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9818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50707.9
申请日:2015-1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nventor: 服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58 , B21B37/16 , B21B37/54 , B21B38/04 , B21B38/06 , B21B2265/04 , B21B2265/08 , B21B2275/04 , B21B2275/06 , B21B37/48 , B21B2261/043 , B21B2265/02 , B21B2265/12 , B21B227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和轧制控制方法,在轧机的入侧或出侧适当地进行使被轧制材产生张力的结构的控制和轧机的轧辊间隙的控制,抑制轧机出侧板厚的振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基于轧制的被轧制材的板厚来控制为了进行轧机的轧制而被插入轧机的被轧制材的输送速度,并控制对被轧制材进行放卷而将其对轧机供给的卷筒的旋转和轧机的旋转中的任一者,由此控制被轧制材的输送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567227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28426.5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B2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制控制装置、大型设备控制装置及轧制控制方法。在控制由多对辊轧制被轧件的串列式轧机的轧制控制装置中,特征在于,基于在相邻的辊间测量到的状态量的偏差,控制在相邻的辊中配置在上游侧的辊及配置在更上游侧的辊的旋转速度,探测在相邻的辊间测量到的状态量的振荡,对在探测到振荡的辊间相邻的辊中的配置于上游侧的辊及配置在更上游侧的辊的旋转速度的控制中的控制响应进行变更。由此,即使在控制增益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张力控制等将轧制机速度作为操作端的控制的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546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319608.6
申请日:2013-07-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的设备控制装置基于控制对象的设备的状态量偏差来进行反馈控制,其包括:机座间张力控制部,进行基于状态量偏差的比例控制、积分控制以及微分控制之中的至少任一种反馈控制;稳定偏差补偿装置,基于状态量偏差来进行比机座间张力控制部的控制增益低的控制增益的积分控制;控制动作限制装置,在状态量偏差的绝对值为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限制由机座间张力控制部所进行的反馈控制,使稳定偏差补偿装置执行积分控制;和控制增益修正装置,基于控制对象的设备相对于稳定偏差补偿装置所进行的积分控制的控制响应,来调整机座间张力控制部的控制增益。由此,能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恰当地进行状态量指令发生较大变化时的增益设定。
-
公开(公告)号:CN103846287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644191.0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轧制控制装置及轧制控制方法。在串列式轧制机中进行质量流量板厚控制的情况下,通过根据前滑率进行的输出侧板速的计算而尽可能地省略板速测量计,并且能够防止因前滑率的误差而导致板厚精度降低。从将与被轧制材料的轧制相关的条件和前滑率相关联而得到的信息取得前滑率,并计算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使用第一辊对的输入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以及在第一辊对的输入侧检测到的被轧制材料的输送速度,计算第一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基于该计算结果和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计算前滑率的误差,并且,基于该计算结果对第二辊对的输出侧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
-
公开(公告)号:CN103861872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664732.6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nventor: 服部哲
IPC: B21B3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适合地进行在压延机的入侧、出侧对被压延材料产生张力的结构的控制以及压延机的辊隙的控制,抑制压延机出侧板压的振动。提供一种压延控制装置,控制通过辊对来对被压延材料进行压延的压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辊隙控制部,根据为了利用压延机压延而插入到压延机的被压延材料或者压延而从压延机送出的被压延材料的张力控制辊对中的辊之间的间隔;以及速度控制部,根据被压延了的被压延材料的板厚控制为了利用压延机压延而插入到压延机的被压延材料或者压延而从压延机送出的被压延材料的输送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6860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381764.X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nventor: 服部哲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00 , B21C47/04 , B21C47/345
Abstract: 本发明的轧制控制装置能基于轧制机的入侧中将被轧制材料开卷的张力卷筒和轧制机的出侧中卷绕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筒的直径变动有效地进行板速度变动的抑制。获取卷缠被轧制材料的张力卷筒的卷筒旋转位置的探测结果,基于将张力卷筒的卷筒旋转位置和与旋转位置相应的卷筒直径变动值关联对应起来的卷筒直径变动信息,获取与卷筒旋转位置的探测结果相应的卷筒直径变动值,生成对传送速度指令值进行补正的补正值,以便抑制与获取到的卷筒直径变动值相应的被轧制材料的传送速度的变动,基于所输入的被轧制材料的传送速度指令值以及补正值来控制张力卷筒的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384572A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180067985.4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20
Abstract: 不降低产品品质,在进行轧制操作的同时取得各种条件下的数据样本。轧制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辊隙控制部(111),通过反馈控制对多个轧制架(1)的辊隙进行控制,以使被多个轧制架(1)轧制的被轧制材料的板厚接近设定的板厚;调整计算部(105),设定线速度的变化;压下率改变规格计算部(108),根据线速度的时序变化设定用于控制多个轧制架(1)中最后级以外的辊隙的设定板厚的时序变化;摩擦系数计算部(102)以及变形阻力计算部(103),根据轧制中的轧制状态的实测值计算摩擦系数、变形阻力,所述轧制是根据以时序变化的方式设定的线速度以及设定板厚执行的轧制。
-
-
公开(公告)号:CN101856671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162272.3
申请日:2010-04-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三菱日立制铁机械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7/58 , B21B37/50 , B21B2265/02 , B21B2265/12 , B21B227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轧制装置、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轧制设备,以在被轧制材及作业辊上不发生打滑及划痕的方式进行辊松开、锁紧。轧制装置(S),具有:被轧制材(1)的载重检测部(8);送入侧·送出侧的被轧制材速度检测部(6)、(7);送入侧·送出侧的被轧制材(1)的张力检测部(9)、(10);对作业辊(Rs1、Rs2)进行驱动的电动机(21)的电动机速度检测部(31);送入侧·送出侧的被轧制材(1)的张力或电动机(21)的速度指令的张力/速度指令运算部(62);根据速度实际结果和速度指令来控制电动机(21)的速度的速度控制部(41);辊位置运算部(61);以不停止被轧制材(1)的方式增加或减少载重,在被轧制材(1)达到弹性变形状态的状态下,将载重保持为恒定状态,在送入侧·送出侧的被轧制材(1)的至少张力及板速度中的任一个相等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辊的松开/锁紧的控制的运行中辊松开/锁紧指令运算装置(60)。
-
公开(公告)号:CN101786106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119479.2
申请日:2006-1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Inventor: 服部哲
IPC: B21B37/42
Abstract: 即使轧制速度慢时也在不依赖于摩擦阻力的情况下使第一中间辊移位到适当的位置并使AS-U辊的挠曲量具有余量,从而进行高精度的形状控制。形状控制装置(2)控制AS-U辊的挠曲量和第一中间辊(13)的移位位置,控制向工作辊(14)施加的按压力同时对被轧制材(15)进行形状控制。此时,第一中间辊位置修正装置(3)基于被轧制材的实际形状、轧制速度、AS-U辊(11)的挠曲量及第一中间辊的移位位置来修正第一中间辊的移位位置。由此,即使AS-U辊的挠曲量达到限制值,第一中间辊也能够在适当的移位位置进行形状控制。此外,第一中间辊位置设定装置(4)保持过去的实际轧制数据,基于该实际轧制数据将第二辊的锥形位置设定在希望的位置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