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8538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1012644.8
申请日:2023-08-1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宇恒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44 , H01M50/403 , H01M50/489 , A62C3/16 , H01M10/0525 , H01M10/613 , H01M10/654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离子电池高安全性的吸热阻燃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吸热阻燃隔膜是由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纤维构成的聚合物交织纤维,其中聚合物纤维结构由内到外依次为吸热阻燃层与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由高熔点聚合物构成,所述吸热阻燃层由吸热剂、阻燃剂、干燥剂与聚合物组成。该吸热阻燃隔膜不仅具有优异的柔韧性来满足商业化电池的生产与组装,同时还具有能够有效抑制电池因热失控导致的升温、起火等现象的吸热‑阻燃特性,并且制备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同时为锂离子电池因超高倍率与超长循环而导致的升温、起火甚至爆炸等安全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16421.3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1B33/113 , H01M4/48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领域,涉及一种低温固相法制备氧化亚硅粉体的新方法。所述氧化亚硅粉体的制备是以硅化镁和廉价SiO2为原料,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硅化镁和SiO2按比例混合,进行程序升温至目标温度后反应一定时间。待反应结束后,将固体产物取出并进行酸洗、固液分离、洗涤、干燥等后处理后,即可得到氧化亚硅粉体。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无环境污染、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一种低温下制备氧化亚硅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新思路,制备得到的氧化亚硅材料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0.2A/g经过50圈循环后依然具有800mAh/g容量,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均较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化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598573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488929.2
申请日:2023-05-04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10/05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态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颗粒厚度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电解质膜是由空心结构硫系固态电解质颗粒材料和聚合物电解质填料组成,电解质膜整体厚度为17~24μm,空心结构硫系固态电解质颗粒材料的粒径为16~22μm,即本发明的电解质膜在厚度上仅包含一颗空心结构硫系固态电解质颗粒和1~2μm厚的聚合物电解质材料。本发明通过从固态电解质膜的构成单元和整体厚度两方面来减重,有效提高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使用聚合物电解质材料代替粘结剂,避免了使用粘结剂而导致离子电导率的大幅下降,也赋予单颗粒厚度电解质膜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韧性。所述电解质膜兼具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可加工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395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2872.X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10/4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4/139 , H01M4/04 , H01M50/403 , H01M50/4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方法与应用。通过磁控溅射法在隔膜基膜一侧或正极片电极材料表面共溅射铝元素与锂元素,制备出正极补锂复合隔膜或补锂正极片,从而在正极与隔膜之间设置有一层补锂层,所述补锂层具体为厚度介于0.1μm~1μm的铝锂合金层。应用该方法所得的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补锂层释放出活性锂离子并迁移至负极,补充形成SEI膜所损失的锂离子,反应后的剩余产物不会增加电解液产气风险和电芯阻抗,并作为刚性的电子绝缘材料防止锂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电池内短路,提高电池服役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365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63428.8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6 , H01M4/13 , H01M4/04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物理场耦合功能化集流体、制备方法及应用,多物理场耦合功能层包括多物理场耦合功能主体和设置于多物理场耦合功能主体上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沿多物理场耦合功能主体长度方向且在其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其中,多物理场耦合功能主体包括基底以及分散结合于基底内的纳米金属粉末和非金属导电粉末;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物理场耦合功能化集流体、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多物理场耦合功能层利用热场以及电场的作用替代多种物理器件,以多物理场耦合功能层的工作实现对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调整和对电池内气压的反馈;多物理场耦合功能化集流体具有实现简单、可靠的优势,适合规模商业化生产,在锂电池领域应用前景乐观。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9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980813.1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介质制备Si/Fe/Fe3O4/C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球磨罐中加入硅粉、碳和铁源,再加入湿磨剂和球磨珠,然后将球磨罐密封、抽真空;(2)球磨罐中泵入CO2气体至超临界环境下进行球磨反应得到Si/FeCO3/C前驱体产物;(3)球磨反应结束后,收集球磨罐中的产物并干燥得到粉体产物;(4)粉体在惰性气氛下烧结,得到Si/Fe/Fe3O4/C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温室气体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容易工业化实施等优点,所制备的Si/Fe/Fe3O4/C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可作为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等领域。
-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39470.2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锂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激发超临界流体等离子体表面改性金属锂的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金属锂空气稳定性差、界面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锂表面改性方法。通过将反应器内气氛置换为超临界流体,并通过超临界流体两侧金属电极之间形成的等离子体,为金属锂和超临界流体之间的反应提供能量,促进反应快速发生,在金属锂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的保护层,提高金属锂的空气稳定性,同时通过超临界流体种类的选择,还能进一步提高金属锂的电化学性能。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属锂表面改性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645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140960.2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25B11/063 , C25B11/077 , C25B3/07 , C25D15/00 , C25D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化生产丁二酸用的高耐腐蚀性能的导电聚合物@二氧化铅/钛复合电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复合电镀的方法以带铱钽氧化物底层钛网为基体,电解液含有Pb(NO3)2;控制温度为75±5℃,电流密度为3~5A/dm2,导电聚合物存在下进行恒电流电沉积。制备得到的导电聚合物@二氧化铅/钛复合电极具有比二氧化铅/钛更好的耐腐蚀性,应用于电解合成丁二酸可以替代铱钽氧化物贵金属涂层阳极,降低丁二酸粗产品中富马酸含量,同时大幅度降低丁二酸工业的电极投资,新型导电聚合物@二氧化铅/钛复合电极价格仅为IrO2‑Ta2O5/Ti贵金属涂层阳极10‑20%。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