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压痕和数值模拟反演岩石矿物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7037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10108905.3

    申请日:2019-0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矿物力学参数测定和表征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纳米压痕和数值模拟反演岩石矿物参数的方法。包括:在岩石表面选择不同矿物进行纳米压痕测试,获得不同矿物的荷载‑位移曲线、弹性模量和硬度;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数值模型和构建数值试验方案,获得数值模拟数据用于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经训练和验证后,获得定量映射关系;通过优化搜索算法获得的最优解即为岩石矿物的力学参数。本发明借助数值模拟,将矿物的细观力学参数与纳米压痕试验数据联系起来,解决了岩石矿物参数表征的技术难题;能提高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快速、准确实现参数表征;成本低、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种变管径的高扬程边坡虹吸排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06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40309.9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管径的高扬程边坡虹吸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管,排水管包括管径不同的三段,分别为两端的上水段、下水段和中间的连接段;排水管下水段的端口与真空泵或注水设备相连。本发明该装置既有效改善了高扬程粗管径虹吸排水的空气积累严重问题,又显著提升了细管径虹吸排水效率。

    一种堵江滑坡的河道预设导流管应急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65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33807.0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堵江滑坡的处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堵江滑坡的河道预设导流管应急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历史水文资料或者实测资料确定潜在的滑坡发生后入库流量Q入;(2)根据工程实际设计导流管路线与位置;(3)估计滑坡形成的堰塞坝长度及位置,确定预设导流管长度,保证导流管的进出口在堰塞坝范围以外10m;(4)根据入库流量Q入和导流管的导流能力确定导流管的数量和直径;(5)在堵江滑坡下滑前,预先在河道水下布设导流管。本发明简单易行,便于实际工程使用。

    一种评价岩体裂隙网络模型精度的综合差异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887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56581.9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体裂隙网络评价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评价岩体裂隙网络模型精度的综合差异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迹线图;获取迹线信息;计算形状差异度;计算位置差异度;计算大小差异度;计算综合差异度,评价模型精度,选择最优模型。本发明从形状、位置、大小三个方面综合的判断实测迹线图与模拟迹线图之间的差异,避免了传统图像评价方法只从单方面评价的片面性与传统统计评价方法容易产生误差的缺陷。根据这种综合差异度指标,可以定量准确的从诸多模拟模型中选择与真实岩体最为相似的最佳模型。用于指导建模人员进一步的对最佳模型进行调整,以得到更为优良的模型。

    一种岩石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精细化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59301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162055.5

    申请日:2019-03-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工程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岩石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精细化表征方法。包括:获取岩石结构面的形貌数据;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对点云数据进行网格疏化处理;对坐标数据进行正则排序操作;计算点云数据中所有结构面轮廓线的JRC值;绘制JRC数值频率分布直方图。本发明通过三维扫描技术获得反映整个岩石结构面形貌特征的三维点云数据,所得JRC计算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可获得JRC数据的均值、方差、变异系数和各向异性的规律,为全面、准确评价JRC值和岩石结构面抗剪强度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结合编程实现准确、快速地批量计算,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岩石工程项目中涉及的岩石结构面粗糙度以及抗剪强度参数评价。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参数测定与可靠性检验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09566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314205.5

    申请日:2018-04-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中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参数测定与可靠性检验的装置及方法。在该装置台座的上表面设有倾向量测表、圆水准器和竖向轴座;竖向轴座位于台座的重心位置,其内部装有垂直旋转轴,垂直旋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至半环形外框的中点处;圆片状的人造岩体结构面活动安装在半环形外框的两个端部内侧并能绕安装点的水平旋转轴翻转,在半环形外框的一个端部外侧固定装有倾角量测表;在人造岩体结构面的一侧安装棋盘格标定板,另一侧设置图案,图案中包括已知半径的圆环及固定角度的射线。本发明可以简单快速精确地模拟实际情况中各种倾向倾角的岩体结构面,实现对设备的参数测定与测量可靠性验证。

    一种模拟隧道排水渗流状态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21866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345157.1

    申请日:2017-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排水工程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拟隧道排水渗流状态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隧道模型箱体、降水喷淋系统、排水系统和监测系统;其中,隧道模型箱体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箱体,箱体前后侧壁的下部对称设有开孔,两个开孔之间由上部弧形板和下部底板共同组成模拟隧道形状的贯穿通孔;箱体内部空间用于装填土体;排水管路固定在贯穿通孔上的,排水管路由斜向排水管、竖直集水管和用于连接两者的软管组成。本发明能够直观地模拟不同排水系统影响下隧道围岩模型中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情况,并可通过地下水渗流状态的试验结果,获得排水作用下隧道围岩地下水渗流规律,有效地解决隧道地下水渗流状态认识不清、现场不易监测的问题。

    一种浅埋暗挖隧道超前加固下的地层变形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19920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45899.2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浅埋暗挖隧道地层变形试验系统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浅埋暗挖隧道超前加固下的地层变形试验系统。该种浅埋暗挖隧道超前加固下的地层变形试验系统包括模型槽内部系统、驱动系统、外部监测系统,模型槽内部系统包括模型槽、隧道模型,隧道模型的主体用于布置在模型槽内,且模型槽内部的剩余空间用于分层填充土样,驱动系统采用电机实现,外部监测系统包括数字摄影相机、LVDT位移传感器。本发明能通过移动面板的后退模拟浅埋暗挖一个进尺下应力释放,通过地表沉降监测、轴力变化、后退速度和注浆管棚不同组合超前加固的设置来研究地表沉降规律和开挖面应力释放规律,进而优化开挖方式和加固参数,实现指导设计和施工。

    一种消除缩颈缺陷影响的水平受荷灌注桩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36402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210578059.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缩颈缺陷影响的水平受荷灌注桩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灌注桩的直径和长度作为设计参数,得到M个设计组合;利用电子表格计算模型对缩颈发生位置、缩颈量和饱和砂土参数随机性的量化表征与定量计算;得到符合安全性指标的设计组合并评价稳健性得到最优设计组合。本发明利用电子表格高效计算方法和随机模拟方法,利用电子表格高效计算方法和随机模拟方法,在综合考虑了造价、安全性和稳健性优化目标,实现了不确定条件下灌注桩的设计参数的多目标优化。

    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
    7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567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798681.4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滑桩及其施工工艺,该抗滑桩包括:桩体;内侧垫板,所述内侧垫板设置在所述桩体面对斜坡土体的一侧上;外侧盖板,所述外侧盖板环向设置在所述桩体上;柔性垫体,所述柔性垫体设置在所述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位于所述内侧垫板与所述外侧盖板之间,所述柔性垫体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柔性垫体间隔设置内侧垫板上,所述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根据所述柔性垫体的埋设深度依次增加。本发明通过根据埋设深度逐渐增加柔性垫体的设置数量,使得抗滑桩能够灵活应对不同深度土体的压力,够缓冲不同深度斜坡土体的阶段性压力,使得桩体受力均匀,减少了抗滑桩在斜坡土体压力影响下发生的变形和倾斜,提高强夯处理场地的工程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