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铜冶炼渣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188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60872.4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铜冶炼渣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铜冶炼渣与氢氧化钠、纯水混合后加热搅拌,后将混合溶液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碱解渣备用;S2:所得碱解渣加入过氧化氢硝酸的混合溶液进行酸浸,过滤后得到酸浸液和酸浸渣;S3:向浸出液中加入磷酸氢二铵溶液,加热条件下调节pH,反应0.5‑2.5h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二水磷酸铁;S4:所得二水磷酸铁在空气中加热脱水,得到无水磷酸铁。本发明利用铜冶炼渣制备电池级磷酸铁,不仅有效解决了铜冶炼渣堆存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还将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显著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一种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优先控制因子的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53832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4783.9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土壤重金属污染优先控制因子的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取表层土壤(20cm),并测试土壤重金属总量;S2:使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展开源解析;S3:采用健康风险评估(HRA)模型对土壤环境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的有色污染场地农田影响区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计算方法,通过构建重金属污染物输入输出通量清单以明确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动态平衡关系,并对土壤样品进行持续采集和监测,这对确定重金属在有色选冶渣场农田影响区的运移平衡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有重要帮助。为后续的土壤重金属防治和精准管控提供理论指导。

    钇掺杂和钛包覆协同再生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85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1236.2

    申请日:2024-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钇掺杂和钛包覆协同再生废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S1: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深度放电后拆解、分离,得到废旧磷酸铁锂正极粉末;S2:将磷酸铁锂正极粉末进行预处理;S3:将预处理得到的前驱体按照锂源、铁源、钇源、磷源摩尔比为1.03:1‑x:x:1.07进行称取,再加入总重量比35%的钛源,转移至等离子体球磨机中进行等离子体球磨;S4:将掺杂包覆后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置于管式炉中进行两段焙烧,得到再生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使用等离子球磨在废旧磷酸铁锂材料制造活性位点,使钇掺杂和钛包覆更加均匀,形成Li1.4Y0.4Ti1.6(PO4)3导电网络结构,加快颗粒之间的锂离子传输速率,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

    一种基于排放清单和受体模型预测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54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36627.6

    申请日:2024-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排放清单和受体模型预测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方法,将大气降尘、灌溉水、化肥农药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输入通量来源,将地表径流和农作物作为输出通量,通过构建重金属污染物输入输出通量清单以明确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动态平衡关系,并对土壤样品进行持续采集和监测,这对确定重金属在有色选冶渣场农田影响区的运移平衡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有重要帮助。为后续的土壤重金属防治和精准管控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有色污染场地降雨径流重金属扩散通量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058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42876.9

    申请日:2023-0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色污染场地降雨径流重金属扩散通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步骤包括:S1:源解析;S2:同位素分析;S3:流域分析;S4:扩散通量计算;针对目前对于有色污染场地,多数进行基于数学统计法的源解析,不能描绘重金属的迁移路径,更不能进一步定量地判断污染源对影响区的具体影响,本发明在源解析确定污染源的基础上,利用流域分析+HELP模型+淋滤实验,明确降雨淋滤后污染物随径流和渗流的扩散通量,以及地表径流的迁移路径,为场地污染阻隔和修复提出指导意义。

    一种硅/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72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61356.6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储能技术领域。所述硅/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由废旧电池中回收的石墨与硅粉复合得到,复合方式为等离子体球磨研磨混合。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制备条件和材料,只需要提供一台等离子体球磨的设备,以使硅材料和回收的石墨能够进行研磨混合,且制备过程不涉及高温高压反应,符合安全标准,制备的硅/石墨纳米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蓬松结构的石墨能够缓冲硅的体积变化,具有提高首圈库伦效率、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等优点,能够工业化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