可以准确高效的模拟长周期同轴套管式地埋换热器的工作过程,具有(56)对比文件袁艳平;雷波;曹晓玲;张丹.地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研究(3):变热流边界条件下单U形地埋管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特性.暖通空调.2009,(12),全文.于博晨;郝楠;金光;郭少朋;陈正浩.考虑土壤分层的竖直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研究.土壤通报.2020,(02),全文.

    一种全模块化烟道式挤压铝冷凝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098273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1910218243.5

    申请日:2019-03-21

    Abstract: 一种全模块化烟道式挤压铝冷凝换热器,包括多个挤压铝换热单元件,多个冷工质流通元件,上端等压烟道,承露盘,集箱和密封盖板;挤压铝换热单元件采用高效成熟的挤压铝工艺,优良的结构设计使其兼具稳定的连接、定位和密封结构和卓越的换热性能;采用轴对称或中心对称梳齿状内翅结构与表面波纹优化温度场分布并扩大有效换热面积;根据换热功率及场地要求可配置各种大小的换热器,灵活多样;可选用双水道形式,配合使用热泵机组或直供生活热水提高换热效率实现能量梯级利用;全螺栓连接,密封可靠同时方便拆卸维护,同时可采用焊接工艺并防止应力腐蚀开裂的发生;模块化烟道式挤压铝换热器采用挤压工艺,性能优越的同时价格优势得天独厚。

    一种应用于太空环境的紧凑型核动力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333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10323128.4

    申请日:2019-04-22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太空环境的紧凑型核动力系统及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核反应装置、透平、回热系统、辐射冷却系统、压缩机和低温泵,循环工质为二氧化碳;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系统的工作方法;采用核反应装置,可以使系统连续稳定地工作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就使人类进行长期的深空探测成为可能;同条件下系统效率可以提升10%以上;采用辐射冷却系统可以利用太空中蕴含的冷量来冷却二氧化碳;与其他热力循环系统相比,所用设备均为紧凑型设备、设备数量减少,节约了大量的空间,高压设备的数量减少一半以上,安全性提高。本系统可作为执行长期任务的深空探测器的动力系统及能源供应系统。

    一种烟气冷却冷凝除湿脱污再热消白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459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811203176.1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冷却降温冷凝除湿脱污再热消白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由烟气深度冷却器、烟气冷凝换热器、烟气再热器和冷源等组成;烟气深度冷却过程为烟气再热提供热源,加热主凝结水,降低脱硫塔出口烟温;烟气冷凝过程可加热主凝结水,为热泵提供热源,回收水资源,降低烟气含湿量;烟气再热过程降低排烟的相对湿度,从视觉上消除白烟;本发明还公开了冷凝除湿脱污再热消白的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创新冷凝换热器结构,采用316L代替氟塑料、钛合金等,引入机械通风盐水塔和智能调控系统,降低装置及系统的造价和能耗,在视觉上消除白烟的同时,梯级回收烟气中的余热,脱除50%以上的PM2.5、SO3和15%以上的NOx,兼顾环保效益与经济利益。

    离子活性炭的制备方法、离子活性炭及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29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63524.2

    申请日:2023-0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离子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属于离子活性炭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向干燥后的生物质炭粉中加入离子液体和去离子水进行水浴搅拌;2)、待步骤1)中浸渍完成后,清洗过滤生物质碳粉;3)、将步骤2)中清洗过滤后的生物质炭粉依次进行干燥和煅烧,即得离子活性炭。本发明以农林废弃物类的生物质作为原料,通过离子液体对生物质炭进行活化处理,避免了传统活化方法对设备的腐蚀和环境的破坏,同时对离子液体活化剂进行回收和对吸附饱和后的离子活性炭进行回收处理,制备的离子活性炭,具有超高比表面积和吸附效果,且对环境友好,过滤后可以回收重复利用,性价比较高,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常见物理/化学法活性炭。

    一种双水道铸铝硅冷凝式锅炉水路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995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1811203819.2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水道铸铝硅冷凝式锅炉锅片及水路系统及工作方法,双水道铸铝硅冷凝式锅炉水路系统由双水道锅片、锅炉回水、锅炉供水、自来水、低温生活用水水箱、高温生活用水水箱、热泵、锅炉回水加热器、智能控制系统组成。双水道全上升供暖水道消除了炉膛辐射区下降水道;冷凝水道利用自来水、热泵、低温锅炉回水等回收烟气中的水蒸气潜热,冷凝烟气深度脱除污染物;水侧的加强筋有稳流和强化换热的作用。水路系统在满足供暖需求的基础上,优先利用烟气余热加热自来水提供低温、高温生活用水,其次利用热泵加热锅炉回水,最终确保排烟温度始终低于30℃,锅炉效率全时段维持在108%以上,实现梯级烟气冷凝、梯级烟气余热回收的最大节能减排目的。

    可同时测量多种换热器性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750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68637.4

    申请日:2022-1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同时测量多种换热器性能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实验装置,包括沿着介质流向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气瓶、冷却器、储液罐、增压泵、缓冲罐、高压段加热器,高压段加热器的出口连接回热器的冷侧入口,回热器的冷侧出口依次连接高压段冷却器和低压段加热器,低压段加热器连接回热器的热侧入口,回热器的热侧出口连接低压段冷却器,低压段冷却器连接第一冷却器的进口;高压段加热器的入口处设置减压阀,低压段加热器的入口和低压段冷却器的出口设置背压阀,储液罐外侧设置有液位计;本发明具备开展材料腐蚀实验以及不同工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换热实验的能力,为高集成度、高效率的实验装置,能够节约实验成本、提高研究效率。

    一种多源可燃固废气化热电碳多联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2163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8787.1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源可燃固废气化热电碳多联产系统,包括气化装置、换热装置、燃气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气化炉上装有给料装置;气化气出口与旋风分离器连接,气化气从旋风分离器上口排出;进入高温空气预热器,气化气换热排出后,经风机进入全预混水冷燃烧器,与热空气混合后在燃气锅炉中燃烧换热,高温烟气经烟气出口排出,进入空气预热器进行换热,之后尾气通入催化氧化装置和凝并器进行处理,处理后经烟囱排入大气中。本发明不仅提高了多源可燃固废的气化效率,提高了热利用率,且实现产碳、供暖与发电的结合。并对燃气锅炉尾气中的NOx、SO2及重金属等实现深度氧化并脱除,收集的废液也可回收利用。

    一种对焚烧飞灰进行资源化处理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1633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530049.X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焚烧飞灰进行资源化处理吸附废水中重金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1~6mol/L的硫化钠溶液与焚烧飞灰以液固比为(1~3)mL:1g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体系;步骤2,将混合体系在100~200℃下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含有沸石的反应液,将所述反应液中的沸石进行分离后干燥,得到沸石;步骤3,将沸石浸泡在pH值为4~8且含有重金属的废水中,在室温条件下进行恒温振荡吸附,直至吸附平衡,将吸附完成的沸石和吸附后的废水分离,完成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处理废水量大,在固化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同时,可将废水净化到排放水标准,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