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7998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78574.0
申请日:2013-07-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通反向永磁直线电机的垂向力控制方法。该方法包含垂向力最优算法和控制切换器,所述的垂向力最优算法是:通过建立辅助函数得最优d、q轴电流,在稳态运行时保持推力不变的情况下得到最小的铜耗和垂向力,从而提升电机工作效率和性能;所述的控制切换器是:动态阶段采用d轴电流为零的控制模式,稳态阶段采用垂向力最优控制模式,该方法响应快,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93860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10482507.6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2K4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小型直线推进系统中的模块化C型定子铁芯的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内定子环由电枢绕组、非导磁材料制成的磁障、导磁材料制成的结构相同的两C型铁芯组成,两C型铁芯中间固定夹有磁障、沿轴向排列、与外动子环之间间隙相同;两C型铁芯均具有一个C型槽,C型槽的开口处朝向外动子环,每个C型槽中嵌有一套电枢绕组;两C型铁芯的轴向长度为一个动子极距,磁障的轴向宽度为一个动子极距的1/4;两个模块化C型铁芯结构与动子产生相位相反的定位力,实现定位力抵消;两相绕组之间达到物理上电路、温度的隔离效果,可实现带故障运行;磁障使得两个模块化C型铁芯物理上隔离,磁路上解耦,提高电机运行的容错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14775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10235446.7
申请日:2008-12-0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2K29/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独立式双凸极容错电机,该电机采用双凸极结构,定子(1)的内圆周上均布定子凸极,永磁体(3)在定子(1)圆周成对布置,易于冷却;电枢绕组(4)置于定子(1),每槽内只有一套绕组,容错齿(5)上无绕组,每极绕组采用独立“H”桥驱动,每极绕组单独构成一相;转子(2)采用凸极结构,既无绕组也无永磁体,结构简单。该种容错电机相与相间物理、电隔离,避免了相间短路,同时使得当电机的某相绕组发生故障时,对其他非故障相绕组影响甚小,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和带故障运行能力,具有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以及容错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945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3367.6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2P21/14 , H02P21/20 , H02P21/22 , H02P21/00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方法、系统,将双极性方波信号注入电流矢量角,利用注入双极性方波信号的电流矢量角计算出注入双极性方波信号后的d‑q轴电流;将注入双极性方波信号后的d‑q轴电流代入修正后的转矩方程,计算出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正极性转矩Teup和负极性转矩Tedown,并按照泰勒级数展开,当泰勒级数展开的Teup与Tedown的差等于0时,Teup与Tedown的差经过PI控制器后与初始电流矢量角β叠加,得到当前最优电流矢量角,计算出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所需d‑q轴参考电流。本发明实现了最大转矩电流比的精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7839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02753.X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冗余驱动系统的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涉及多相电机的电流重构及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领域。本发明利用两个额外的母线电流传感器,实现对电机的六相电流重构,形成一种冗余的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并利用该系统重构出的六相电流实现对传统六相电流传感器四种故障的诊断与定位。根据分析四种电流传感器故障对采样电流造成的影响,利用和与差模块实现对电流传感器四种故障下采样电流特征的提取。此外,采用积分平均值的方法设定了四种故障诊断因子,结合四种电流传感器故障下采样电流特征构建故障诊断算法。本发明通过所设定的程序,实现对四种电流传感器故障的诊断与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613168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141363.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2P21/05 , H02P27/12 , H02P27/08 , H02P25/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五相永磁电机连续调制容错双随机低振噪控制方法。方法的实施主要包括建立降阶解耦矩阵,利用构建的降阶解耦矩阵,建立五相永磁电机单相绕组开路后的数学模型;合成五相电机一相开路下的虚拟电压矢量集,以虚拟电压矢量集为基础矢量,建立容错多矢量调制方法,降低容错运行时的相电流边带谐波,抑制低频振动和噪声;采用变延时SVPWM,使得开关周期Ts随机变化,同时将一个开关周期内两个零矢量作用时间随机分配,构成随机零矢量—变延时SVPWM算法,将开关频率及其整数倍处的谐波分散到指定的频域内,抑制容错运行时的高频振动和噪声。最终实现了电机在一相开路故障状态下的低振噪容错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07014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1245111.5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三相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多相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双三相电机包含两套对称三相绕组,两套绕组空间上互差30度。本发明通过采样电机的各相电流和转子角度信息获得转速,转矩和磁链信息。由转速控制器获得转矩误差,通过磁链控制器获得转矩误差。根据磁链信息和转速信息选取目标电压矢量。根据转矩误差和磁链误差计算出目标电压矢量占空比。由开关序列生成模块根据目标电压矢量和占空比生成开关序列驱动功率器件的驱动信号,从而实现对双三相永磁电机控制。本发明可同时减小双三相永磁电机的谐波电流、转矩脉动和磁链脉动。从而提升双三相电机的稳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97287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1141527.2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位置误差补偿方法。该方法在αβ轴注入空间电压矢量信号,利用高频信号激发电机的饱和凸极性,再对高频响应电流信号进行处理获得基础位置角;同时根据空间电压矢量注入产生的高频磁链和高频电流,分析两者偏导数关系建立位置估计误差补偿模块,并利用含负载角的坐标变换锁定定子磁链位置获得位置补偿角。最后利用基础位置角和位置补偿角合成估计位置角加入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中,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运行。该方法能实时在线补偿位置估计误差,因此可有效解决永磁同步电机在重载条件下位置估计误差增大的问题,提高了位置估计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2391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1237696.6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2P21/22 , H02P21/00 , H02P21/14 , H02P9/30 , H02P10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双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简化控制集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该策略将合成电压矢量作为待选矢量,以抑制定子电流谐波。同时根据无差拍原则预测下一时刻的功率,以反电势和给定功率的大小为判断条件,判断目标电压矢量的位置,从而缩小寻优范围、简化控制集,达到减小计算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功率性能,进一步计算矢量最优作用时间来抑制相电流谐波以及功率脉动。本发明在保持较好稳态性能的同时,提升了动态响应速度,并有效降减轻计算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49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111006279.0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H02P21/22 , H02P21/18 , H02P21/30 , H02P21/00 , H02P6/18 , H02P6/182 , H02P25/026 , H02P27/08 , H02P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位置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MTPA控制方法,该方法为基于虚拟信号和高频脉振信号注入的无位置传感器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控制。通过向估计d轴注入高频电压信号,从高频电流中提取出零低速下的转子位置信息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同时,分别向估计dq轴上注入直流信号,计算出相应的功率追踪MTPA工作点,降低系统铜耗从而提升系统效率。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和MTPA控制,并且由于两种控制算法都是通过信号注入的方式对电机参数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