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6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5390C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580012379.7

    申请日:2005-04-22

    Inventor: 长崎显 西野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正极,并且即使在钉刺测试中也能够大大减少造成热失控的可能性。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包括:正极,它包含锂复合氧化物;负极,它包含能够电化学吸附并且脱附锂的材料;隔板,它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非水电解液;以及多孔薄膜,它与选自正极表面、负极表面以及隔板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粘合,其中,多孔薄膜包含无机氧化物填料以及薄膜粘合剂,并且锂复合氧化物如通式Lia(Co1-x-yM1xM2y)bO2所示(式中元素M1为镁、锶、钇、锆、钙和钛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2为铝、镓、铟和铊中的至少一种,并且0<a≤1.05、0.005≤x≤0.15、0≤y≤0.05以及0.85≤b≤1.1)。

    电池评价装置
    6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3446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510070256.0

    申请日:2005-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79 H01M10/0525 H01M10/42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评价装置,其通过短路检测部检测由加压部的加压所致的钉刺或压垮了的试验电池的内部短路,加压控制部根据短路输出而使加压部的动作停止,电池信息检测部收集记录电池温度等电池信息,通过使用这样的电池评价装置,来特定误用试验中产生内部短路的地方并使伴随内部短路的电池温度上升的偏差减小。

    电池的内部短路时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242013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09440.8

    申请日:2008-0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的内部短路评价方法、及所述方法所用的评价装置,所述内部短路评价方法是具备电极组、和包覆所述电极组的外装壳体的电池的内部短路评价方法,所述电极组包含正极板、负极板及配置在所述正极板和所述负极板之间的隔膜;所述评价方法具有:(I)从所述电极组的外侧朝内侧地将所述电极组加工直到所述电极组的规定位置的工序、及(II)使位于所述电极组的所述规定位置的内侧的正极部分和负极部分短路,测定因所述短路而变化的电池信息的工序。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电池内部的目的位置上实施短路试验。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更正确地指定电池的安全性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