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4762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610056237.0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模具框;(2)预制溶洞模型;(3)制作模型箱、模型桩和桩帽;(4)填充模型箱:填充之前在模型箱内侧与振动方向垂直的两个面分别铺设一层泡沫板;待模型相似材料填充到预定位置时将溶洞模型固定于模型箱的正中间,在溶洞模型的周边继续填充模型相似材料并压实;(5)固定模型桩:在溶洞模型固定填充之后,将模型桩固定于溶洞顶板的中央位置上,继续填充模型相似材料,使模型桩下端部嵌入模型相似材料预定深度;(6)安装桩帽:待整体模型干燥之后,在模型桩上端部装上用于安放砝码以进行上部荷载施加的桩帽。本发明简单可靠、易于实现且制作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049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610153162.8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衬砌壁后空洞的卧式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在隧道衬砌内侧安装中心块,在隧道衬砌外侧安装壁后嵌条;其中壁后嵌条采用分块拼装式,各分块的首部、尾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榫头、榫槽、突起点,以方便定位、安装和移除各分块;通过移除中心块以模拟隧道开挖,通过局部移除壁后嵌条中的若干分块以模拟壁后空洞。本发明通过安装和移除中心块,实现了先加载后开挖的试验过程,更符合山岭隧道的工程特点;通过安装和移除壁后嵌条中的若干分块,能够对不同几何特征(如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壁后空洞进行简便有效地模拟,尤其在重复试验中,避免了重新浇筑围岩并局部挖除围岩的繁琐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571801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56440.8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IPC: G01M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小型振动台模型的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固定装置:将基于小型振动台模型的岩溶桩基抗震测试试验装置固定在振动台上;(2)选择地震波:选择地震波类型,通过振动台自带的控制软件,将输入波的加速度峰值调整为0.05g或0.1g,振动时间按照相似比例Ct=10进行调整,得到地震波加速度时程曲线;(3)加载地震波:先进行0.05g的地震波加载,后进行0.1g的地震波加载,每次加载之前进行一次白噪声激励,对模型地震响应进行扫描存盘,用来对比模型的地震反应。本发明为地震作用下桩基下伏溶洞顶板破坏提供了较好的测试试验方法,便于合理选取溶洞顶板安全厚度,保证工程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2953738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210443495.6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寒地区隧道衬砌的自动防冻保温方法及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1)所述隧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围岩、初衬、防水板、二衬以及保温隔热层;(2)提供若干根暖管,将冷媒密封于暖管内;(3)将暖管沿隧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二衬和保温隔热层之间,并将暖管两端下部埋入隧道路面下的围岩内,使得冷媒分布于暖管两端下部;所述冷媒通过自发蒸发气态上升和凝结液态下落的循环,不断将热量从路面下围岩搬运到二衬表面,进而实现隧道衬砌的自动防冻保温。与现有防冻保温技术相比,运营过程中无需消耗任何能量,完全借助冷媒自发的蒸发凝结循环,以实现隧道衬砌的自动防冻保温;同时其设计灵活,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200151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58828.8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压平衡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的消泡剂配比确定方法及消泡剂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消泡剂配比确定方法,通过响应面法确定消泡剂的配比,能够获得消泡剂中各组分的最优配合比,满足盾构渣土处理中对消泡、抑泡性能的需求。本发明方法,能够获得消泡剂中各组分的最优配合比,满足盾构渣土处理中对消泡、抑泡性能的需求,适用范围广泛,减少了实验组数,为盾构渣土再利用消泡剂的制备提供了简便的方法,有助于减少施工成本和提高工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43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904401.X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BM壁后生物灌浆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TBM壁后生物灌浆模型试验装置包括可视化模型箱,所述可视化模型箱为空心的且透明的半圆环柱体结构,可视化模型箱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呈半圆弧形板状的管片衬砌层和围岩层,在管片衬砌层与围岩层之间形成用于灌注灌浆液的回填层,在管片衬砌层与围岩层的周缘设有密封件以实现对回填层周缘的封闭,在管片衬砌层上阵列布设有注浆孔,注浆孔与由蠕动泵驱动的注浆管路连通,在可视化模型箱的下边缘设有用于排出废液的排水孔。本发明提供TBM壁后生物灌浆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装置有利于模拟TBM壁后回填的实际工程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1302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331528.0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高温岩石裂隙面热冲击的实验装置,包括可拆卸箱体、置于可拆卸箱体内的加热温控模块和从下方向裂隙面注入冷水并排出的供排液模块,可拆卸箱体包括壳体、保温结构和密封结构,壳体的内端设有密封挡板,裂隙面上下出口位于密封挡板之间,加热温控模块包括加热元件、热电偶和温控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拟高温岩石裂隙面热冲击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岩石试样安装;步骤S2、可拆卸箱体内温度升高至目标值TH并保持恒温,冷水温度至目标值TL,按指定注水速率v注入岩石裂隙面容腔内;步骤S3、取出并CT扫描左岩石试样和右岩石试样,具有实验数据贴合真实情况、准确直观展示热冲击效应过程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40761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874996.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建筑模板连接架,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框板和保护梁架,还包括抗冲击组件、测压报警组件、模接组件和覆液组件;所述框板的前端上部安装有保护梁架,所述保护梁架的顶端滑动连接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顶端与框板的顶壁相互固定,所述保护梁架的底壁前后侧固定有抗冲击组件,所述抗冲击组件的中部安装有测压报警组件,所述保护梁架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自身与框板的伸缩撑杆。本发明通过设置抗冲击组件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来自上方的冲击力,减少对整个结构的冲击,从而提高框板与塑料模板构成空间顶部的抗冲击能力,同时也对保护梁架下的伸缩撑杆进行固定保护,避免冲击带来的螺纹松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6926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63473.8
申请日:2024-06-29
Applicant: 福建省东升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MICP结石体的损伤本构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基于Lemaitre应变等价性理论的损伤模型,假定微生物固化体的微元强度服从对数正态随机分布,假设微元破坏符合D‑P准则,从而建立起符合微生物固化体的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应变软化和应变硬化现象,同时可以反映体积应变曲线的剪胀和剪缩特性;建立的损伤本构模型拟合效果好,从而有效预测不同碳酸钙含量的MICP结石体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变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686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55154.2
申请日:2024-06-28
Applicant: 福建省东升鸿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福州大学 , 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基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EICP固化砂土均匀性的注浆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上安装有注浆泵和抽浆泵,所述注浆泵的输出端设置有四根用于竖向插设在模型箱四周并可伸缩调节注浆位置的注浆管,所述抽浆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用于插入模型型中部的抽浆管,所述注浆管和抽浆管外均包裹有纱布。该装置有助于进行微生物均匀固化砂土试验,能够实现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均匀注浆加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