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制扭振双分裂导线电涡流阻尼间隔棒

    公开(公告)号:CN118336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2129.2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扭振双分裂导线电涡流阻尼间隔棒,应用于电力技术领域,包括:电涡流阻尼器、线夹、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环型结构,所述环型结构径向上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环型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线夹铰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线夹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涡流阻尼器固定连接;所述线夹夹持输电线;所述输电线扭动带动所述电涡流阻尼器动作,对输电线产生电涡流阻尼。本发明简单便捷、不需要复杂电磁装置,通过调节圆柱状永磁体大小和节数,改变磁场的方向和大小,即可调节电涡流阻尼大小,此外圆柱状永磁体可作为TMD在圆柱状永磁体‑导线间隔棒扭转运动体系产生作用。

    强风作用下的输电线路脱冰跳跃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9281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27913.X

    申请日:2023-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风作用下的输电线路脱冰跳跃风险评估方法,步骤包括:1)采集输电线路的相关信息;2)建立静态模型,再扩展得到“导线‑绝缘子”有限元模型;3)构建“导线‑绝缘子‑间隔棒”有限元模型;4)在步骤2的“导线‑绝缘子”有限元模型上,数值模拟强风作用下的输电线路各部分在脱冰过程中,相较无冰‑风作用时各部分初始位置的运动变化轨迹;5)判断间隔棒对三相输电线路的脱冰过程抑制效果;6)设置三相线路的安全运行位移阈值,实时分级预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应用于不同档距、高差、导(地)线型号、不同脱冰率、覆冰厚度和不同风速等场景的输电线路安全状态评估,为风险评估和预警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高压输电线路自适应耗能抑振型粘滞阻尼间隔棒

    公开(公告)号:CN117117759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16230.7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线路传输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高压输电线路自适应耗能抑振型粘滞阻尼间隔棒,其包括导线、合页模块、挂板模块、粘滞阻尼器和绝缘模块;其中,导线用于传输电能的输电介质;合页模块用于固定导线,以及连接挂板模块和绝缘模块;挂板模块用于固定和支撑合页模块、粘滞阻尼器和绝缘模块;粘滞阻尼器用于为间隔棒提供附加阻尼,通过阻尼介质和活塞与缸体的相互作用产生阻尼力,以耗散输电线路振动输入能量;绝缘模块用于避免运行输电线路中导线间发生短路或漏电事故。本发明能够通过粘滞阻尼器吸收和耗散各导线振动引起的冲击能量,具有很强的耗能消震性,可以保障电气距离,提升输电线路运行安全。

    一种先导放电通道气体瞬态温度正交观测系统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194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333017.9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导放电通道气体瞬态温度正交观测系统和方法,系统包括定量纹影测量光路、莫尔条纹测量光路、放电电极、转换单元、示波器和数据存储单元;定量纹影光路中第一图像获取单元CA1和莫尔条纹光路中第二图像获取单元CA2工作于主从模式,CA1输出同步曝光时钟信号用于输入CA2保证了两者处于同一拍摄速度,实现了先导通道气体瞬态温度的对比测量,解决了先导放电通道气体温度测量结果难以校验的难题。本发明通过两种流场显示测量光路的正交布置,实现了先导放电通道发展路径的三维重构,保证了先导通道满足气体温度反演所需的同轴对称假设,实现了先导放电通道气体瞬态温度时域连续对比测量,同时测量系统具备自校验能力的显著优势。

    一种盘状绝缘子爬距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73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27299.4

    申请日:2022-01-1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盘状绝缘子爬距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装置,所述测量方法包括:根据目标三维特征图像确定盘状绝缘子的目标圆心以及目标半径,并将垂直目标圆心以及目标半径构成的平面的方向确定为法线方向;在法线方向上确定两个从目标圆心到填充后的目标三维特征图像中盘状绝缘子边缘目标平面;将两个目标平面之间的全部点云数据投影在其中一个目标平面上,确定出全部点云数据构成的目标曲线,并将目标曲线的长度确定为盘状绝缘子的爬距。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根据法线方向将确定出的两个平面之间的点云数据投影在一个平面上形成一条曲线,将曲线的长度确定为盘状绝缘子的爬距,实现非接触式的爬距测量,提高爬距测量的效率以及便捷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