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熔模铸造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铸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48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24420.5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熔模铸造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铸造方法,它涉及一种铸造装置铸造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热壳浇注薄壁铝合金件的方式存在铸件出现针孔,铸件组织粗大,力学性能不高的问题。本发明金属栅格安装在铸造罐体的下罐上,陶瓷型壳安装在金属栅格上,陶瓷型壳保温冒口安装在陶瓷型壳的上部,激冷块安装在陶瓷型壳上的铸件热节部位处,进气管插装在铸造罐体的下罐上,进水管的一端穿过金属栅格伸入到冷却水中,另一端与水泵连接并通过分水管对激冷块冷却,排水管的一端与激冷块连接,另一端穿过金属栅格伸入到冷却水中。步骤一:对陶瓷型壳进行预热;步骤二:浇注;步骤三:完成罐体闭合、锁紧密封直至凝固结束。本发明用于铝合金的熔模铸造。

    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43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43334.4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共析组织提高合金强度和塑性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TiAl合金强塑性不匹配以及热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合金按照原子百分比由48%的Al、2%的Cr、0.4~2.4%的Ru,余量的Ti组成。本发明通过改变Ru元素的加入量促进共析反应的形成来调控TiAl合金的相组成,以改善TiAl合金的微观组织,在不降低塑性的同时提高强度,其中室温压缩强度达到2250MPa,压缩应变近40%,实现TiAl合金强塑性匹配的方法。本发明应用于TiAl的制备领域。

    一种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Nb-Si基合金大尺寸铸锭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790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67761.8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一种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Nb‑Si基合金大尺寸铸锭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机械功率封闭试验平台。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Nb‑Si基合金定向铸锭的制备方法由于固‑液界面前沿存在电磁力扰动,促进对流,降低了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不利于合金定向凝固的问题。本发明步骤一、配料:步骤二、真空感应悬浮熔炼:步骤三、线切割圆棒:步骤四、电磁冷坩埚大尺寸铸锭启熔:步骤五、超声波辅助电磁冷坩埚定向凝固:步骤六、定向铸锭的冷却:定向凝固过程停止后,关闭超声波装置,冷却时间为30min,至此,完成了对Nb‑Si基合金大尺寸铸锭的制备。获得韧性相和脆性相定向耦合生长的大尺寸定向铸锭,有利于Nb‑Si合金断裂韧性的提升。本发明用于发动机叶片原材料制备。

    一种利用β稳定元素调控铸态高强韧钛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279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05560.3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一种利用β稳定元素调控铸态高强韧钛合金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β稳定元素调控铸态高强韧钛合金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铸态钛合金强度低,与韧性不匹配的问题。本发明钛合金成分为Mo、Al、Zr、Nb、Cr、β稳定元素、余量为Ti;熔炼后在α+β/β相变点以下10~200℃进行0.5~2h固溶处理,再α+β/β相变点以下240~450℃进行2~24h时效处理,空冷至室温,即完成。本发明通过对β稳定元素含量的调控,和固溶时效热处理,合金显微组织中出现生长纳米孪晶,并且调整了αs和αp的相比例,达到了协调合金强韧匹配的目的。本发明应用于高强韧钛合金的制备领域。

    一种兼具室温韧性和热成型性能的Nb-Si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9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05269.7

    申请日:2022-09-09

    Abstract: 一种兼具室温韧性和热成型性能的Nb‑Si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室温韧性和热成型性能的Nb‑Si基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Nb‑Si基合金由于热加工性能较差影响后续改善合金综合性能的问题,本发明兼具室温韧性和热成型性能的Nb‑Si基合金,由Nb、Ti、Si、Al、Fe、V元素组成,化学式为NbTiSiAlFeV,然后通过水冷铜坩埚真空非自耗熔炼制备得到,合金组织中含有新的低熔点硅化物相Nb4FeSi。在高温条件下,Nb4FeSi相的粘性流动可能起到协调变形的作用,从而实现了在不损害室温韧性的前提下,改善Nb‑Si基合金的热成型性能的目的。本发明应用于高温合金领域。

    一种双相硅化物调控高硅β钛合金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2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9337.5

    申请日:2022-11-09

    Abstract: 一种双相硅化物调控高硅β钛合金强度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相硅化物调控高硅β钛合金强度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对强度韧性要求较高的复杂钛合金结构件,因形状尺寸复杂无法通过热变形成形进行强韧匹配性调控的问题,本发明设计并调控的β钛合金通过铸造成形和相匹配的热处理工艺,即可在钛合金基体中原位自生形成双相硅化物,并达到强度和韧性优化匹配的效果,所设计成分范围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在1100~1300MPa之间,韧性在50~67MN·m‑3/2之间,可满足多种复杂钛合金结构件的性能需求,本发明应用于钛合金领域。

    一种制备高温合金的高频感应加热凝固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7525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577524.1

    申请日:2022-05-25

    Abstract: 一种制备高温合金的高频感应加热凝固装置与方法,它涉及一种热凝固装置与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NbSi基合金在添加大量的合金化元素之后,存在组织粗大、元素偏析严重的问题。本发明的料勺传动机构安装在炉体的上端面上,翻料勺密封安在料勺传动机构上对翻料勺进行旋转和升降,水冷铜坩埚采用上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并位于炉体内;高频振动杆的下部安装在台架组件内,高频振动杆向上穿过炉体后伸入到水冷铜坩埚内,感应线圈套在水冷铜坩埚上,用超声波处理有效调控合金凝固过程、改善合金组织,实现大幅度提升合金性能的目的。感应线圈加热,避免用电弧熔炼方法加热,使加热速度过快、温度梯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发明用于高温合金的制备。

    一种直接和间接耦合引入超声处理高温熔体的设备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295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17577.1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一种直接和间接耦合引入超声处理高温熔体的设备和方法,它涉及一种超声处理高温熔体的设备和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超声处理对合金的熔炼作用具有衰减的现象,导致无法实现合金组织的全部细化和组织调控的问题。本发明的间接超声波处理装置的超声探头与坩埚的底部接触,直接超声波装置的浸入式超声导入杆与熔体直接接触。运行超声波发生器,利用超声发生杆、超声探头和浸入式超声倒入杆将超声波从坩埚底部和坩埚顶部引入超声,保持设定的超声功率,保持设定时间,来控制铸锭内晶体的细化程度。利用直接和间接耦合的超声波可弥补超声波的衰减,实现熔体组织的全部细化,更好地获得细化的难熔合金及复合材料。本发明用于高温合金的制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