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6984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028335.8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井堵漏材料摩擦系数测量方法,并提供了一种可有效模拟地层条件的钻井堵漏材料摩擦系数测量装置。通过将干燥处理后的堵漏材料单层、均匀、平整地黏结在两块大小不同的不锈钢平板上,制备堵漏材料摩擦板,来测量现场常用的不同类型的堵漏材料表面摩擦系数。通过将堵漏材料摩擦面浸入到高温地层流体中,来模拟摩擦时的井下高温和流体环境。通过匀速传动杆和直线滑动导轨控制堵漏材料摩擦板匀速直线运动,保证摩擦系数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本发明可为钻井堵漏材料优选提供依据,属于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针对堵漏材料基础力学参数‑摩擦系数测量的实验方法与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325215.5
申请日:2018-11-0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储层岩心分析领域,本方法采用气体作为测试介质,考虑了传统评价方法中采用液体驱替时不能反映气藏真实速敏状态的不足,同时消除了裂缝的存在对渗透率测试带来的时间效应的影响,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是一种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岩心分析方面的实验方法。该实验避免了岩心中多余的地层水和粘土矿物发生水敏或造成水相圈闭损害。出口端施加回压,不但模拟了井底生产流压状态,还模拟了储层孔隙压力条件,同时减小气体驱替裂缝岩心时的滑脱效应,实现准确客观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370557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99662.2
申请日:2018-12-0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页岩氧化改造的氧化液。水力压裂使页岩气藏经济开采,由于页岩气体产出经历解吸-扩散-渗流过程,距离裂缝较远处的气体难以快速产出,导致压后气井日产量下降速率快,严重降低了气藏采收率。考虑页岩中有机质、黄铁矿在还原环境沉积,富氧条件下易氧化分解,诱发页岩破裂;通过在压裂过程中使用氧化液,其组分为表面活性剂、降阻剂、氧化剂和氧化速率调节剂,利用页岩-氧化液作用改造基质,诱发溶蚀孔缝,强化页岩基质中气体传输能力,对现有水力压力技术形成有益补充,提高气藏采收率。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合页岩氧化改造的氧化液。
-
公开(公告)号:CN108252700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24179.7
申请日:2018-03-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47 ,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气藏氧化热激爆裂改造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对页岩油气藏水平井进行分段水力压裂改造,形成水力压裂缝;(2)关井,促使压裂缝附近页岩基质充分吸水;(3)开井,返排水力压裂缝内压裂水;(4)向页岩油气藏注入氧气或供氧剂及其催化物质,得到氧气与烃类气体混合物;(5)利用井下点火装置,使混合物燃烧、释放热量,利用该热量快速加热页岩基质孔隙内压裂水,液态压裂水快速转换为水蒸气时,页岩基质孔隙在短时间内形成高压蒸汽压,从而使页岩发生爆裂,形成密集的二次改造裂缝。本发明在传统水力压裂基础上,利用孔隙蒸汽压致裂页岩,既提高了页岩油气藏人工裂缝密度,也解除或弱化了水力压裂导致的水相圈闭损害,有利于实现页岩油气低成本高效开发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5910971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231392.1
申请日:2016-04-1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富有机质致密岩心气体渗透率和扩散系数的联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气体压力衰减装置完成,该装置由岩心夹持器、储气腔室、真空泵、围压泵、计算机组成,岩心夹持器分别连接真空泵和围压泵,岩心的入口端连接储气腔室和气源,岩心出口端处于封闭状态,该装置位于水浴加热系统中,本发明通过监测储气腔室内的气体向岩心中流动直至平衡的过程,得到气体压力衰减曲线,再根据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物质平衡和气体在岩石中的赋存与流动机理,将该衰减曲线划分为渗流阶段和扩散阶段,从而求得气体渗透率和扩散系数。本发明简化了测试程序,提高了实验分析效率,可为页岩和煤岩等非常规储层岩石中气体传质能力的实验评价和气井产能预测等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48471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510821577.3
申请日:2015-11-24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43/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富有机质页岩基块渗透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页岩气层注入液中添加酸和氧化性溶液,将液体注入富有机质页岩基块内部,氧化分解页岩有机质与黄铁矿,并酸溶碳酸盐矿物,形成溶蚀孔隙,实现纳米尺度孔隙改造,使渗流通道变大,连通性变好,从而提高页岩基块渗透率。该方法包括:根据有机质类型、含量选择氧化性溶液及浓度;将氧化性溶液和盐酸分别加入页岩气层注入液;注入液注入富有机质页岩基块内部;注入液与页岩充分反应之后,返排注入液。本发明可与页岩气井水力压裂改造协同作用,大范围提高基块渗透率,提升水力压裂后页岩气井产量,其操作工艺简单,经济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1213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195698.0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致密油层水相圈闭损害评价的实验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水相圈闭损害实验方法在以致密油藏岩心为评价对象时所存在的液体渗透率测不出、测不准,以及实验压力条件未能模拟井下生产压力和储层孔隙压力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效而客观的评价致密油藏水相圈闭损害实验方法。通过在致密岩心出口端施加回压,模拟了井下生产压力条件和储层孔隙压力条件,改善了常规驱替未能有效建立岩心内部孔隙压力和模拟井下生产压力的不足。在出口端施加回压,能显著提高致密岩心内部可动孔喉的动用程度,增强了液体渗流能力,改善了致密岩心液体流量测试精度和准度,评价结果更能代表致密油层井下生产状况,能够客观评价致密油层水相圈闭损害。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岩心分析和储层保护方面的实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06390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194591.4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40 , G01N1/286 , G01N1/44 , G01N2203/0067 , G01N2203/00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划痕实验的页岩断裂韧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监测划痕测试过程中刀具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荷载,以及岩心表面的划槽深度,带入页岩断裂韧性计算模型,计算页岩的断裂韧性。相比于现有的岩石断裂韧性实验测试方法,本发明方法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势:1)岩心制样难度低,测试分析过程快速简洁;2)测试过程仅破坏岩心浅表面,不影响后续适用,岩心消耗小;3)测试岩心尺寸和表征尺度大,能极大削弱测试结果的随机性和离散性,且能够获得随岩心长轴方向连续的断裂韧性曲线剖面。本发明所述的断裂韧性测试方法能为页岩气井压裂工艺设计提供更为有效的实验支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页岩断裂韧性实验测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13703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527625.8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损害评价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照SYT5358-2010岩样制备方法准备人工造缝岩样,然后对造缝岩样作平衡水处理;用锡箔纸包裹岩样,放置于岩心夹持器中,施加围压并升温;对密闭系统抽真空,然后向标准容器中注入甲烷,同时打开标准容器和岩心夹持器间的两个连通阀,甲烷开始向岩样中储集,计算不同时刻的储气分数,并确定工作液损害前储气分数达到80%所用的时间;向岩样中反向驱替工作液,再正向驱替氮气;确定工作液损害后储气分数达到80%的时间;计算气体多尺度传质速率损害率。采用本方法用一个指标可综合评价工作液对煤岩储层气体多尺度传质能力的损害。
-
公开(公告)号:CN106483056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859521.1
申请日:2016-09-2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纵波波速的页岩孔隙度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旨在克服常规岩石孔隙度测量方法需要测量介质且测量介质无法充满页岩所有孔隙的问题,该方法基于“地层声波因素公式”建立孔隙度与纵波波速之间的联系,通过沉积物压实理论得到页岩的孔隙度;该装置由加压系统、声波发射系统、声波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该装置的加压系统由计算机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加压,采用本发明测量页岩的孔隙度,不需要测量介质,不损害岩样性质;增压系统设定压力后增压泵能实现自动增压,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