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624491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340029.8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纺微纳制造领域,公开一种基于近场电纺直写的多层微结构纤维的制备装置,包括注射泵、注射针管、电纺针头、高压电源、收集板、位移控制平台、聚焦照射光源、鞘气装置和聚焦加热光源,注射泵输送注射针管内的溶液至电纺针头,收集板位于电纺针头的下方,位移控制平台驱动收集板进行移动,收集板包括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和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填充在相邻光敏收集单元之间,聚焦照射光源聚焦于电纺针头下方的光敏收集单元,本实用新型通过阵列分布的光敏收集单元实现了点对点喷印接收,提高了喷印精度,使得复杂微纳结构例如单点堆叠结构、悬空结构快速喷印成为了可能。

    一种旋转多射流批量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821546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750489.9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旋转多射流批量纺丝装置,涉及静电纺丝装置。设有收集筒、分液台、金属薄膜、盖台、滚轮、滚珠、联轴器、伺服电机、电机架、支架、供液装置、导管、高压电源;盖台和分液台上分别设有上、下层导板阵列,分液台与盖台形成纺丝喷头主体,分液台和盖台边缘设有凹槽阵列,凹槽阵列中的每个凹槽分布于上层导板阵列中的两个导板之间,上下两个凹槽连接成微孔结构;分液台和盖台内侧均喷涂有金属薄膜,金属薄膜接电源;分液台底部与支架的顶部均设有环形轨道,在两个环形轨道之间设有滚珠并形成支承;分液台底部设有滚轮;分液台底部的轴段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与支架固定连接;收集筒为圆形结构,收集筒与纺丝喷头同轴心安装并接地。

    一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基膜打磨粗化和校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309937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20104204.4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基膜打磨粗化和校直装置,涉及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设有打磨机构、第1电机、电机座、机架、电路控制器、第2电机、第3电机、齿轮滑板机构、Nafion膜、调节螺杆机构;打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打磨机构设有砂纸、打磨滚、砂纸锁紧装置、四角螺母;砂纸锁紧装置包括转杆、第1弹簧、压紧块;第1电机、第2电机分别安装在电机座和机架上,齿轮滑板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由第3电机提供动力,为实现Nafion的打磨提供长度方向的进给。齿轮滑板机构设有齿轮滑板部件、齿轮。齿轮滑板部件包括齿轮滑板、长条压板、螺母、螺钉;调节螺杆机构安装在机架上。调节螺杆机构包括螺杆、第2弹簧、轴承座。

    气流辅助静电纺丝装置
    6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39670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726304.6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气流辅助静电纺丝装置,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包括喷头、供液泵、高压电源、气泵、减压阀和收集板;喷头设有进液筒、调节片、转接头、针头和气罩;进液筒与气罩垂直同轴连接,调节片设于进液筒与气罩接合面之间,进液筒设有进液通道,进液通道与供液泵连通,转接头位于气流缓冲室内且与进液筒底部连接,转接头与进液通道连通,针头与转接头底部连接,针头穿过气罩底壁通孔,针头与气罩同轴,气罩侧壁所设进气通道与气泵连通,气罩内腔底部设有导向流道,气罩底壁设有约束流道,气罩的进气通道上方侧壁设有进电通道,进电通道安装有接线柱,接线柱一端与位于气罩内的转接头触接;接线柱另一端与导线一端连接,导线的另一端与高压电源连接。

    一种自主式多喷头气泡静电纺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428352U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20101113.X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主式多喷头气泡静电纺丝装置,涉及静电纺丝装置。提供引入气流形成气泡膜,同时通过金属电极组往复运动,自主式刺破气泡,促进射流的高效、稳定的喷射,形成均匀排列纤维的自主式多喷头气泡静电纺丝装置。设有电源、多喷头顶盖、收集板、供液装置、底盖、气泵、供气通道、电动伸缩推杆和金属电极组;供液装置通过软管与多喷头顶盖连接;多喷头顶盖上端内部设有溶液槽,多喷头顶盖内表面设有7个喷嘴;多喷头顶盖设在收集板下方,金属电极组与电动伸缩推杆连接,电动伸缩推杆驱动金属电极组上下往复运动;多喷头顶盖下端设有底盖,气泵通过供气通道与底盖连接;底盖设有气道接口,电源正极通过导线与溶液槽连接,电源负极接地;收集板接地。

    一种基于总线的电渗析倒极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540314U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20289399.4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总线的电渗析倒极控制系统,涉及电驱动膜分离。提供利用现场总线和无线通信技术简化控制系统,生产成低本,设备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高的一种基于总线的电渗析倒极控制系统。设有上位机、无线信号转换模块、第一无线信号收发器、第二无线信号收发器、总线协议通信模块、CAN总线、数据采集模块、电流功能模块、倒极功能模块、液路功能模块和电源模块。采用了先进的现场总线技术和分布式输入输出模块及无线远程控制技术,显著减少了系统元件和控制接线,减少了生产制造、安装调试的工作量和出错率,降低了功耗,使操作更快捷安全,提高了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大大减少了工程成本。

    一种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的多管道式俘能器

    公开(公告)号:CN205356190U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20105474.7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的多管道式俘能器,涉及能量收集装置。设有多口俘能管道、浮块、钢丝绳、吊线坠、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电路密封盒、能量收集电路、导线、铜片电极;俘能管道设有多口,俘能管道由宽径到窄径,能有效利用各个方向水流且具有使管道内水流速度放大的作用;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与铜片电极接触,固定在俘能管道内,用于利用管道中的水流冲击使其变形产生电能;能量收集电路通过导线与铜片电极相连并固定在电路密封盒中用于储存电能;浮块安装在俘能器底部,为整个装置提供浮力;吊线坠固定在浮块底部,吊线坠用于俘能器的稳定和水体中定位。能充分利用各方向的水流产生电能,提高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收集能量的效率。

    基于电纺纳米纤维柱的高效水处理净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374941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1091165.1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纺纳米纤维柱的高效水处理净化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高效过滤板、上层流道出水盖板和下层流道进水基板,所述高效过滤板分别与上层流道出水盖板和下层流道进水基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高效过滤板上设有若干个纳米纤维柱孔道,所述纳米纤维柱孔道沿高效过滤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高效过滤板,每一纳米纤维柱孔道内通过静电纺丝方式设有纳米纤维柱,所述上层流道出水盖板上设有与纳米纤维柱孔道相通的出水口,所述下层流道进水基板上设有与纳米纤维柱孔道相通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叠放含有不同过滤材料的分散过滤板块,使其可以根据所需经过多级净化材料,有效提高净化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驱动的仿生蜻蜓扑翼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204078070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589635.5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驱动的仿生蜻蜓扑翼机器人,涉及仿生扑翼机器人。设有翅脉、翅膜、机翼IPMC驱动部件、机翼、机体、电路控制器、铜片电极、机体IPMC驱动部件、固定轴;翅脉和翅膜设在机翼上,2片机翼IPMC驱动部件设在机翼上,改变机翼的形状可实现机翼的变形;2片机体IPMC驱动部件设在机体底部,机体IPMC驱动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机体上,另一端设在机翼的翼根部,机翼铰链在机体上,带动机翼的扑动;铜片电极将电路控制器与机翼IPMC驱动部件或电路控制器与机体IPMC驱动部件通过导线连接,电路控制器、机体IPMC驱动部件、固定轴设在机架上,机翼上的固定轴孔与固定轴铰接,实现机翼与机体之间的转动。

    一种鞘层气流均匀供气流道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3976987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450286.9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鞘层气流均匀供气流道结构,涉及静电纺丝的供气装置。设有辅助气体进出气口、分流管道、缓冲气室、辅助气流通道、气流缓冲腔、鞘气气孔阵列、纺丝针头与喷嘴;辅助气体进气口与分流管道连接,各分流管道均布在辅助气体进气口四周,每个分流管道与各一级缓冲气室对接;各一级缓冲气室上分别均匀地设有复数个一级辅助气流通道并连接至二级缓冲气室;二级缓冲气室上分别均匀设有复数个二级辅助气流通道并连接至气流缓冲腔;复数个鞘气气孔阵列均布在气流缓冲腔下方,鞘气气孔阵列连接到辅助气体出气口;气流缓冲腔内设有纺丝针头,纺丝针头的数量与鞘气气孔阵列中气孔的数量一一对应;纺丝针头上的纺丝喷嘴处于鞘气气孔阵列中气孔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