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0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58466.9
申请日:2023-11-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州知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陆两栖用水下机器人,包括机体,机体内部设有控制器,还包括行走机构、上浮机构以及机臂;行走机构包括设于机体底部的履带底盘以及螺旋推进器,履带底盘与机体之间设有第一液压油缸;上浮机构包括固定排水箱、第一压缩气瓶以及安全气囊,固定排水箱与气管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阀;机臂设于机体前端顶部,机臂一端转动连接有斗杆,斗杆一端活动连接有破岩机构。本申请在机器人机体底部设置用于在硬质路面上行驶移动的履带底盘以及用于在流体、半流体环境中行驶移动的螺旋推进器,通过第一液压油缸对履带底盘的推出和收入,使机器人得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切换行进方式,从而适应不同的工程作业环境,具有提高机器人的实用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156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80478.2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水拓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钢筋混凝土自动精准破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模块,中央处理器,执行机构控制器和执行机构;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要破拆的钢筋混凝土区域的图像信息,通过图像处理模块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识别出钢筋区域和混凝土的区域,传输数字信号信息到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将混凝土区域设置为需要破拆的区域,钢筋区域设置为需要避开的区域,生成破拆路径的指令,将指令发送到执行机构控制器;执行机构控制器控制执行机构避开钢筋区域,精准地对混凝土区域进行破拆。本发明实现了自动精准破拆钢筋混凝土的目的,从而节约了劳动力资源,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破拆的效率,有效保证了所需钢筋结构不受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548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754927.3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玉米耐密产量的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植物生物技术育种领域。纯合lg1突变体具有果穗较小、产量较低、空杆率较高等不利农艺性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耐密育种方法,通过将lg1突变体株系与LG1野生型株系进行杂交,获得LG1/lg1杂合基因型材料。相比LG1野生型株系,该LG1/lg1杂合基因型材料减小了玉米叶夹角和雄穗分枝数,并增加了高密度条件下的产量;与lg1突变体相比,LG1/lg1杂合基因型材料具有叶片变宽、果穗变大、空杆率降低、密植增产等优良农艺性状,该育种方法在玉米耐密高产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8047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910989836.1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SPL基因在调控玉米冠根或气生根发育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转基因技术将玉米中ZmSBP20基因,ZmSBP25基因和ZmSBP27基因敲除后,获得玉米Zmsbp20Zmsbp25Zmsbp27三突变体突变体植株,表型调查显示,三突变体幼苗植株的冠根发育提早并且气生根层数增加,表明敲除ZmSBP20基因,ZmSBP25基因和ZmSBP27基因后可使玉米植株产生更多的气生根。本发明在促进玉米冠根发育或增加玉米气生根数量或层数以及在培育抗倒伏玉米新品种等方面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680471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1910989830.4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SPL基因在调控玉米柱头乳突细胞发育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转基因技术敲除玉米ZmSBP14基因,ZmSBP10基因和ZmSBP26基因,通过基因型鉴定,分别获得了Zmsbp14单突变体和Zmsbp14/10/26三突变体,其中,在玉米Zmsbp14单突植株中观察到雌穗花丝的乳突细胞减少,而三突变体植株的花丝则完全缺少乳突细胞。本发明确定ZmSBP14基因,ZmSBP10基因或ZmSBP26基因能对玉米柱头乳突细胞的发育或数量进行调控,为玉米乳突细胞的发育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培育玉米新品种或玉米的遗传改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37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442622.4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5/02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玉米开花期和光周期适应性的基因、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发现ZmELF3.1基因具有调控玉米开花期和光周期适应性以及调控玉米株高、叶片数、节数或穗柄长度等方面的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通过影响ZmELF3.1基因在玉米组织中的表达丰度进而实现调控玉米开花期和光周期适应性的两个分子标记TE_11.8k或TE_6.5k,其核苷酸序列分别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这两个分子标记的侧翼DNA序列以及特异性检测引物。本发明更进一步提供了应用ZmELF3.1基因或分子标记在调控玉米开花期和光周期适应性或培育广适性玉米新品种等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065285.3
申请日:2021-09-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玉米穗腐病抗性的DNA序列及其突变体、分子标记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14所示的调控玉米穗腐病抗性的关键DNA序列及其突变体,其能够调控ZmLOX3基因在玉米果穗和籽粒中的表达,可改良玉米穗腐病抗性或培育玉米抗穗腐病新品种。本发明提供了Indel151或Indel363作为ZmLOX3基因在玉米果穗和籽粒中表达的分子标记、调控ZmLOX3基因在玉米表达量以及在改良玉米抗穗腐抗性中的用途。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检测所述DNA序列及其突变体变异情况的检测引物以及检测玉米中ZmLOX3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引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68047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989830.4
申请日:2019-10-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SPL基因在调控玉米柱头乳突细胞发育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转基因技术敲除玉米ZmSBP14基因,ZmSBP10基因和ZmSBP26基因,通过基因型鉴定,分别获得了Zmsbp14单突变体和Zmsbp14/10/26三突变体,其中,在玉米Zmsbp14单突植株中观察到雌穗花丝的乳突细胞减少,而三突变体植株的花丝则完全缺少乳突细胞。本发明确定ZmSBP14基因,ZmSBP10基因或ZmSBP26基因能对玉米柱头乳突细胞的发育或数量进行调控,为玉米乳突细胞的发育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培育玉米新品种或玉米的遗传改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030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075654.6
申请日:2020-01-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玉米叶夹角的DNA序列及其突变体、分子标记、检测引物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提供了调控玉米叶夹角的关键DNA序列及其突变体,其多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控玉米叶夹角的DNA序列及其突变体能够调控ZmNAC16基因在玉米叶枕中的表达,进而应用于改良玉米叶夹角和株型,也可进一步应用于培育玉米新品种。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DNA关键序列及其突变体变异情况的特异性检测引物以及检测玉米中ZmNAC16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引物,这些检测引物能应用于定向改良玉米的叶夹角,对于玉米耐密植和高产量育种也具有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57796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03890.2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UB2/UB3基因在调控玉米多果穗发育中的应用,具体为UB2和UB3基因双突变在调控玉米多果穗发育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转基因技术对玉米中的UB2和UB3这两个靶点进行了基因编辑,使UB2基因的靶位点有碱基的缺失,导致移码突变,而UB3基因则大片段的删除;结果显示,UB2和UB3双突变体植株的雄穗分枝数减少,并首次观察到UB2和UB3双突变体的果穗数增加,主穗的穗柄上长出新的雌穗,表现出多穗性,下部的腋生分生组织也脱抑制发育成雌穗,并且伴有气生根增多的表型;表明敲除UB2和UB3基因后,可使玉米突变体植株表现出多果穗表型,本发明对玉米多穗性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