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1593124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3642457.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3/02 , F24F13/10 , F24F1/0033 , F24F1/0014 , F24F1/0063 , F24F1/005 , F24F11/65 , F24F11/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道装置及柜式空调室内机,风道装置包括蜗壳和蜗壳盖,蜗壳和蜗壳盖配合形成有上风叶腔和下风叶腔;上风叶腔形成有上风叶腔出口、上连通口和上风叶腔进口;下风叶腔形成有下风叶腔出口、下连通口和下风叶腔进口;第一上挡风结构打开上风叶腔出口,第二上挡风结构打开上连通口,第一下挡风结构封闭下风叶腔出口,第二下挡风结构打开下连通口,使上风叶和下风叶均转动,风道装置处于强上出风方式;第一下挡风结构打开下风叶腔出口,第二下挡风结构打开下连通口,第一上挡风结构封闭上风叶腔出口,第二上挡风结构打开上连通口,风道装置处于强下出风方式;提高了风叶腔内空气的流速和风道装置的出风量,扩大了送风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21744179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23659918.0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005 , F24F1/0063 , F24F1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风道组件,壳体围设成壳体腔,壳体的下部形成有下风口和上部形成有上风口;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腔内且形成有上风道、上风叶腔、下风叶腔和下风道;上风叶腔包括上风叶腔出口和上风叶腔进口;下风叶腔包括下风叶腔进口和下风叶腔出口;上风道连通上风口和上风叶腔出口,上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上回风口,上回风口处可活动地设置有两个上挡风结构,两个上挡风结构之间可形成上导风道;下风道连通下风口和下风叶腔出口,下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下回风口,下回风口处可活动地设置有两个下挡风结构,两个下挡风结构之间可形成下导风道;利用上导风道和下导风道将对应风道内的空气顺利导向壳体腔。
-
公开(公告)号:CN217482935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21251926.4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7/06 , F24F1/0022 , F24F1/0035 , F24F1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新风装置包括离心风机和与室外连通的新风管,新风装置还包括:蜗壳组件,蜗壳组件具有第一进风通道、第二进风通道以及用于安装离心风机的风机安装腔,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均用于与新风管连通;其中,风机安装腔具有与离心风机的第一进风口对应的第一进风区和与离心风机的第二进风口对应的第二进风区;第一进风通道与第一进风区连通,第二进风通道与第二进风区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的新风出风量较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2457244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857434.0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换热单元、冷却芯体及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换热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产出气体通道、工作气体通道;工作气体通道一端设有封板;工作气体通道内设有波纹状的隔板件,隔板件将工作气体通道分隔为平行设置的干通道、湿通道;隔板件靠近封板的端部设有通气结构,通气结构被配置为连通干通道与湿通道。本公开的换热单元,结构简单紧凑,工作气体与产出气体完全分离,解决送风空气含湿量大的问题,实现等湿降温,提高送风舒适性,隔板件采用波纹板,能够增加干通道、湿通道对气流的扰动性能,从而破坏工作气流的热边界层,增加了隔板件的表面积,强化传热的同时也增加了气体流动阻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1991916U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23658688.6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005 , F24F1/0063 , F24F11/65 , F24F11/77 , F24F11/79 , F24F11/88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风道组件;壳体围设成壳体腔,壳体顶壁的前侧形成有上风口,壳体前侧壁的下侧形成有下风口;壳体顶壁的后侧形成有上进风口,壳体后侧壁的下侧形成有下进风口;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腔内且形成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风道、上风叶腔、下风叶腔和下风道,上风口、上风道和上风叶腔出口依次连通,上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上回风口;下风叶腔出口、下风道和下风口依次连通,下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下回风口;控制上回风口和下回风口的打开或封闭及控制上风道和上风叶腔出口及下风道和下风叶腔出口连通或断开,可实现上出风方式、下出风方式和上下同时出风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214746072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644138.0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07 , F24F1/0071 , F24F8/20 , F24F13/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风管组件、空气处理设备,包括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套设在所述第二风管内,以在所述第一风管与所述第二风管之间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内设置有杀菌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管组件、空气处理设备,在减少进风中细菌量的同时,减少杀菌部所占用的空间,避免空间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13362923U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022561893.0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第一辅助管、第二辅助管和连通管;气液分离器设置有入口管,压缩机设置有出口管,入口管上开设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出口管上开设有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第一辅助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通口和第三连通口,第二辅助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入口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位于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之间,出口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位于第三连通口和第四连通口之间;第一辅助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二辅助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该压缩机组件通过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的双进双出管路来替代四通阀的作用,以节约空调开发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2868018U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21456140.7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叶、风机组件和空调器。该风叶包括风叶本体;所述风叶本体的出风边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直线段一端与所述风叶本体边缘弧线圆角过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线段连接。通过改善风叶本体的出风边的型线构成,能减少相邻叶片的尾涡冲击进而提升风量。
-
公开(公告)号:CN221780833U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23641985.X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005 , F24F1/0063 , F24F1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风道组件;壳体的上部形成有上风口和下部形成有下风口;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形成有上风道、上风叶腔、下风叶腔和下风道,上风道连通上风口和上风叶腔出口,上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上回风口;下风道连通下风口和下风叶腔出口,下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下回风口;上连通口和下连通口之间形成有连通道;上回风口处设置有第一上挡风结构,上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二上挡风结构;下回风口处设置有第一下挡风结构,下连通口处设置有第二下挡风结构;使第一上挡风结构、第二上挡风结构、第一下挡风结构和第一下挡风结构处于对应的位置,柜式空调室内机可实现下进风上强出风方式或上进风下强出风方式,扩大送风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221744178U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23658327.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IPC: F24F1/0014 , F24F1/0033 , F24F1/005 , F24F1/0063 , F24F1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风道组件,壳体的下部形成有下风口和壳体的上部形成有上风口;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且形成有上风道、风叶腔和下风道;风叶腔包括风叶腔上出口、风叶腔进口和风叶腔下出口;上风道连通上风口和风叶腔上出口,上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上回风口,上回风口处可活动地设置有两个上挡风结构,两个上挡风结构之间可形成上导风道;下风道连通下风口和风叶腔下出口,下风道的侧壁形成有下回风口,下回风口处可活动地设置有两个下挡风结构,两个下挡风结构之间可形成下导风道;利用上导风道将上风道的空气顺利导向连通腔,利用下导风道将下风道的空气顺利导向壳体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