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4697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47985.7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价键可调的胶体分子结构磁性介孔有机硅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制备水溶性磁性四氧化三铁(Fe3O4)纳米颗粒;采用硅酸四乙酯和双烷基有机硅烷为硅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致孔剂和成核剂,在Fe3O4纳米颗粒表面异相成核和生长有机官能团杂化的氧化硅球,得到“胶体分子”结构的磁性有机硅复合微球;通过控制硅源前驱体的溶胶‑凝胶反应,调控“胶体分子”的共价键数目;采用硝酸铵‑乙醇溶液萃取除掉有机官能团杂化的氧化硅球中的致孔剂,得到共价键可调的“胶体分子”结构的磁性介孔有机硅复合微球。本发明提供了“胶体分子”结构复合微球的可控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50722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86377.2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D01F1/10 , D01F6/92 , C08F212/08 , C08F220/18 , C08F230/08 , C08F2/44 , C08K3/36 , D01D5/08 , D01D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莓状有机/无机交联微球取向填充增强化纤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预水解的MPS和SiO2纳米粒子稳定单体液滴,通过Pickering乳液聚合制备得到草莓状交联复合微球;将该微球化纤切片共混,经熔融纺丝、牵伸、卷绕等工艺后得到交联复合微球以为取向填充增强的改性化纤。在Pickering乳液中稳定单体液滴的MPS预水解产物锚固在无机粒子表面,增强无机粒子与聚合物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微球内的交联结构赋予复合微球在熔融挤出-拉伸过程中变形、形成一维取向微纤结构,增强了微纤的断裂强度并减少了径向力学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7161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810387621.8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D06P1/52 , D06P3/52 , C08F220/18 , C08F220/14 , C08F222/14 , C08F220/32 , C08F220/20 , C08F2/44 , C08F2/30 , C08F2/26 , C09D133/12 , C09D133/08 , C09D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抗沉降性、高色深的颜料纳米胶囊涂料,具有良好的抗沉降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颜料纳米胶囊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丙烯酸酯类单体中添加大量的低密度、惰性、可挥发的十甲基环五硅氧烷或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通过细乳液聚合对有机颜料进行纳米胶囊化处理,制得均一稳定的纳米胶囊涂料。该方法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所用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颜料包覆效率高。本发明还提供了将所述颜料纳米胶囊涂料应用于织物涂料印花,得到K/S值≥25的深色织物,印花织物的透气性保留率>70%,硬挺度增幅
-
公开(公告)号:CN1087947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99157.6
申请日:2018-06-29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26/06 , C08F220/28 , C08F290/06 , C08F220/06 , C08F220/34 , C08F220/54 , C08F226/10 , C08F220/20 , C08F222/38
Abstract: 一种响应性聚合物/Fe3O4杂化纳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以高生物相容性的乙烯基化合物为单体、高生物相容性或可降解的双乙烯基化合物为交联剂,表面乙烯基修饰的Fe3O4颗粒为功能无机组分,在反相细乳液体系中,利用活性/可控的RAFT聚合和Fe3O4颗粒表面的接枝反应,制备得到生物相容性好、结构稳定性佳、可降解、具备多重响应能力的杂化纳米水凝胶。
-
公开(公告)号:CN107435171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710770986.4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D01F8/14 , D01F8/10 , D01D5/08 , C08F283/06 , C08F220/14 , C08F220/18 , C08F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结构取向填充增强化纤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内含分子交联点为联结点、PAcr分子链为联结线的PAcr交联微球;将干燥后的PET切片和干燥后的PAcr交联微球粉末混匀后加入熔融纺丝机中,熔融挤出后经冷却、上油、牵伸和卷绕后得到交联结构取向增强涤纶纤维。在熔融纺丝机和纺丝牵伸机中,PAcr交联微球与聚酯PET树脂通过熔融共混过程中的剪切场、挤出场以及拉伸场的作用,实现微球内部交联结构沿纤维轴向的取向排列,以及取向结构的前后衔接,从而在PET纤维内构筑以分子交联点为联接点、以PAcr分子链为联结线的束状排列增强结构,最终赋予涤纶纤维更好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60648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57321.4
申请日:2016-01-27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5/04 , C08K3/36 , C08K9/06 , C08K2201/011 , C08L3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状态的测试方法,包括: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用乙醇洗涤、离心,干燥得粉体,通过红外测试及热重分析,得出硅烷偶联剂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偶联率和偶联效率;以改性二氧化硅为原料,与单体经聚合后得到PA/SiO2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在良溶剂中抽提,收集抽提液及未被抽提溶解的凝胶,真空干燥得到干凝胶,计算得到凝胶的溶胀率;在凝胶渗透色谱仪中测定接枝PA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通过方程计算得到改性二氧化硅表面的接枝状态。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测试手段成熟,方法设计严密合理,可操作性强,适用于专业检测机构及工厂相应质检单位。
-
公开(公告)号:CN103394314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325915.5
申请日:2013-07-30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包裹精油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精油和异氰酸酯单体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混合液;将油相混合液与含有无机粉末分散剂的水相混合液混合,在0~10℃下2000~8000r·min-1高速剪切均质化5~20min,得到含有液滴的微悬浮液;含有液滴的微悬浮液在扩链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密闭反应1~3h,经后处理得到聚氨酯包裹精油的微胶囊。本发明采用无机粉末分散剂代替有机表面活性剂来乳化和分散油相混合液,并在界面聚合前使用低温高速剪切进行均质化预处理,使得得到的微胶囊粒径分布窄、平均粒径可控性强、反应体系稳定、精油含量高、包覆效率高、形态规整,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60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399127.0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端乙烯基硅油、含氢硅油和钛溶胶加入到成膜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补强剂二氧化硅,混合均匀,再加入铂金催化剂引发硅氢加成反应,倒入模具中随溶剂的挥发和硅氢加成反应的进行而逐渐成膜,得到二氧化钛/聚硅氧烷光催化复合膜。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实施,所制复合膜立体网络结构的交联程度可控、二氧化硅颗粒在其中可达到初级粒子形式的均匀稳定分散、且易富集镶嵌在复合膜表层,复合膜力学强度好、紫外屏蔽效果明显,具有优良的抗菌抑菌、降解有机物等光催化功能,可用于纺织、涂料、建筑、化妆品、卫生、医药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21219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398596.5
申请日:2014-08-13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硅溶胶非连续沉积制备两亲性改性有机颜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颜料加入到含有静电吸附剂的乙醇溶液中,球磨30~90min,得到颜料/乙醇分散液;向颜料/乙醇分散液中依次加入硅溶胶、无机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氨水(NH3·H2O)、稳定剂,调整反应体系的pH到9.0~12.0后,进行改性反应,之后干燥得到两亲性有机颜料。本发明所使用的改性技术在颜料颗粒表面部分沉积无机物,其中无机沉积部分亲水,无沉积部分亲油。所得改性颜料具有两亲性,既可以在水中润湿分散,也可以在油性溶剂、聚合物中很好的分散。特别适用于纺织品湿加工环境下的涂层着色。
-
公开(公告)号:CN103044697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535254.4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浙江理工大学
IPC: C08J5/18 , C08J3/24 , C08L33/08 , C08F293/00 , C08F220/18 , C08F212/08 , C08F22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相结构乳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三硫代碳酸酯化合物、水以及软单体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再加入硬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乳液;将聚合物乳液与交联剂、活化剂混合均匀,倒入模具中静置初步成膜,待固含量为80%~95%时,在100℃~200℃焙烘0.5h~3h即得。本发明中,软单体发生聚合反应,被限定于乳胶粒壳层,硬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向乳胶粒内部伸展形成乳胶粒的核,乳胶粒呈核壳结构,然后成膜时,引发位于乳胶粒界面的活泼基团,粒子间的聚合物链相互偶联,得到微相结构乳胶膜。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条件温和,微相结构易于控制,且微相结构乳胶膜力学性能优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