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62347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337281.6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表面增强拉曼基底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集态银纳米颗粒的柔性水凝胶SERS芯片,其是由单层碳基点包裹的银纳米颗粒聚集成聚集形态银纳米材料(a‑AgNPs/CDs),随后将其嵌入聚乙烯醇溶液(PVA)中,通过物理交联的方法使其成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便捷,无污染,且技术要求低,具有很强可操作性,该柔性水凝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芯片可以应用于实际样品,无需任何复杂的预处理,具有良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可用于某些环境污染物、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09230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396237.6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毛细管高度指示剂装置及其检测硫化氢的应用,向N3‑MBs溶液中加入硫化氢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反应50 min;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Alk‑PtNPs溶液、抗坏血酸、硫酸铜、PBS缓冲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反应30 min;将磁珠连接的PtNPs立即转移到装有过氧化氢的玻璃小瓶,立即旋上装有毛细管指示剂的硅胶盖,对毛细管上升的高度进行测量。本发明装置易于携带,可操作性强,检测方便,有望在食品安全分析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601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52043.5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字万用表的微通道有效孔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拉制玻璃毛细管得到锥形微通道,并用断针仪将微通道的锥形尖端抛光至不同孔径得到处理后的锥形微通道;步骤S2:往处理后的锥形微通道注入支持电解质,并将一对Ag/AgCl电极及微通道浸入检测液中,形成微电池;步骤S3:通过数字万用表测量不同有效孔径锥形微通道的电阻值,绘制电阻值柱状图;步骤S4:通过数字万用表测量待测锥形微通道的电阻值,评估微通道的有效孔径。本发明能够通过数字万用表评估微通道的有效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05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47452.0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锰/碳基点/纳米金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的制备方法,利用单层碳基点表面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作为稳定剂和包裹剂制备了大尺寸的柔性二氧化锰纳米片和尺寸均一的纳米金,再通过简单的混合共离心的办法得到纳米二氧化锰/碳基点/纳米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便捷,无污染,且反应迅速具有很强可操作性。所得纳米二氧化锰/碳基点/纳米金复合材料由于金纳米粒子以聚集簇的状态分布于二氧化锰纳米片上,金纳米粒子之间亚纳米级别的间隙有利于产生强的局域电磁场耦合效应,具有高灵敏的拉曼增强效果,其复合的半导体材料二氧化锰纳米片可以增强贵金属纳米粒子的电磁场增强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其测量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9569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34208.1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草莓成熟度快速判别方法:其采用不同成熟度的草莓,作为实验样本;将不同成熟度的草莓置于暗箱中拍照,作为原始数据集;对草莓的原始图像进行分割,实现背景与目标分离;提取预处理后草莓样本图像的颜色特征;基于提取到的的颜色特征,以此建立用于预测草莓成熟度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基于建立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待测草莓样本进行成熟度判别。该方法有利于简单、快捷地识别出未知草莓样本的成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342385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1572337.4
申请日:2018-12-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检测食品和环境中亚硝酸盐含量的碳量子点及其应用方法,其是以间苯二胺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分离纯化,得到碳量子点(m‑CDs);再利用m‑CDs在强酸性条件下能够专一地与NO2‑发生重氮化反应,并发生荧光猝灭,从而可依据m‑CDs荧光强度的变化对NO2‑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按本发明方法还可以利用肉眼观测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对NO2‑含量的半定量可视化分析。本发明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食品和环境中NO2‑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265664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811082278.2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G63/664 , C08G63/85 , C01G21/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共嵌聚合物提高钙钛矿材料在水中稳定性的方法,其是以碳酸铯、溴化铅作为反应物,油酸、油胺作为表面配体,采用矿物油油封后,通过超声的方式获得全无机卤素钙钛矿纳米材料CsPbBr3;随后,利用具有两亲特性的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共嵌聚合物作为包埋材料,形成CsPbBr3@PEG‑PCL复合物,其中,CsPbBr3包埋在PCL疏水嵌段内,而利用PEG亲水嵌段在水相环境中能形成胶体,以大幅度提高钙钛矿复合物在水相环境中的稳定性,所得复合物有望扩展钙钛矿材料在生物以及检测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2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711450601.2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发光体系的透明质酸酶检测方法,借助透明质酸‑六水合三(2,2‑联吡啶)氯化钌体系,构建了一个用于检测透明质酸酶的电化学发光体系。透明质酸酶可以对透明质酸进行酶切反应,酶切后的透明质酸片段连同静电吸附在透明质酸片段上的六水合三(2,2‑联吡啶)氯化钌可以通过离心超滤进入到超滤液中。因此当透明质酸酶存在时,超滤液中的发光物质六水合三(2,2‑联吡啶)氯化钌的量会增加,发光体系的电化学发光强度会增强,基于此可以实现对透明质酸酶浓度的检测。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单、耗时较短而且灵敏度高,有望在生命科学及医学临床检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37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1082046.7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全无机CsPbBr3钙钛矿在水溶液中稳定性方法。选用碳酸铯、溴化铅作为反应物,油酸、油胺作为表面配体,在加入适量的十八烯或者矿物油超声后得到CsPbBr3溶液。再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CsPbBr3溶液超声1‑2 min,即可得到荧光稳定性较好的CsPbBr3溶液。该方法制备出的在水溶液中荧光依然稳定的CsPbBr3溶液所用时间短,全程只需9 min‑14 min(包括合成CsPbBr3钙钛矿的时间)。制备出的溶液直接存放于水溶液甚至是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荧光稳定性依然较好,且分散性优异,溶液中颗粒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8152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1409787.7
申请日:2017-12-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用于疾病标记物的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尿酸的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尿酸溶液与NH2‑BDC‑MOF纳米片溶液、尿酸酶溶液以及邻苯二胺溶液震荡混合后,于37℃下放置30分钟,检测荧光信号,构建荧光信号—浓度工作曲线;然后检测样品中的荧光信号,代入工作曲线,即可实现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尿酸。该方法快速、灵敏和高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