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型河流宽度分析及洲滩生态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4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604376.8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荡型河流宽度分析及洲滩生态修复方法。本发明以实现内陆型或高原型的游荡型河流的生态修复,解决游荡型河流主槽不稳、洲滩枯水期生态景观功能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荡型河流治导宽度计算及洲滩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游荡型河流所在区域的区域历史资料;基于区域历史资料构建二维水动力模型及河工物理模型,分别模拟典型流量作用下的水位、流场与地形变化;基于区域历史资料、典型流量作用下的水位、流场与地形变化,以及及国内外典型河道治导宽度综合确定该游荡型河流的治导宽度。本发明适用于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

    一种多阶段溃坝智能优化应急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6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04545.3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阶段溃坝智能优化应急调度方法,属于水库调度领域,本发明选取流域内水库群坝前最高水位最低以及出库流量平方和最小为调度目标,建立了梯级水库群应急调度子模型;并将应急调度子模型与溃口洪水计算模块以及溃坝洪水演进模块进行耦合,建立了应急调度、溃决计算与洪水演进无缝连接的动态耦合调用模型;针对溃坝库群条件突变导致的调度过程难以优化求解问题,提出了多阶段溃坝智能优化应急调度模型,实现了流域水库群溃坝应急调度的全局智能优化。本发明建立了溃坝应急调度多阶段智能优化模型,解决了溃坝情形下库群数目改变和边界条件变化导致优化过程被迫中断的难题,为流域梯级水库群溃坝应急调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种不对称拱坝的系统性泄洪消能布置方法和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32171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10149831.0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称拱坝的系统性泄洪消能布置方法和结构,使泄洪中心线与下游河道的中心线重合或平行,并与拱坝中心线呈一定夹角,所述泄洪孔口被布置为多层孔口,各层孔口平面上采用与拱坝轴线呈一定夹角的不对称圆弧布置,通过圆弧曲率半径、泄洪孔分组、孔口出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角度,控制泄洪水舌运动轨迹,使水舌分层错落进入水垫塘中央。本发明通过采用分层不对称的泄洪孔口布置,控制水舌运动轨迹,使水舌顺应下游河道,解决了不对称的拱坝结构和不对称的地形条件对泄洪安全和岸坡冲刷的不利影响,满足大坝泄洪消能要求。

    一种适应谷幅变形的反拱水垫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1217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6726.7

    申请日:2019-05-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谷幅变形的反拱水垫塘结构,包括反拱底板、拱座、两岸边墙,拱座锚固于山体,反拱底板由多块板块紧密连接而成;所述反拱底板水垫塘结构设置能消除两岸山体的谷幅收缩变形而不影响所述荷载传递的弹性结构缝,所述弹性结构缝设置在拱座与边墙之间的接缝、两岸边墙马道结构缝处,弹性结构缝内充填可压缩可恢复的弹性材料,此弹性结构缝能够满足弹性受压变形性能并承受水流冲刷和脉动水压力作用。本发明能有效增强水垫塘底板的稳定性,满足高坝泄洪消能安全要求;又能使水垫塘适应蓄水后两岸山体的谷幅收缩变形,可显著减少水垫塘的锚固工程量、节约投资,可推广应用于高山峡谷大流量高水头泄洪消能建筑物工程中。

    高流速泄洪洞消除反弧末端空蚀破坏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7941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13518.8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流速泄洪洞消除反弧末端空蚀破坏的连接结构,包括龙落尾斜坡段,还包括:龙落尾反弧段,其设置为弧形结构,并与所述龙落尾斜坡段的下游端平顺连接;出口水平衔接段,其设置为水平结构,并与所述龙落尾反弧段的下游端平顺连接;出口挑流鼻坎,其设置为弧形结构,并与所述出口水平衔接段的下游端平顺连接。在龙落尾反弧段末端通过出口水平衔接段与出口挑流鼻坎平顺连接,取消较长的下游斜坡段,避免龙落尾反弧末端顺压梯度继续向下游斜坡段发展,导致空化空蚀破坏。

    一种高速水流隧洞的补气系统及其通气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593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65519.7

    申请日:2018-1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速水流隧洞的补气系统及通气量控制方法。补气系统包括水体掺气减蚀补气设施及对于被高速水流拖曳带走空气的补气设施,水体掺气减蚀补气设施与对于被高速水流拖曳带走空气的补气设施互相隔离,分别通过各自专门的补气洞或补气井与外界大气连通;被高速水流拖曳带走空气的补气设施的洞顶补气通道的断面面积Ac=(18%~33%)·Qw/Vc,若洞顶补气通道的风速Vc大于阈值,易导致闸门和结构振动及有害啸叫,则调整洞顶补气通道的断面面积Ac使之风速小于阈值。本发明能保证高速水流隧洞的水体掺气减蚀效果和有效防止闸门和结构振动及有害啸叫。

    一种修复工作舱
    7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413112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1155209.0

    申请日:2024-05-24

    Inventor: 朱安龙 薛阳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修复工作舱,该修复工作舱包括操作舱、物资舱、升降单元和气压调节单元,其中,操作舱具有第一腔体,操作舱沿轴向的一端设置有敞口,另一端设置有进入孔;物资舱具有第二腔体,物资舱与操作舱固定连接,进入孔连通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物资舱活动设置有密封舱门;升降单元与操作舱活动连接,升降单元能够沿操作舱的轴向延伸相同/不同长度以保持操作舱的水平;气压调节单元能够向物资舱和操作舱内供气并维持物资舱和操作舱内的气压在预设范围。该修复工作舱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水下结构干地修复、新建存在的围堰及其防渗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