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式超声导波装置
    6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8812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92036.0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一种主动式超声导波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功率放大器、传感器网络以及切换开关;其中,所述切换开关包括衰减器、选通开关、信号放大及调理器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衰减器和选通开关的开关切换,其中衰减器至少包括第一级衰减器,所述第一级衰减器是双掷的簧片继电器,所述传感器网络的输出信号是直通连接于所述选通开关,以将经所述信号放大及调理器进行放大调理后输入所述主控制器,所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激励信号是需经由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切换所述衰减器的开关才能被加载至所述传感器网络,从而形成互锁控制。本发明能够实现一种具有超低串扰的主动式超声导波装置。

    注塑模具斜顶机构与导向块的间距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3033B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810044529.1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与导向块的间距的监测装置,布置于下支撑板上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用来监测斜顶滑座处的斜顶杆的相对位移情况,布置于上支撑板上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用来监测导向块下方局部斜顶杆的相对位移;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电子测量仪器与处理终端连接;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获取的监测数据传输至处理终端,通过处理终端实时监测斜顶杆与导向块之间距离的变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能够实时采集斜顶杆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变化情况,并进行数据处理,判断斜顶的实时状态,当斜顶状态发生突变或异常时,监测系统能够立即在生产现场报警提醒,并控制生产的进行与否。

    一种柔性自供能压力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46198A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10431102.1

    申请日:2019-05-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自供能压力传感器,包括相互贴附设置的介电摩擦层和水凝胶介电层;介电摩擦层和水凝胶介电层的外侧分别依次设置有电极层和保护层,其中:水凝胶介电层为高分子聚合物和导电液体的混合物;介电摩擦层为摩擦介电高分子材料制成;介电摩擦层与水凝胶介电层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凸起状的微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测量结构所受的压力,相比传统压阻传感器、压电传感器和电容传感器,通过自身在受到外界压力来提供电源的构思,使得到的传感器具有柔性、功耗低,灵敏度高且测量时不需要添加电源的优点,本发明提供的柔性压力在可穿戴传感器和结构表面压力测量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结构覆冰定量化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19304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597867.3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结构覆冰定量化监测方法,被监测结构上布置压电传感器网络,得到多条激励‑传感路径;在激励‑传感路径的激励端利用激励信号激励出超声导波信号,激励‑传感路径的接收端接收超声导波信号;根据超声导波信号在激励‑传感路径的传播过程中的导波幅值和相位的变化,判断激励‑传感路径上是否覆冰。本发明能方便地对被监测结构的覆冰区域和厚度进行定量化监测,为是否需要除冰等提供先验数据。本发明的方法基于传感器网络技术,操作过程简单,具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发明在实现过程中无需更改或增加设备和参数,利用现有硬件系统就可以实现。

    一种基于基准导波信号匹配的温度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8208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0997193.6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基准导波信号匹配的温度补偿方法,涉及结构健康监测。通过预先采集被测结构在健康状况下的一组等温度间隔导波信号作为基准信号集,由基准信号幅值特征点得出信号相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1,再取其中一条基准信号作为基准匹配信号,运用匹配追踪算法将基准匹配信号与其他基准信号进行幅值匹配,得出幅值影响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2。对实际测试的信号,根据其具体温度值,由关系2得到的幅值影响系数值,结合关系1,实现导波信号的温度补偿。能实现大于10℃温度差的补偿,并能根据不同的损伤评定标准进行多次补偿来提高补偿性能,具有补偿计算量小,补偿性能好的特点。

    一种去除熔断器生产溢出焊锡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4928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10988279.8

    申请日:2016-1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去除熔断器生产溢出焊锡的方法及装置,涉及熔断器。所述方法:将管壳一端和端帽连接,另一端插入带有熔融焊锡的端帽,溢出的焊锡在端帽边缘处形成球状小颗粒;通过探测和反馈系统控制传动装置、载台和去除熔断器生产溢出焊锡的装置对溢出的球状小颗粒焊锡施加一个力的作用,使球状小颗粒焊锡与端帽分离;将电阻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集成于上载台,测量熔断器的电阻率和长度;由测量得到的值与预先设定好的电阻率范围及长度范围进行比对,若两者都在预先设定范围内,则视为合格品,否则视为不良品,采用机械手去除。装置设有圆帽、弹簧、上载台、下载台、传动装置、电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可有效去除熔断器生产溢出的焊锡。

    一种基于基准导波信号匹配的温度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820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997193.6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9/326 G01N2291/02881 G01N2291/0289

    Abstract: 一种基于基准导波信号匹配的温度补偿方法,涉及结构健康监测。通过预先采集被测结构在健康状况下的一组等温度间隔导波信号作为基准信号集,由基准信号幅值特征点得出信号相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1,再取其中一条基准信号作为基准匹配信号,运用匹配追踪算法将基准匹配信号与其他基准信号进行幅值匹配,得出幅值影响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2。对实际测试的信号,根据其具体温度值,由关系2得到的幅值影响系数值,结合关系1,实现导波信号的温度补偿。能实现大于10℃温度差的补偿,并能根据不同的损伤评定标准进行多次补偿来提高补偿性能,具有补偿计算量小,补偿性能好的特点。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监测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478422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80791.0

    申请日:2017-08-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注塑模具斜顶机构监测的方法和装置,涉及注塑模具,包括采取应变、压力和温度实时测量的方法对斜顶机构在运动过程中的状态进行监测,获取斜顶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信息。应变监测方法选用光纤应变传感器和无线应变传感器,压力监测方法选用无线应变式力传感器,温度监测方法选用光纤温度传感器。应变传感器设置于斜顶杆、面针板与斜顶滑座上,所述力传感器置于支撑板与导向块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置于斜顶杆周围。能够实时采集斜顶运动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判断斜顶的实时状态,当斜顶状态发生突变或异常时,监测系统能够立即在生产现场报警提醒,立即停止生产,防止斜顶发生损坏。

    监测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分层的电涡流传感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15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712420.6

    申请日:2017-08-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结构分层的电涡流传感器,包括至少一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柔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印刷于柔性印刷电路板上的线圈。所述电涡流传感器粘接于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连接的螺杆上并通过线圈通入交变电流、接收感应电压,所述线圈走线的主体方向沿着螺杆的轴向,电流流入主体方向亦沿着轴向,使得连接孔边的涡流方向平行于螺栓轴向。该电涡流传感器对分层状损伤较为敏感,可以监测较厚连接结构内部的分层状损伤发生及其扩展。

    一种超高层建筑综合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94830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52311.8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8 H04L67/12

    Abstract: 一种超高层建筑综合健康管理系统设计方法,涉及建筑健康管理。包括:用于对超高层建筑外部围护系统(包括护栏、玻璃墙面)实时监测的围护健康监测子系统;用于对超高层建筑的重要结构单元实时监测的建筑结构健康监测子系统;用于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实时监测的消防监测子系统;用于对各种监测参数进行实时采集的多功能传感器网络;用于根据综合评价子系统的评价结果进行决策,产生相应预警或维护信息,并预测建筑的寿命的超高层建筑安全决策与维护子系统;用于对来自监测系统的数据对比和加工,对数据做出综合评价的超高层建筑综合评价子系统;以及用于执行来自安全决策与维护系统的决策命令,管理传感器网络的超高层建筑综合控制子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