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189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632699.4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预测与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相对湿度的风机覆冰脱网风险预警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各预测时间点的天气预报信息;对预测温度小于零度的任一预测时刻点,将预报的湿度信息代入根据历史数据拟合的第一计算模型中得到该预测时刻点的能见度,然后将求解得出的能见度代入根据历史数据拟合的第二计算模型中得到该预测时刻点的液水含量;将计算得到的液水含量代入根据历史数据拟合的第三计算模型中得到该预测时刻点所对应风电场风机叶片覆冰脱网的最大数量;同时,将计算得到的液水含量代入根据历史数据拟合的第四计算模型中得到该预测时刻点所对应风电场风机叶片覆冰脱网期望风机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8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36774.2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实况监测和降水短临预测的变电站淹没预警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计算变电站的集水面积:以待预测的变电站为中心,计算变电站周围坡面的围合的集水区域的面积,作为变电站的集水面积;计算变电站的集水系数;计算变电站的排水能力:获取集水区域内积水水位的下降速率,作为变电站的排水能力;计算变电站的积水淹没水深:根据变电站的降水量、集水面积、集水系数、排水能力以及实况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变电站未来几小时的积水淹没水深。本发明可用于变电站的暴雨淹没的短临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648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29177.2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库历史降水数据序列构建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收集需要开展分析的水库流域信息;以水库流域的观测站建立时间先后不同,从水库建库开始,以固定时间段为周期,进行基于不均匀区划的水库面雨量计算;利用水库流域的短周期的面雨量以及多个流量站观测流量,校核不均匀泰森多边形中降水观测数据;取匹配时的水库流域的短周期的面雨量,构建水库历史降水数据序列。本发明可建立水库历史降水数据序列,为水库流域历史降水时空规律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78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490462.8
申请日:2020-12-16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切线方程的副高西伸脊点识别方法及系统,以提高精度。方法包括:将588位势十米连成线,形成副热带高压区域;选择副热带高压区域内最西边的两个格点,并使其满足两个条件:一、高压格点在副高区域内,二、高压格点西侧相邻的第一个格点在副热带高压区域外;在格点E、F连线的西向和和南北向通过线性插值确定与588位势十米线相交的四个相邻的边界点A、B、C、D;其中,B和C是最西侧的两个边界点;将边界点A和B连线,边界点C和D连线,计算AB与CD之间的交点G的坐标,并确定边界点B和C中心点H的坐标,将GH连线与588位势十米线的交点作为副热带高压区域西伸脊点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15471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0523.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领域,公开了一种舞动预测结果的展示方法、处理器、展示系统及存储介质,该舞动预测结果的展示方法包括:获取待展示区域的非微地形的非微地形舞动预测结果和微地形的微地形舞动预测结果,其中,微地形为未达到预设规模的地形;将非微地形舞动预测结果进行展示;获取微地形切换指令;将微地形舞动预测结果嵌入至非微地形舞动预测结果的展示界面上以进行展示。采用本发明的方案可以实现微地形区域的舞动预测快速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5381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64419.9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2455 ,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电网雷电灾害影响因子的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包括:确定电网雷电灾害影响因子的目标区域;建立目标区域的雷电观测数据库;获取目标区域的基本气象要素数据;建立针对目标区域的气象数值模式;基于雷电观测数据库、基本气象要素数据以及气象数值模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筛选出电网雷电灾害影响因子,该筛选方法利于提升电网设施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与水平,能够为制定针对电网的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82249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1157653.7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舞动微地形的识别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收集待分析线路的输电线路杆塔坐标,线路周围第一距离范围的第一精度的数字高程海拔数据,线路周围地面气象台站历史气象数据,线路历史舞动记录;将符合舞动气象条件或者发生过历史舞动的线路段,作为需要进行舞动微地形区域识别的线路段存入第一数据库;对第一数据库中的线路段,逐一进行微地形判识;根据各海拔高度值综合判定是否符合微地形的特征;判断出整条线路所有微地形区段,录入微地形数据库;在进行舞动数值计算时,对所有微地形点开展舞动微地形预测。本发明可以快速进行线路所处舞动微地形区域辨识。
-
公开(公告)号:CN109272053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1190000.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轨卫星监测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将观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网格,获取每个网格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监测值;收集每一颗卫星过境时,每一个地面观测点记录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地面观测值;根据地面观测点的位置以及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地面观测值,以及每个网格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卫星监测值,计算每颗卫星在网格点上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修正值,以及每颗卫星的权重;根据权重,综合计算每个网格的所有卫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修正值,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本发明将地面观测信息加入到卫星观测信息中,提升了污染的监测精度,提高了污染物广域监测中卫星信息的利用率,计算流程清晰,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56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02793.9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防灾减灾中心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南北方输电线路舞动关键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的舞动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收集历史时间段内发生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典型舞动事件信息以及气象台站逐小时气象观测数据,提取舞动事件发生时的降水、温度、湿度和风场数据;分别统计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满足上述发生舞动四个气象因素中任一因素、任二因素、任三因素和四个因素的日数;确定制约舞动出现的一个或二个以上的最关键因素;根据得到最关键因素,进行基于人工气候室的舞动覆冰条件敏感性分析;通过舞动仿真平台,分析导线舞动幅值对风场因素的变化响应;进行基于南北方输电线路舞动关键制约因素的舞动预测。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舞动预报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29060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611026812.9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荷序列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按照预设的时间分辨率获取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的历史负荷数据;按照预设的负荷类型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类,并计算各负荷类型的负荷曲线;采用蒙特卡洛法随机生成负荷场景,并判断所述负荷场景是否满足所述各负荷曲线及其峰谷差概率分布的要求:若满足则保留该负荷场景,若不满足则删除该负荷场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负荷序列建模方法及系统,可以按照预设的负荷类型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分类后依据各类型的负荷曲线生成多种负荷场景,从而满足新能源生产模拟计算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