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330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441405.4
申请日:2020-05-22
IPC: F26B9/06 , F26B21/00 , F26B21/08 , F26B21/10 , F26B21/12 , F26B23/04 , F26B25/00 , F26B25/06 , F26B25/12 , F26B2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置平推式智能热泵干燥机,它包括上、下二层结构的隧道式热风干燥厢体,以及依次安装在隧道式热风干燥厢体上的侧置平推式热风推送系统、辅助电加热系统、热泵加热系统、高效换热排湿及新风补给系统、料车料盘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提供的侧置平推式智能热泵干燥机,可实行18段编程干燥设置,能够精确控制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及风速的变化,使物料得到高度均匀和个性化的干燥,更加环保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356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2010038534.9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343 , A61K31/192 , A61K31/216 , A61P13/1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组合物,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从丹参中筛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佳化合物组合,其中5种分子摩尔比配伍(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素:丹参酮IIA=1:0.07:0.04:0.07:0.05)和3种分子摩尔比配伍(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1:1.16:0.02)对HBZY-1、HK-2的高糖及过氧化氢损伤模型中均显示出较好的活性,且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调节自发型糖尿病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胰岛素、尿微量白蛋白、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改善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208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96088.4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575 , A61P29/00 , A61P2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575 , A61P25/02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乙酰榄香醇酸在制备镇痛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乙酰榄香醇酸现有药理活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验综结合各种急慢性疼痛小鼠模型对乙酰榄香醇酸的镇痛作用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伤害性热和机械刺激引起的急性痛模型、坐骨神经结扎和完全弗氏佐剂引起的慢性痛小鼠模型,研究乙酰榄香醇酸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口服乙酰榄香醇酸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小鼠的各种疼痛反应。本发明提供的乙酰榄香醇酸可制备成高效、低毒的防治各种急慢性痛的镇痛药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853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1083657.3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28 , A61K36/324 , A61K31/56 , A61P29/00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328 , A61K31/56 , A61K36/324 , A61K2236/333 , A61K2236/39 , A61K2236/55 , A61P29/00 , A61P35/00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香酸与没药萜配伍组合物,以乳香酸类、没药萜类为基本活性成分,配伍应用具有显著抗炎镇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且优于乳香酸、没药萜各自单独使用效果,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药物组合物在炎性疼痛、癌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等慢性疼痛疾病中的应用,该药物组合物作为镇痛剂使用,其除兼有抗炎、抗肿瘤作用外,还具有长期使用不产生依赖、不产生戒断反应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1339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276518.8
申请日:2017-12-0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19/00 , A23L33/105 , A23L33/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天然大枣红糖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大枣为原料,以水酶浸提,静置澄清,复配甘蔗红糖后经煮糖、制砂制得大枣红糖。本发明提供的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大枣红糖,依据大枣果实组织结构特征,采取水酶浸提的方法,可提高大枣低聚糖类组分的溶出率,采用二次果胶酶水解提高低聚果糖含量,时复配天然甘蔗红糖。既保留了大枣补血益气功效物质,又补充了天然红糖含有的矿物质元素,具有益气养血等保健作用,适宜于妇女经期及产后保健。本发明可解决由于大枣深加工产品单一,季节性产量大且难以储存而导致大量大枣资源难以有效利用的技术难题,同时可开发出大枣深加工产品,可提高其附加值,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97922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473710.0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04 , A61P15/06 , A61P7/04 , A61K35/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止血安胎功效的中药组合物的精制提取物,它由中药组合物阿胶、川芎、甘草、艾叶、当归、白芍和生地黄的水提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按重量比为1:3组成。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对比筛选,并通过多部位进行组合,得到最佳重量配比的精制提取物。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筛选得到的最佳重量比的精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止血,安胎等功效,临床疗效更好,服用剂量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66829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4749.7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南京弘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IPC: A61K36/804 , A23F3/34 , A61K9/16 , A61P3/10 , A61P3/06 , A61P9/12 , A61P37/04 , A61P9/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由丹参叶30~50份、桑叶25~35份、荷叶10~20份和地黄叶10~20份制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预处理、杀青处理、揉捻、烘干、灌装或喷雾干燥等制备步骤。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含有多种天然有效活性成分,各类活性成分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的免疫调节效应。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丹参叶和地黄叶,变废为宝,制备得到天然植物环保保健茶,适合短期及长期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74660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659333.4
申请日:2016-08-1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328 , A61P25/00 , A61K36/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324 , A61K36/328 , A61K2236/331 , A61K2236/51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乳香和没药在制备防治神经病理性痛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在乳香和没药现有药理活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实验深入研究筛选其新的临床功效,本发明通过坐骨神经结扎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的慢性痛动物模型,研究乳香‑没药水提物对小鼠痛觉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实施7天后,能够引起小鼠明显的疼痛反应,而口服乳香‑没药水提物能够显著抑制小鼠的疼痛反应。本发明提供的乳香‑没药水提物可制备成高效、低毒的防治神经病理性痛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068404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337719.4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L33/00 , A61K36/286 , A61P17/00 , A61K31/355 , A61K35/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祛黄褐斑功能的保健品,它是由当归30~90份、白芷90~270份、银杏叶提取物1~3份、维生素E 1~3份、珍珠粉5~15份、红花籽油33~99份制成。本发明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辨证施治,结合黄褐斑的发病机理和发病症状,筛选原料,整个原料组成配比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保健品能有效增加肝脏、皮肤中酪氨酸酶含量,有效降低丙二醛含量,并能减小皮肤中黑色素细胞的目标面积、平均直径和累积光密度明显降低;并对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有明显升高作用,并且实验过程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低,安全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23280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52353.1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87 , A61P3/06 , A23L33/105 , A61K31/3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原花青素1~10份,葡萄籽油5~50份,白果油2~10份,总丹参酮1~5份和或枸杞籽油、酸枣仁油、沙蒿籽油、紫苏籽油,亚麻籽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原花青素组合物,通过大量试验筛选制备得到,采用具有多重保健功效的天然药食两用植物提取物制备而成,无毒副作用、健康安全,且所用原料为葡萄制酒或榨汁后产生的副产物,可实现葡萄资源的高效利用。实验结果表明,该组合物及其制剂能够安全有效地调节人体的血脂、预防动脉硬化,软化血管,可广泛应用于高胆固醇或高甘油三酯引起的高血脂人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