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
    6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09197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2038586.4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电子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叠铰链及电子设备,该折叠铰链包括底座组件、两个屏幕支撑板以及与两个屏幕支撑板一一对应的两组折叠组件,每个屏幕支撑板枢接于底座组件且两个屏幕支撑板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每组折叠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底座组件,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折叠组件对应的屏幕支撑板,且两个折叠组件之间通过齿轮组配合以实现联动。上述折叠铰链通过更改折叠铰链的结构设计,可以实现折叠铰链中两部分的同步运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折叠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1248655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22080112.6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折叠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折叠铰链机构及可折叠终端设备,该折叠铰链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铰接机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铰接机构传动连接以实现同步相向或相背转动;铰接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圆弧轨道和第二圆弧轨道;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一圆弧轨道配合且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一圆弧轨道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圆弧轨道配合且可滑动地安装于第二圆弧轨道的第二连接部;同步联动机构,同步联动机构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传动连接。该折叠铰链机构结构紧凑,且配合可靠,稳定性强,可以有效缓解可折叠终端设备开合不流畅,屏幕中间有冗余、褶皱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折叠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731313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770733.1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折叠结构,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折叠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所述折叠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折叠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或固定连接,所述折叠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当应用于移动终端中进行折叠时,现有技术中屏幕面向背面折叠时会因为自身厚度、屏幕面折叠过去的长度偏小,本实用新型时,所述折叠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或所述第二支撑板滑动连接的一端在折叠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滑动,使得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距离变小,相应的对屏幕面的长度进行有效补偿。

    一种开关组件和手机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20232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2206800.5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关组件和手机,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推杆(1)和键帽(2),所述键帽(2)能够带动所述推杆(1)运动;且还包括按压开关(3)和拨动开关(4),所述按压开关(3)和所述拨动开关(4)分别设置在所述推杆(1)上、且能随着所述推杆(1)的运动而运动,且所述按压开关(3)能够通过位置的不同而输出不同的输出信号、且所述拨动开关(4)也能够通过位置的不同而输出不同的输出信号,且所述按压开关(3)和所述拨动开关(4)输出的信号功能不同。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手机能够通过该单独的按键(键帽)能够实现多种功能的信号输出,有效实现一键输出多种功能,增强人机互动体验。

    一种侧键组件的辅助安装卡件、侧键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208970396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1699797.9

    申请日:2018-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侧键组件的辅助安装卡件、侧键组件以及移动终端,该辅助安装卡件包括弹性钢片,弹性钢片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设置于安装槽内,且弹性钢片包括基片以及弹性折弯;基片用于以平行贴附的方式配合安装槽第二侧壁,基片上形成有用于配合侧键组件的基片卡槽孔,且基片背离第二侧壁的表面形成用于与侧键侧键的第二卡位面抵接的抵接面;弹性折弯一体成型于基片的底部且沿远离基片的方向弯曲延伸,且弹性折弯背离基片的一侧用于配合侧第一侧壁。该辅助安装卡件增强了侧键组件在中框上安装关系的稳定性,且弹性钢片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于安装槽内,通过这种自锁的方式来替代粘胶的方式进行固定,可节约辅料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保护套及移动终端
    6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35080U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720797912.5

    申请日:2017-07-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保护套及移动终端。该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其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一表面的相对侧;第一凹槽,其底面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其与第一凹槽皆设置于第一表面。用户使用黏胶涂覆保护套本体的第一表面,然后将第一凹槽的第一通孔套住麦克风,第二通孔套住闪光灯,于是,保护套同时套住移动终端的闪光灯与麦克风。由于第一凹槽与第二通孔之间相互牵制,保护套本体不会轻易地从闪光灯与麦克风上脱离。并且,相对于单独设置保护套并单独套住闪光灯或麦克风的方式,本实施例的保护套能够涂覆大面积的黏胶,从而增强保护套与移动终端主板的接触面积,以更好保护闪光灯或麦克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