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915238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290000928.4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15 , A61F13/49 , A61F13/511 , D04H1/5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片及使用了该片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片(10)具有向片(10)的第一面侧突出且具有内部空间(18)的第一突出部(1)和向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侧突出且具有内部空间(28)的第二突出部(2),第一面侧是俯视观察片(10)的一侧,所述第一突出部(1)及第二突出部(2)配设为在该片(10)的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不同的方向上分别交替地经由壁部(3)连续而沿着片平面方向扩展,所述第一突出部(1)的内部空间(18)向第二面侧敞开,所述第二突出部(2)的内部空间(28)向第一面侧敞开,在从所述第一突出部(1)的顶部连结到第二突出部(2)的顶部的所述壁部(3)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突出部(2)的内部空间(28)缩径的缩径部(7)。
-
公开(公告)号:CN204112013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90000980.X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D04H1/76 , A61F13/49 , A61F13/511 , D04H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F13/51104 , A61F13/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无纺布及使用该无纺布的吸收性物品、一次性尿布。无纺布具有向片状的无纺布的第一面侧突出的第一突出部和向与所述第一面侧相反侧的第二面侧突出的第二突出部,该第一面侧是俯视观察所述无纺布的一侧,所述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配设为在该无纺布的俯视观察下交叉的不同的方向上分别交替地连续,在多个所述第二突出部的顶部具有透孔,所述透孔的周围的纤维朝向所述透孔的中心方向取向。
-
公开(公告)号:CN215503786U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20221300.8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穿戴物品(1)中,外装片(3)为在腰身区域(11)中在吸收性主体(2)的前后端区域(2A,2B)接合,在它们之间的区域(2C)与吸收性主体(2)不接合的状态。俯视最大伸长状态的穿戴物品(1)时,外装片(3)的下端缘(3d)处于与吸收性主体(2)的下端(2d)相同的位置或超过下端(2d)。外装片(3)的第一弹性化区域(51)的宽度为15mm以上且35mm以下。穿戴穿戴物品时的腰部开口部(WH)的压力比第一弹性化区域(51)的压力低。俯视最大伸长状态时,吸收性主体(2)的从下端(2d)到第一弹性化区域(51)的宽度的中心位置的距离(K)为100mm以上且200mm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215425550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0221313.5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6 , A61F13/494 , A61F13/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穿戴物品(1)中,外装片(3)在腰身区域(11)中在吸收性主体(2)的前后端区域(2A,2B)被接合,在它们之间的区域(2C)为与吸收性主体(2)不接合的状态。俯视最大伸长状态的穿戴物品(1)时,外装片(3)的下端缘(3d)处于与吸收性主体2的下端(2d)相同的位置或超过下端(2d)。外装片(3)的弹性化区域(5)通过以相互不交叉地在宽度方向(Y)上延伸的方式排列的弹性长丝(33)以非伸长状态遍及其全长地与无纺布(31,32)接合而形成。弹性长丝(33)通过使弹性树脂在熔融或软化的状态下延伸而形成。无纺布(31,32)包含纤维的沿着长度方向的纤度不一致的非弹性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21542554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0221299.9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IPC: A61F13/496 , A61F13/494 , A61F13/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穿戴物品(1)中,外装片(3)在腰身区域(11)在吸收性主体(2)的前后端区域(2A、2B)被接合,在其间的区域(2C)为与吸收性主体(2)不接合的状态。俯视最大伸长状态的穿戴物品(1)时,外装片(3)的下端缘(3d)处于与吸收性主体(2)的下端(2d)相同的位置或超过下端(2d)。外装片(3)的弹性化区域(5)具有两个片(31、32)和配置于其间的弹性部件(33)。两个片(31、32)在宽度方向Y和纵向X上间隔性接合,弹性部件(33)不通过接合两个片的接合部(34)地在纵向(X)上间隔性配置且在其两端部固定,两个片(31、32)形成跨多个弹性部件(33)延伸的褶皱(3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