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箔材与极耳的转接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3470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23922.5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箔材与极耳的转接焊装置,所述宽极耳带和所述窄极耳带通过导辊进入减薄装置,所述减薄装置对宽极耳带和窄极耳带的边缘减薄;复合箔材放卷机构,滚焊装置,所述复合箔带和减薄后的宽极耳带、窄极耳带通过导辊一起进入滚焊装置,所述滚焊装置对宽极耳带、窄极耳带和复合箔带焊接;所述收卷机构对焊接后的宽极耳带、窄极耳带和复合箔带进行收卷;本发明将滚焊焊印区的箔材进行减薄,使焊印处厚度显著降低,从而提高极片后续工段的可加工性能,降低电芯极耳的弯折等可加工性能;经减薄的极耳与复合箔材极片进入到超声波滚焊装置,将三层的箔材焊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双面箔材的电连接。

    一种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和负极片及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297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4754.2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和负极片及二次电池,包括以下步骤:将负极集流体留出空箔极耳位,于负极浆料中浸渍涂布一定时间,得到浸渍负极片;将浸渍负极片烘干,得到干燥的负极片;负极集流体包括集流体基体和功能层,功能层设置在集流体基体表面,集流体基体具有多孔结构;本发明将纤维织品作为多孔聚合物基底,纤维织品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随机排列而成,其内部形成了大量的孔隙结构,这些孔隙结构不仅具有优异的渗透性,还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供高容量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体积变化,提高电极的稳定性;纤维织品良好的渗透性有助于电解液的均匀分布和锂离子的快速传输,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

    一种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4824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36139.1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基负极材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石墨30.0%~40.0%、硅碳5.0%~10.0%、单壁碳纳米管0.2%~2.0%、分散剂0.1%~0.5%、导电剂0.1%~0.5%、去离子水40.0%~50.0%、辅助溶剂2.0%~5.0%和粘结剂10.0%~15.0%,上述组分混合总重量为100%,所述硅碳与单壁碳纳米管的质量比为1:0.1~0.15;本发明探索不同的单壁碳纳米管包覆比例对于硅基膨胀率的抑制作用和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硅碳与单壁碳纳米管最佳的包覆比例为1:0.1~0.15,在此包覆比例下,对膨胀率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同时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预锂化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996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83477.1

    申请日:2024-02-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预锂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芯和补锂源置于铝塑膜中,在横向方向上,所述补锂源和电芯并排设置;S2:向所述铝塑膜中注入电解液,使所述电芯和所述补锂源浸没在所述电解液中再进行封口;S3:在电芯负极与补锂源之间施加偏置电压以形成电回路以对电芯负极进行预锂化;S4:将预锂化的所述电池静置并热压后,切除电池的所述补锂源,将剩余电芯部分进行抽气以及二次封口,得到预锂化后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预锂化方法设计巧妙,实际操作简单,在整个预锂化过程在电池的原位上进行,不需要重新组装电池,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预锂化后重新组装时,预锂化负极片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或者发生其他不稳定反应的风险。

    一种自加热电芯制作方法
    6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9098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97005.7

    申请日:2023-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加热电芯制作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基材金属箔或基材镀镍得到金属镀镍箔;步骤二:金属箔或金属镀镍箔表面处理;步骤三:模切得到镍片;步骤四:镂空得到镍极片;步骤五:正极片、负极片、镍极片和隔膜叠片得到裸电芯;步骤六:裸电芯经焊接、封装制成成品电芯;本发明在裸电芯中间部位布置镍极片,镍极片一端通过闭合开关与正极端连接,镍极片另一端与负极端连接形成电池自加热闭合回路,使电池在低温下短时间自加热到常温,大大缩短电池加热时间,提高升温速率,使电池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功率不受低温环境的影响,保持电池在低温下正常工作,进而提高电池使用过程的可靠性,提高电池使用寿命。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6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27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699686.7

    申请日:2023-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如下:S1:在铜箔、铝箔表面分别涂覆上正极、负极浆料,制成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S2:接着将含锂复合物复合于负极极片表面,得到附加锂离子后的负极极片;S3:准备隔膜,以及S1中所制备的正极极片和S2中所制备的负极极片,隔膜、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装配组成裸电芯,再将外壳包覆于裸电芯外,得到电芯;先注入一定比例的硅氧烷为溶剂,酰亚胺类锂盐为锂盐的电解液,金属锂可稳定存在于电解液A中,再注入常规碳酸脂类电解液B,在后续化成过程中进一步生成完善的内层致密的无机层,外层疏松的有机层SEI膜,可以有效提升电芯的综合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