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聚硅硫酸铁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873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882014.5

    申请日:2015-1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36 C01G4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聚硅硫酸铁混凝剂(PSPF)的制备方法,首先称取七水硫酸亚铁于烧杯中,滴加浓硫酸,均匀搅拌至糊状;量取氯酸钠于上反应体系中,并慢速搅拌;加水稀释后,置于水浴反应,而后加磷酸二氢钾反应,再加入无水碳酸钠,慢速搅拌至泡沫完全消失;再加入九水硅酸钠溶液得到反应产品;最后将反应产品置于电加热套中加热至微沸,常温下熟化,即可获得固体PSPF。该方法综合调控多种元素复配效应,促使Si、Fe与P达到最佳配比,优化混凝剂的形态结构,强化硅酸基混凝剂的稳定性,以期获得良好的固化效果与混凝效能。

    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铁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7440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70175.3

    申请日:2015-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铁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方法首先将壳聚糖、鱼鳞提取胶原蛋白、交联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将反应体系调节至合适的pH值,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得到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聚合产物,再按一定比例加入铁锰复合氧化物,超声波条件下分散反应后即得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铁锰氧化物。该方法使用的壳聚糖来源于虾壳等废料、鱼鳞胶原蛋白来源于草鱼或鲫鱼等的鱼鳞,变废为宝,而且原料本身对环境及人体没有副作用,因此所合成的絮凝剂也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絮凝剂。该复合絮凝剂应用于处理水体中重金属锰,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的纳米铁硅复合粒子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92073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110043.0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的纳米铁硅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铁硅复合粒子,其内核为改性的硅微粉颗粒,平均粒径为90~110nm;利用改进液相还原法,首先合成硅微粉负载的纳米铁(SF-Fe0),零价铁粒子粒径为20~60nm;然后采用凝胶溶胶法,在SF-Fe0外层均匀地包覆一层SiO2,其厚度为5~10nm。这种三层核壳结构使得纳米零价铁粒子不仅具有较好稳定性和活性,而且在模拟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大大增强,另外,本发明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工艺简便,在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铁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084498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10865.X

    申请日:2015-0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铁锰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首先将壳聚糖、鱼鳞提取胶原蛋白、活性剂1-乙基-3-(3-二甲氨基丙基)碳化亚胺盐酸盐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混合均匀,将反应体系调节至合适的pH值,在一定的温度反应,得到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聚合产物,再按一定比例加入铁锰复合氧化物即得到壳聚糖改性胶原蛋白-铁锰氧化物。该方法步骤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采用的壳聚糖来源于虾壳等废料、鱼鳞胶原蛋白来源于草鱼或鲫鱼等的鱼鳞,本身对环境及人体没有副作用,因此所合成的絮凝剂也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絮凝剂。该复合絮凝剂应用于处理水体中重金属砷、铬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一种以稻草为填充物的不翻堆剩余污泥干化及腐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3624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6880.8

    申请日:201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稻草为填充物的不翻堆剩余污泥干化及腐熟装置,其所述装置包括槽形构筑物(2)、透水透风底板(4)、透水透风孔(5)、稻草垫层(3)、稻草垛(1);槽形构筑物(2)是建在地面(7)上的方形或长方形构筑物,槽形构筑物(2)底部高于地面(7)上方设有透水透风底板(4),透水透风底板(4)与地面(7)形成一个通风区(6),透水透风底板(4)上开有透水透风孔(5),透水透风底板(4)上铺设有稻草垫层(3),稻草垫层(3)上垂直立有稻草垛(1)。本发明的装置具有节能减耗、投资低、操作过程简单、能耗和运行成本低、速度快等特点。

    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的纳米铁硅复合粒子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920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10043.0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核壳结构的纳米铁硅复合粒子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铁硅复合粒子,其内核为改性的硅微粉颗粒,平均粒径为90~110nm;利用改进液相还原法,首先合成硅微粉负载的纳米铁(SF-Fe0),零价铁粒子粒径为20~60nm;然后采用凝胶溶胶法,在SF-Fe0外层均匀地包覆一层SiO2,其厚度为5~10nm。这种三层核壳结构使得纳米零价铁粒子不仅具有较好稳定性和活性,而且在模拟土壤中的迁移能力大大增强,另外,本发明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工艺简便,在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污泥脱水干化工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823825B

    公开(公告)日:2011-12-07

    申请号:CN201010184793.9

    申请日:2010-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3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干化工艺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技术要点是:首先,在污泥中投加粉煤灰、细锰渣、生石灰、氯化铁溶液、硫酸铝溶液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将污泥进行脱水调理;之后再将污泥送入一预干化区,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高锰酸钾以及成品干污泥,并混合均匀;从预干化区处理完的污泥送入到一空心浆叶螺旋间接式干燥机,成品干污泥一部分返回到预干化区,与湿污泥进行干料返混;干燥机由一电锅炉供给饱和热蒸汽,从干燥机出来的蒸汽尾气通入到预干化区,用于对湿污泥加热;本发明装置通过控制总线受控制中心的自动控制。本发明工艺节能、环保、高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