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564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03424.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预制舱式变电站的自锚固基础,包括预制的基础模块以及预制的舱体模块;所述基础模块呈矩形设置,所述基础模块开设有第一插接口以及供电缆穿接用的穿线口;所述舱体模块底部设置有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一插接口相互对应;还包括围蔽墙体,所述围蔽墙体一侧设置有第二插接件,所述基础模块侧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相互对应的第二插接口。与现有技术相对比,通过将基础分解成若干块轻量化的构件,在工厂制造后运至已开挖的基坑就地组装,可有效解决生产、运输、安装的问题,如此的模块化设置,极为提高了整体的施工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5017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447202.0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陈锟 , 王彦峰 , 陈宝珍 , 王兴华 , 许成昊 , 潘柏崇 , 车伟娴 , 朱文卫 , 殷志强 , 雷翔胜 , 吴小蕙 , 梁爱武 , 郭金根 , 刘明 , 刘嘉文 , 董晗拓 , 邓小玉 , 王向兵 , 李嘉杰
IPC: G06Q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业务的流程动态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初始化业务流程的基础配置信息,所述基础配置信息包括流程节点配置表、代办列表、节点与业务实体关联关系表和配置页面;根据所述基础配置信息构建出业务流程模型;根据所述业务流程模型进行功能编写。如此,使得流程接口少,完成任务多,降低了流程引擎的复杂度,在后期业务调整和维护中也大大降低了工作复杂度和所需要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582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47164.0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小蕙 , 余梦泽 , 王彦峰 , 王流火 , 郭金根 , 朱文卫 , 蔡治文 , 张文豪 , 苏平 , 车伟娴 , 董晗拓 , 雷翔胜 , 潘柏崇 , 王兴华 , 许成昊 , 梁爱武 , 刘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面板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环境信息,根据环境信息判断当前天气类型;根据当前天气类型,控制光伏面板从初始位置水平移动至目标位置;其中,当初始位置为配电室上方时,目标位置为光伏室上方;当初始位置为光伏室上方时,目标位置为配电室上方。本发明通过环境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判断当前天气类型,根据当前天气类型,控制光伏面板从初始位置水平移动至目标位置,能够根据复杂多变的环境变化控制光伏面板移动至不同位置,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和提高光伏设备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429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1728.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小蕙 , 余梦泽 , 王彦峰 , 王流火 , 郭金根 , 朱文卫 , 蔡治文 , 张文豪 , 苏平 , 车伟娴 , 董晗拓 , 雷翔胜 , 潘柏崇 , 王兴华 , 许成昊 , 梁爱武 , 刘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包括站体、发热器和多个第一光伏板,站体内设有容纳腔室,站体的顶面设有贯穿至容纳腔室的散热缺口,发热器设于容纳腔室,多个第一光伏板沿第一方向水平铺设于散热缺口的上方,至少一对相邻的第一光伏板之间具有沿竖直方向的间隙;综上,本发明的变电站可以通过相邻的所述第一光伏板之间具有的沿竖直方向的间隙配合外部的风将其内部的热空气向外抽离,从而提升变电站内的通风散热效率,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还可以保证抑制光伏板温度的升高,进而保证光伏板正常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90400.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评估边坡稳定性的方法及系统,涉及边坡稳定性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采集边坡的环境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方法对所述环境数据进行层次分析,确定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因素的权重,并以极限平衡分析模型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后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边坡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数据,实现了对边坡稳定性的评估。通过层次分析、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边坡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以拟合边坡稳定性评估模型,能够大幅度提高边坡稳定性评估的准确度。相较于现有的集中处理的评估方式,以层次分析、限平衡分析和数值模拟多层次的方式进行评估,能够大幅度提高边坡稳定性评估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4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92416.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设计模型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优化的三维设计模型文件以及施工场景的实际数据需求;解析三维设计模型文件,生成零件的几何数据;根据施工场景的实际数据需求,将需要进行调整的零件的几何数据进行初次调整,得到一次调整零件;重复执行零件二次调整操作,直至三维设计模型中所有零件不发生空间上的干涉,生成优化后的三维设计模型;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解决由于模型在施工场景中的适应性调节,导致实际安装过程中零件间相互干涉,进而影响模型顺利安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2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036513.8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3213 , G06F18/213 , G06N3/049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电力设施区域的历史灾害数据,根据历史灾害数据构建第一决策表,对第一决策表进行聚类,得到多个属性簇,将同一属性簇中的所有属性合成伪属性,根据所有伪属性构建第二决策表;通过粗糙集理论对第二决策表进行约简,得到反映目标电力设施受灾易损性的灾害指标数据;将指标数据输入易损性评估模型中进行训练;将待评估灾害指标数据输入训练好的易损性评估模型中,得到目标电力设施的受灾数据,根据受灾数据生成目标电力设施的易损标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系统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实现了提高电力系统灾害易损性评价效率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26674.6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小蕙 , 余梦泽 , 王彦峰 , 王流火 , 郭金根 , 朱文卫 , 苏平 , 车伟娴 , 董晗拓 , 蔡治文 , 雷翔胜 , 潘柏崇 , 王兴华 , 张文豪 , 许成昊 , 梁爱武 , 刘明
IPC: H02S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测试平台,包括:支撑架,包括设于地面的第一框体、设于第一框体上的第二框体和安装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的交叉撑杆,交叉撑杆用于对第二框体进行支撑且能够调节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的间距;调节架,包括安装于第二框体上的导轨、滑动安装于导轨的第一滑块、设于导轨上的第三框体和多组夹具,多组夹具环绕设于第三框体的外周;以及顶升装置,设于地面且位于支撑架的中部,顶升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向上延伸出导轨与第三框体连接,顶升装置用于使第三框体升降,来同步调节多组夹具的倾斜角度。本发明的测试平台能够灵活调节光伏组件的倾角,满足不同场景的测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00417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47043.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4 , G01H17/00 , G06F18/23 , G06F18/213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的振动噪声评估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涉及噪声评估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电力设备的历史负荷数据分解为与电力设备日常工作更为密切相关的历史日负荷数据,并以此构建相应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采集电力设备的声压信息并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了准确的低频噪声数据。通过评估模型,从负荷、噪声和时间三个维度对负荷与噪声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从而能够基于与电力设备最为密切相关的日负荷数据得到对于低频噪声数据的评估,使得评估结果符合电力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高了对于噪声的评估准确度,为电力设备的降噪提供了基础,从而优化了电力设备的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37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1552001.2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H33/664 , H01H3/60 , H01H1/62 , H01H33/6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真空灭弧室,包括壳体、静导电杆、静触头杯座、动导电杆、动触头杯座、驱动组件和波纹管。静触头杯座设置于静导电杆的底端。动导电杆与静导电杆同轴设置。动触头杯座设置于动导电杆的顶端,动触头杯座内设置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内填充有减震液。驱动组件用于驱使动导电杆沿动导电杆的轴向移动。波纹管设置于动导电杆与壳体之间。动导电杆进行分闸作业时,动导电杆自合闸位置移动至最大位移位置的过程中包括有驱动组件驱动的动力位移段和无驱动组件驱动的惯性位移段,动导电杆自合闸位置移动至最大位移位置前,减震液与第一容腔的上腔面发生碰撞,且碰撞发生时,动导电杆位于惯性位移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