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262693.1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两阶段风储协调规划方法及装置,其中,包括:获取分布式风电规划数据和分布式储能规划数据;基于分布式风电规划数据和分布式储能规划数据,建立考虑源荷不确定性的两阶段风储协调规划方案;将两阶段风储协调规划方案输入目标模型,目标模型输出风电场和储能设备各自的目标接入位置和目标容量,其中,目标模型基于目标蚁狮算法建立得到,目标蚁狮算法的位置更新中引入自适应莱维飞行机制和黄金正弦算法。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分布式电源出力不确定性、电压越限、电网损耗增大和运行成本增加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62439.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与负荷增长的中压配电网结构形态演化方法。本发明首先建立目标配电网的模型,包括节点地理位置,节点连接信息,负荷情况以及演化目标年份内每年的负荷与新增能源的预测信息;考虑负荷与分布式新能源的增长,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建立配电网自然演化模型;预测演化阶段关键时间点并基于蒙塔卡罗法根据自然演化模型得到多个演化结果,形成初始种群;建立配电网自然演化优化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得到的最优网架。本发明提出计及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影响的配电网演化模型,预估网络由辐射型转型的关键节点,对未来配电网网架结构进行优化求解。
-
公开(公告)号:CN1193375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06433.X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8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19/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结构性与电气性指标的配电网节点重要度评估方法。其包括:步骤一,获取电力网络的结构参数和电气参数,步骤二,基于结构洞理论构建节点重要度评估结构性指标和电气性指标;最后,基于结构性指标和电气性指标,采用客观权重赋权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再通过引入信息散度和灰色关联度的理想解法计算各个节点的重要度。该方法依据上面步骤,分析评估配电网节点重要度。考虑到配电网放射状的结构特点,每个节点的相邻节点数大部分相同,针对这一特点,本发明通过调整结构洞理论节点在相邻节点集合权重,使在对配电网节点重要度评估时提高不同节点重要度的差异程度,具有配电网节点重要度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32422.7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风电电网综合无功优化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1、对接入风电电网的不同典型风电场景各自构建基于DBN的无功优化模型;步骤2、获取风电电网场景特征集和对应的综合无功优化策略集,根据风电电网场景特征集和对应的综合无功优化策略集训练无功优化模型;步骤3、任意选定测试场景,确定与测试场景相匹配的典型风电场景;步骤4、根据步骤3确定的典型风电场景,基于步骤2训练后的无功优化模型,得出实时的无功优化策略,根据实时的无功优化策略对风电电网进行综合无功优化。本发明能够加快无功优化问题的求解速度,降低决策时间与计算量,极大地提高优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3002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81605.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启动电源布点多目标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包括:获取黑启动过程导致机组恢复失败的影响因素;基于隶属度函数计算影响因素中内部因素导致的机组恢复失败率,基于蒙特卡罗抽样计算影响因素中外部因素导致的机组恢复失败率,结合内部和外部因素各自导致的机组恢复失败率进行机组恢复风险评估;在平衡机组出力的基础上,基于贪心算法策略确定黑启动阶段的重要负荷恢复度,根据机组恢复风险评估结果、重要负荷恢复度、黑启动恢复时间和多个约束因素进行黑启动电源布点的多目标优化。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应对大面积停电事故时,恢复速度慢、可靠性不足、恢复时间长且事故损失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2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45819.9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基于HVDC、DFIG和SVC控制参数协调优化的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包括:基于动作时序以及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和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的动态无功控制响应特性,建立基于双馈风力发电机DFIG和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的分层时序控制方法;建立抑制暂态过电压直流系统控制参数协调优化数学模型,通过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相较于单一无功补偿设备参与控制,本发明有效地抑制了系统过电压,协调优化HVDC、DFIG和SVC的控制参数对抑制过电压的效果更好,且采用本发明提出的改进遗传算法SEGA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的最优控制参数能够将#imgabs0#很好的抑制,SEGA在风电直流送出系统控制参数协调优化方面具有很好的优化效果,能更大程度地抑制风机并网点母线的过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87130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83426.2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阻抗重塑的并网谐波电压抑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申请首先提取电网系统中的谐波电流;再将谐波电流与控制阻抗相乘,并将乘积反馈回到指令电压得到并网变流器的输出电压表达式;之后基于所述输出电压表达式得到基波输出电压和谐波输出电压,将谐波输出电压和基波输出电压的比值作为输出电压畸变率衡量系统中的谐波量;最后以输出电压畸变率最小化为目标重塑控制阻抗。本申请谐波电压抑制方法具有计算量小,快速响应,误差小,便于实现,精度高,抑制速度快和抑制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480738.9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野 , 陈刚 , 王爱华 , 王金宇 , 刘一涛 , 洪鹤 , 吴建军 , 朱义东 , 王刚 , 刘云松 , 金强 , 俞伟 , 谭勇桂 , 董旭柱 , 边凯 , 王庆杰 , 王波 , 尚磊 , 郭任 , 代子阔 , 张新宇 , 史可鉴 , 谢成 , 顾泰宇 , 范维 , 王智博 , 李海峰
IPC: G06Q10/0631 , G06Q10/0635 , G06Q50/06 , H02J13/00 , G06F18/2433 , G06F18/23213 , G06F18/25
Abstract: 中压配电网多源多维停电预警及应对策略生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从配电网多源数据集中提取运行特征,从配电网全景数据集中提取故障特征;构建运行特征与故障特征相关性模型,解得融合因子,对运行特征与故障特征进行数据融合得到预警特征;平行网络结构对预警特征进行聚类,得到配电网停电隐患标签,从电网异常状态防治的知识图谱库中获取预警阈值;将停电隐患事件中的关键参量与预警阈值进行比较,当关键参量大于预警阈值时,将停电隐患事件作为停电预警事件进行输出;依据运维安全性指标,确定停电预警事件的危险等级并制定应对策略。本发明基于多源、多维度的离线、在线、历史数据,掌握配网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强的运维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316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24312.1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多模式无线移动配电系统包括无线移动配电装置和待配电装置,无线移动配电装置与待配电装置通信连接,其中,无线移动配电装置接收到待配电装置发送的移动充电指令时,根据移动充电指令控制前往目标位置,以为待配电装置进行充电。本发明能够应对电网突发性故障,并可保证故障后恢复电能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可满足未来配网高效便捷的持续性电能获取需求,并可解决现有移动配电系统应急电源供电方式存在的接口繁杂、安全性低、可普及性弱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2002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60969.2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IPC: H02J3/01 , H02J3/24 , H02J3/00 , H02J3/38 , H02M7/53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并网逆变器小干扰稳定性的矢量同步方法及系统,属于新能源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增强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利用上一时刻的电网电压矢量相角,将电网电压三相瞬时值转换成两相电压矢量分量;将d轴电压矢量分量与电网矢量幅值作差,获取d轴电压分量偏差;对d轴电压分量偏差进行增益和积分运算,获取电网矢量幅值;对q轴电压分量偏差进行增益、积分和比例积分运算,获取电网电压矢量相角;将d轴电压分量偏差和q轴电压分量偏差分别转换成并网逆变器q轴电流补偿信号和d轴电流补偿信号;采用并网逆变器d轴和q轴电流补偿信号使并网逆变器的小干扰稳定性增强。本发明能够实现小干扰失稳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