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322328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286684.6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病毒模型构建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传染病动力学的网络病毒扩散模型构建的方法,包括步骤为:第一步,将复杂网络划分为均匀网络和非均匀网络,根据均匀网络的节点间的连接规律和非均匀网络的节点间的连接规律,将病毒在均匀网络和非均匀网络上的扩散分别进行分析;第二步,对均匀网络的分析;第三步,建立非均匀网络上带有传播媒介的SEIRS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本发明考虑潜伏节点及病毒传播媒介、健康媒介综合作用下病毒的传播情况,适用于复杂网络中病毒传播的过程;通过将病毒在因特网上的扩散过程的具体模型抽象为传染病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规律进行建模,对发现设计出有效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85075B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610970175.4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故障监控方法及装置,应用于与电力站点及维护人员移动终端通信连接的供电监控终端。所述供电监控终端分析获得的所述故障信息,在所述故障报警弹窗及所述电力监控界面上对所述故障报警信息进行文字数据或图形化的显示,所述故障信息包括故障等级、故障的电力站点的身份信息、故障的供电设备的身份信息、故障原因或故障时间,并自动通知对应的维护人员进行处理。如此,使得供电管理人员能在所述供电监控终端上直观地了解到所述故障报警信息中的具体内容,并且在故障发生时维护人员可以及时得到通知,提高了供电系统维护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88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510617245.3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电网故障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无功补偿装置的主电路模块及用于控制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模块;主电路模块中的运行模型为理想电流源模型。控制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正常控制策略单元、故障控制策略单元、故障识别单元以及输出单元。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全面考虑了无功补偿装置正常工况下建模、故障识别建模和故障穿越建模等环节;实现了可通过模型用户界面进行设定,进而实现了对实际风电场中品种繁多的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准确建模,同时也提高了建模的灵活性、准确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68070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65779.5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氨水还原剂的SCR脱硝装置氨逃逸均值测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SCR脱硝装置的氮氧化物浓度下降值、所述SCR脱硝装置的氨水消耗值及流经所述SCR脱硝装置的烟气值;根据所述氮氧化物浓度下降值、所述烟气值及氨气在所述氮氧化物浓度下降值中的占比值,计算所述SCR脱硝装置的氨气消耗值;根据所述SCR脱硝装置的氨水消耗值、所述SCR脱硝装置的氨气消耗值及所述烟气值,计算所述SCR脱硝装置的出口氨逃逸的平均值。本发明通过间接确定SCR脱硝装置出口氨逃逸均值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单点测量误差和烟气分布不均的缺陷,统筹考虑氨水实际耗量和SCR脱硝装置氨气反应消耗量,对指导SCR脱硝装置运行具有实际意义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7184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810439807.3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01D3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实验器材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废油净化装置体积庞大,不利于拆装和适用于教学实训的问题,提供实训教学用变压器油净化装置,其包括离心分离装置、过滤装置和对接机构,离心分离装置包括过滤袋、滚桶以及设置有进液口和对接出口的离心室;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层以及设置有对接入口和出液口的过滤室;对接机构包括承托杆、第一承托件、第二承托件、第一驱动套和第二驱动套;离心室设置于第一承托件,过滤室设置于第二承托件,对接出口和对接入口相对设置,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靠近能够使对接出口和对接入口对接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过离心过滤和过滤层过滤,能够得到经净化后的油品,实现油品的回收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0585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410773583.1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场并网特性在线评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通信单元:用于与广域测量系统实时通信,采集得到广域测量系统覆盖范围内的秒级风电场并网点实时性能信息和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信号;用于与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采集得到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的指令;用于采集风电场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数据,得到风电场毫秒级运行数据;在线评价算法模块:用于计算和评价风电场并网特性;功能管理模块:用于风电场信息维护、变电站信息维护和数据保存与查询。所述系统实现持续性地获取已投运风电场的并网特性,为风电大规模消纳与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297685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584929.3
申请日:2014-10-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参数检测方法,包括步骤1:将试验双馈风电机组接入电网发电;通过录波设备采集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步骤2:通过风电机组的主控制器采集风向、风速、桨距角、发电机转速、发电机转矩和主控低压穿越信号;通过变流器控制器采集变流器低压穿越信号、变流器Chopper动作信号和变流器Crowbar动作信号;步骤3:依据电流信号和电压信号获取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等效参数和低电压穿越响应延时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参数检测方法,避免了由部分器件组成的实验平台带来的误差,能够反映双馈风力发电机组与电网的交互影响,检测方法操作性强、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558883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617245.3
申请日:2015-09-2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电赛普检验认证(北京)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功补偿装置的电网故障控制系统,系统包括无功补偿装置的主电路模块及用于控制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模块;主电路模块中的运行模型为理想电流源模型。控制模块包括信号采集单元、正常控制策略单元、故障控制策略单元、故障识别单元以及输出单元。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全面考虑了无功补偿装置正常工况下建模、故障识别建模和故障穿越建模等环节;实现了可通过模型用户界面进行设定,进而实现了对实际风电场中品种繁多的无功补偿装置进行准确建模,同时也提高了建模的灵活性、准确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76089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342097.X
申请日:2013-08-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
IPC: G01R3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发电以及新能源发电测试领域的测试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串联动态电压恢复装置的高低电压穿越测试系统。采用高电压发生装置与低电压发生装置串联的结构,所述系统接入到风电机组与电网之间或光伏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模拟发生电压暂降和电压骤升的过程,采用开关时序可对风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系统进行单独高电压穿越测试、单独低电压穿越测试以及高低电压穿越的混合测试;开关时序逻辑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79028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510812989.0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63 ,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电基地风电场无功补偿容量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计算风电场需要向电力系统注入的最小动态无功电流值;步骤S2:计算风电场内风电机组向电力系统注入的动态无功电流值;步骤S3:确定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需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易于实现,满足工程计算的要求,为大型风电基地内风电场无功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