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缓冲材料多场耦合实验台架中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233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1024657.2

    申请日:2015-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缓冲/回填材料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冲材料多场耦合实验台架中传感器的安装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传感器的形心位置,完成传感器的孔洞开挖;步骤2、位移传感器底座固定于实验腔体底部钢板上,压实膨润土块体依次穿入位移传感器的探杆中;步骤3、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压实膨润土块体内;步骤4、温湿度传感器贯入压实膨润土块体中;步骤5、径向压力传感器感应面朝向形心;环向压力传感器位于两块压实膨润土块体之间;垂向压力传感器水平放置;孔隙水压力传感器放置在散土颗粒中;步骤6、传感器安装完成后,用膨润土粉末填充传感器与孔洞的间隙。本发明能够获得可靠性较高的实验特征参数。

    蠕变试验机
    6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768153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236273.7

    申请日:2012-07-06

    Abstract: 一种蠕变试验机,包括机架、加载机构和试件安装组件;机架包括第一竖梁、第二竖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加载机构包括杠杆臂、加载配重、配重挂钩、传力臂、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第一油缸的中心线与第二油缸的中心线相互平行,两油缸由管体连通,固定在第一横梁上,第一油缸的内径小于第二油缸的内径,第一油缸内安装有第一活塞,第二油缸内安装有第二活塞;杠杆臂的一端与安装在第一竖梁顶部的第一销轴铰连,配重挂钩与安装在杠杆臂端部的第三销轴铰连,加载配重放置在配重挂钩上,传力臂的一端与第一活塞连接,其另一端与安装在杠杆臂上的第二销轴铰连。

    一种核素迁移全过程模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67471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377794.8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素迁移全过程模拟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模块,包括核素对象单元、流体对象单元、固体对象单元、源项对象单元、孔隙单元对象单元、含水通道对象单元、单裂隙对象单元;核素迁移模型构建模块;计算模块,包括孔隙单元计算单元、含水通道计算单元和单裂隙计算单元,分别用于模拟放射性废物处置过程中核素在孔隙单元、含水通道和单裂隙中衰变迁移的过程;以及可视化模块,用于将孔隙单元、含水通道以及单裂隙迁移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核素迁移全过程模拟系统,能够实现对万年时间尺度上核素迁移全过程的模拟计算和可视化展示,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真空密闭排渣的高放废物处置坑掘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15334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375915.0

    申请日:2021-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中坑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真空密闭排渣的高放废物处置坑掘进系统,提供目前没有的处置坑掘进系统,方案是具移动和可定位于隧道内垂直向下掘进的主作业装置和可移动吸渣装置,主作业装置排渣管和吸渣装置吸渣管相连;主作业装置包括掘进头和逐个叠加在掘进头上方的若干个管节,掘进头转动刀盘上设吸渣孔,掘进头具与吸渣孔相通的第一送渣管,管节设与第一送渣管相通的第二送渣管,第一送渣管与第二送渣管之间以及各第二送渣管之间可分离密闭连接;主作业装置具机架和下压盘,具一伸缩管,伸缩管上端与排渣管连接,掘进过程先与第一送渣管可分离式密闭连接后与第二送渣管可分离式密闭连接的伸缩管下端固定于下压盘。

    岩石试样及其制备方法、岩石渗透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25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30977.1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岩石试样及其制备方法、岩石渗透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岩石试样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在取自地下硐室硐壁或巷道岩壁的待测岩样外周设置紧箍套层,能够对待测岩样的端部裂隙部位进行环向紧箍,既可使裂隙损伤部位的裂隙缩紧,降低因裂隙过大导致的岩石渗透率测量值偏小的误差,同时又能够利用紧箍套层对待测岩样端部填补找平,无需切割待测岩样的端部裂隙部位即可满足测试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岩石渗透率测试的准确性。该岩石试样灵活性强,能够有效解决地下硐室围岩沿巷道方向渗透率无法测试的问题以及含裂隙损伤较大的硐壁岩石渗透率测试精度较低的问题,是硐室围岩损伤程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地下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含裂缝岩石的热水力耦合三轴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5720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250460.1

    申请日:2020-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针对含裂缝岩石的热水力耦合三轴试验方法,包括含裂缝岩样制备与密封;岩样在三轴试验装置上安装;施加围压;施加初始水压促进岩样再饱和;施加温度荷载;施加试验水压;施加轴向荷载,开启声发射监测;测定渗透率;试验结束岩样拆卸;试验后岩样处理;整理试验数据;解决了含裂缝岩样在复杂的热水力耦合试验加卸载条件下易于破坏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热水力耦合三轴试验的成功率;试验全程采用声发射技术实时监测裂纹扩展,轴向加载过程中测定岩样渗透率,结束后采用CT扫描获取裂纹三维形态,综合表征热‑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试样内部裂缝的扩展规律,揭示损伤机理,为深部地下工程岩体稳定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建造提供关键参数。

    一种核素在裂隙介质中衰变迁移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226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77887.0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素在裂隙介质中衰变迁移的模拟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结合万年时间尺度上安全评价的需要,对核素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概化;在概化后核素迁移过程基础上,建立核素在裂隙通道中衰变迁移的控制方程;建立控制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在不同的模拟时段内,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求解控制方程,得到核素通过裂隙通道后的质量通量;根据不同的模拟时段内核素通过裂隙通道后的质量通量,对核素在裂隙介质中的迁移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在万年尺度上实现对核素在裂隙介质中衰变迁移过程的可靠模拟,适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安全评价,也可用于环境保护与治理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