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6613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263633.1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1/12
Abstract: 基于可溯源同步测尺的双纵模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双纵模稳频He-Ne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 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 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相位激光测距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兼顾大功率、多测尺同步性与可溯源性的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的问题,具有测距精度高、测量效率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49248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410263631.2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1/12
Abstract: 超外差与外差结合式抗光学混叠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稳频He‑Ne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超长波长和超短波长的不能同步产生,激光测尺不可直接溯源和非线性周期误差和频率混叠的问题,具有测量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64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63593.0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1/12
Abstract: 基于可溯源同步测尺的混合双光源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双纵模稳频He?Ne激光器与半导体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相位激光测距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兼顾大功率、多测尺同步性与可溯源性的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的问题,具有测距精度高、测量效率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5564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263593.0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1/12
Abstract: 基于可溯源同步测尺的混合双光源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双纵模稳频He-Ne激光器与半导体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相位激光测距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兼顾大功率、多测尺同步性与可溯源性的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的问题,具有测距精度高、测量效率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49248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63631.2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1/12
Abstract: 超外差与外差结合式抗光学混叠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和稳频He-Ne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超长波长和超短波长的不能同步产生,激光测尺不可直接溯源和非线性周期误差和频率混叠的问题,具有测量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4864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63632.7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1/12
Abstract: 混合外差式多频抗混叠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抗混叠测量光路和相位测量单元组成;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偏频锁定半导体激光器和He-Ne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超长波长和超短波长的不能同步产生,激光测尺不可直接溯源和非线性周期误差和频率混叠的问题,具有测量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3508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3659.6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1/12
Abstract: 抗光学混叠的可溯源精测尺半导体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抗混叠测量光路和相位测量单元组成;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超长波长和超短波长的不能同步产生,激光测尺不可直接溯源和非线性周期误差和频率混叠的问题,具有测量范围大、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35086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3608.3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S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1/12
Abstract: 混合外差式可溯源精测尺He-Ne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扩束准直镜组、测量光路及电路单元;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双纵模稳频He-Ne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和,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相位激光测距技术中缺少一种能兼顾多测尺的同步性和可溯源性的装置与方法的问题,具有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034265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63658.1
申请日:2014-06-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抗光学混叠的可溯源精测尺相位激光测距装置与方法属于相位激光测距技术,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尺生成单元、激光移频单元、抗混叠测量光路和相位测量单元组成;其测距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开启频率基准激光器和He-Ne激光器;步骤二、一束作为参考激光束,另一束作为测量激光;步骤三、以作为精测尺;步骤四、以作为粗测尺;步骤五、移动测量角椎棱镜至目标端,分别得到精测尺与粗测尺的相位差Φ1和Φ2,最后通过公式得到被测距离值;本发明解决了超长波长和超短波长的不能同步产生,激光测尺不可直接溯源和非线性周期误差和频率混叠的问题,具有测量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实时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15759B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0910072523.6
申请日:2009-07-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S3/13
Abstract: 基于碘稳频参考的双纵模热电致冷偏频锁定方法与装置属于激光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相对频率准确度达10-11的碘稳频激光中心频率作为基准频率,对多台双纵模激光器输出激光的频率进行锁频,使多台激光器与该基准频率保持为一固定差值,可将双纵模激光器的相对频率准确度从10-7~10-8提高到10-9,多台双纵模激光器的频率一致性从10-7提高到10-9,且同时采用热电致冷器对称热结构进行预热和稳频的腔长调节,消除了激光管受热不均匀导致的激光管径向畸变对输出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增强了环境适应能力,缩短了预热时间,提高了激光管的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