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9921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22388.4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转微动疲劳试验设备,包括圆形应力环、对称设置在圆形应力环两侧的加载装置,加载装置的同一侧设置有分析装置,加载装置上设置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有数据采集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扭转微动疲劳试验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固定好试样,调节加载装置达到设定的加载值,然后对试样施加设定的扭转载荷,在试验时,试样与微动垫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三维传感器实时测出法向力以及摩擦力,并送至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数据采集控制系统分析得到构件在不同工况下摩擦系数的变化和微动疲劳寿命。该加载装置在试验过程中操作简单、方便,且试验效果良好、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60797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62350.1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试验环境可控的多向微动疲劳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试验机包括由电磁激振作动器、测力传感器一、夹持球形上试件的上夹具等组成的垂向微动机构和由夹持平面下试件的下夹具、测力传感器二、压电陶瓷作动器和纵向横向二维移动平台等组成的横向微动机构,并通过下气氛罩和上气氛罩将垂向微动机构及横向微动机构罩住形成气氛控制空间,且在下夹具周沿设置高出平面试件的液体介质槽。该种实验机能使紧配合的摩擦副在人工控制的特定气氛和/或液体环境中进行多向微动,从而更真实准确的测试出特定环境条件下,材料的多向微动摩擦磨损性能,为机械与生物工程的相关设计、使用与维护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依据,以提高装备与器械的性能与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103056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110065980.X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3/34
Abstract: 一种火车轮轴旋转弯曲疲劳的比例试验装置,其组成是:机座上安装有受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控制的电主轴、电主轴经联轴器、充有冷却油的轴箱与弹簧夹头相连;弹簧夹头夹持轮轴试样的轴;联轴器旁有转速传感器和转数传感器;轮轴试样的轮与下方的从动轮接触,从动轮的轴安装在从动轮支架上,从动轮支架的导套套合在传感器座的导柱上;传感器座的压力传感器的螺纹孔与调节立柱相连,调节立柱上端部与从动轮支架的底板下表面接触,调节立柱的中部设有自锁螺纹环。该试验装置能方便地模拟火车轮轴在承受复杂交变载荷作用下的旋转弯曲疲劳损伤,从而为提高轮轴的抗疲劳损伤性能,更好地进行轮轴防护,提供更可靠更准确的试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1608986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059909.3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向微动试验夹具及其双向微动试验方法,夹具的主要结构是:平面试件夹具(2)呈“人”字型,下部左右两侧的相对面均开有与平面试件(13)相适配的凹槽(4),凹槽(4)壁上设有顶紧螺钉(3);球试件夹具(8)开有与球试件(5)相适配的球试件腔(7),球试件腔(7)的壁上设有顶紧球螺钉(6);球试件腔(7)、活塞(9)及平面试件夹具(2)三者的竖轴线重合。平面试件夹具(2)的上部的一侧连有上垂向螺杆(10)、球试件夹具(8)上则连有下垂向螺杆(12),上下垂向螺杆(12)间连有位移传感器。该实验夹具能在现有的液压伺服微动实验台上,有效地模拟球/面接触条件下的双向微动磨损,测试出其摩擦学性能,以及评估涂层在球/面接触双向微动条件下的接触疲劳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598660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059910.6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恒温扭动腐蚀磨损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试验装置的下夹具的周沿设有高出球试件的介质腔,腔内盛有试验介质;腔壁为夹层结构,夹层下部设有入水口、上部设有出水口,入水口通过微型水泵与恒温水浴锅相连,出水口则直接与恒温水浴锅相连,形成恒温循环水系统;辅助电极、参比电极浸入介质腔的试验介质中;辅助电极、参比电极及上试件上端面分别通过导线与微机控制的电化学工作站的相应端口连接,形成电化学腐蚀测量系统。该试验装置及其方法能方便地使材料在恒温试验介质中发生扭动腐蚀磨损,从而更真实准确的测试出特定腐蚀介质下材料的扭动腐蚀磨损性能;为相关设计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试验依据,以提高装备与器械的性能与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40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84054.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16C60/00 , G07C3/00 , G06F18/214 , G06F30/2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铣削材料表面微动磨损预测方法,涉及微动磨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未加工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以及铣削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基于非线性拟合和未加工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建立未加工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系数随微动参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建立有限元模型,得到多组仿真微动磨损样本;仿真微动磨损样本带入BPNN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基于迁移学习方法,依次利用未加工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铣削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进行微调,即得模型BPNN‑TLM;基于模型BPNN‑TLM,即可对其微动磨损进行预测。本发明的方法成本相对较低,同时预测的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4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84054.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16C60/00 , G07C3/00 , G06F18/214 , G06F30/23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3/09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铣削材料表面微动磨损预测方法,涉及微动磨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未加工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以及铣削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基于非线性拟合和未加工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建立未加工材料表面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系数随微动参数变化的函数关系;建立有限元模型,得到多组仿真微动磨损样本;仿真微动磨损样本带入BPNN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训练结束后,基于迁移学习方法,依次利用未加工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铣削材料表面的微动磨损样本进行微调,即得模型BPNN‑TLM;基于模型BPNN‑TLM,即可对其微动磨损进行预测。本发明的方法成本相对较低,同时预测的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246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91616.6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高压水环境下的电化学腐蚀与微动磨损耦合试验装置,涉及核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电加热炉和底座,所述电加热炉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高温高压反应釜,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电化学腐蚀试验组件,所述高温高压反应釜的内部设置有微动磨损试验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本发明中,通过理解电化学腐蚀与微动磨损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揭示其交互作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化学腐蚀与微动磨损的相互作用机制。这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预测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此外理解这种交互作用有助于我们在材料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这些因素,从而设计出更耐电化学腐蚀和微动磨损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4713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8359.8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激光冲击强化锆合金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预测方法,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影响合金材料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实验参数,对合金样品实施以实验参数为因素的激光冲击强化正交试验,对合金样品进行预处理,测量激光冲击强化正交试验后合金样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根据合金样品的动电位极化结果和激光冲击强化正交试验结果,建立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对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合金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预测;本发明中的激光冲击强化锆合金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预测方法,可用于研究锆合金经过激光冲击强化后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变化规律,得到最优的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参数,减少实验的时间和成本,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4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85216.2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柱试样的滑动、滚动摩擦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物理性能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直线导轨、第一伸缩机构、第二伸缩机构、旋转动力机构、第一力测量设备、扭矩测量设备、第二力测量设备、管试样夹具和辊子固定件,本发明中,管试样夹具用于固定第一样品,辊子固定件用于固定第二样品,第一伸缩机构推动管试样夹具沿直线导轨移动,第二伸缩机构用于推动第二样品沿第一样品径向移动,旋转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管试样夹具转动。本装置能够对同一对样品同时进行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实验,即相当于将两个具有时间先后顺序的步骤改为同步进行,从而节省了确定滑动、滚动摩擦系数的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