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568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111547793.5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视角的风光储电站并网点等效惯量评估方法,包括:获取风光储电站并网点的频率,将频率采用一阶惯性滤波算法进行滤波;利用滤波后的频率,计算风光储电站并网点频率变化率;根据计算获得的频率变化率,获取进入评估时刻的有功功率值;根据进入评估时刻的有功功率值,计算评估时段内实测有功功率值相对进入评估时刻有功功率值的差值;根据差值计算结果,测量风光储电站并网点的有功功率变化和频率变化,基于能量视角对风光储电站的并网点进行等效惯量评估。上述方法对风光储电站的等效惯量水平有一个更为准确细致评估,对于系统风光储电站的并网、调频策略的制定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3746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54669.9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1R31/28 , H02H1/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芯片影响的设备可靠性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阶段的第一设备失效率;基于不同阶段的第一设备失效率,确定不同阶段的第一板卡失效率;基于所述第一设备失效率、第一板卡失效率和第一芯片失效率确定协变量函数;基于目标设备厂家采用的芯片,确定第二芯片失效率;基于目标设备厂家的板卡设计工艺和制造工艺能力,确定第二板卡失效率;基于所述第二芯片失效率、第二板卡失效率和协商变量函数确定目标设备厂家的第二设备失效率,以基于第二设备失效率进行设备可靠性评估。本发明能够为国产芯片的二次设备可靠性提供量化评估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29104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62349.8
申请日:2022-08-11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华电智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缆故障评估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破损系数和分布参数的电缆外破量化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网络分析仪与电缆内芯连接注入扫频信号,并将反射信号返回网络分析仪,获取电缆首端频域反射系数谱;步骤2: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函数将反射系数谱从频域转换到时域,然后转化到空间域;步骤3:获取横轴为空间位置的函数DF(x)的图像,分析评估电缆外破缺陷严重程度。本发明将极大提高电缆外破缺陷量化评估的准确性与工作效率,避免设备带缺陷投入运行,降低了电缆故障的几率,大大推动了电工装备试验及检测技术的进步,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448790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084987.4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北京华电智成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力检测技术领域的基于北斗授时的交流电缆两端泄漏电流同步检测提取方法。包括步骤1:在交流电缆两端接地线布置电流传感器;步骤2:利用北斗授时使步骤1布置的电流传感器对两端入地电流进行采样;步骤3:将步骤2中的两端采样数据分别上传至本端的采集器,并在采集器内实现两端信号同步后传输至运算处理中心;步骤4:在运算处理中心对泄漏电流与接地感应环流进行分离;将首末两端电流传感器数据序列进行时域离散序列相加运算,得到交流电缆泄漏电流的瞬时值。该方法实现了泄漏电流与接地感应环流的分离,更加准确直观地判断电缆的绝缘状态,降低了电缆检修运维成本,为电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897819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0051742.0
申请日:2017-01-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流化床机组变负荷过程中给煤量合理性检测方法及系统。根据变负荷过程的DCS锅炉运行实时数据,通过挥发分燃烧模块计算挥发分燃烧释放的能量,利用燃料侧蓄能模块和汽水侧蓄能模块计算燃料侧蓄能变化量和汽水侧蓄能变化量,通过经济给煤计算模块计算变负荷过程中理论给煤量,利用给煤比较模块计算理论给煤量和实际给煤量之间的偏差,反馈控制信号。通过建立循环流化床锅炉变负荷过程中理论给煤量的计算方法,充分考虑挥发分释放的能量,燃料侧蓄能变化和汽水侧蓄能变化,对机组的安全、环保运行和控制系统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472484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510766985.3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Q11/00 , H04J14/02 , H04L12/733 , H04L12/8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骨干光传输网波道均衡路由波长分配方法,其步骤: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获取网络各链路信息;建立网络中节点间的均衡路径;计算网络各链路的波道利用率;根据波道均衡原则对传输业务进行选路;根据业务服务质量需求将业务等级进行划分,各级业务对应相应等级波长分组,当网络中业务到达时,首先为其计算出一条由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并根据到达业务的优先级别,选择对应波长组,根据组内优先分配原则为该业务分配可用波长;若无可用波长,则拒绝该业务;更新各链路可用波长数,为下个业务进行波道分配。本发明能有效均衡网络中各链路的波长利用率,减少因部分链路负载过重产生拥塞的情况,保证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36022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638664.0
申请日:2014-11-07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方向元件改进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包括:步骤1: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发生故障后,根据故障点周围开关上报的故障电流方向,判断故障发生在T接区域或者不含T接的其他区域;步骤2:若由主电源提供故障电流一侧的方向元件上报故障方向信息为正方向,而由分布式电源提供故障电流一侧的方向元件上报故障方向信息为反方向,据此判断故障发生在T接区域,从而隔离故障;步骤3:若故障点周围的馈线开关提供的故障电流方向信息相同,则判断故障发生在不含T接的其他区域;由于故障点两侧开关的故障电流幅值不同,而故障点一侧的开关经历的故障电流大小近似相同,据此可以判断出故障发生的具体区段并进行故障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472484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766985.3
申请日:2015-11-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4Q11/00 , H04J14/02 , H04L12/733 , H04L12/8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Q11/0005 , H04J14/0227 , H04J14/0257 , H04L45/122 , H04L47/125 , H04Q11/0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骨干光传输网波道均衡路由波长分配方法,其步骤:根据网络拓扑结构获取网络各链路信息;建立网络中节点间的均衡路径;计算网络各链路的波道利用率;根据波道均衡原则对传输业务进行选路;根据业务服务质量需求将业务等级进行划分,各级业务对应相应等级波长分组,当网络中业务到达时,首先为其计算出一条由源节点至目的节点的路径,并根据到达业务的优先级别,选择对应波长组,根据组内优先分配原则为该业务分配可用波长;若无可用波长,则拒绝该业务;更新各链路可用波长数,为下个业务进行波道分配。本发明能有效均衡网络中各链路的波长利用率,减少因部分链路负载过重产生拥塞的情况,保证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21854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86004.5
申请日:2014-09-22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特高压高补偿度串补线路的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所述特高压高补偿度串补线路分区后根据测量阻抗判断故障区。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正向经串联补偿电容短路故障,阻抗继电器可能发生拒动;反向短路故障,阻抗继电器可能发生误动作;保护范围缩短或者保护超越等问题。方法的判断过程仅利用MOV(压敏电阻)导通前的一段时间的暂态量数据,不受MOV非线性的影响,可较好地实现本线路保护正确动作,相邻线路故障保护正确闭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11128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08656.9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虚拟电池管理系统及其应用方法。虚拟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如下:中央数据处理单元分别连接人机交互单元、动力电池仿真单元、CAN通信单元、测量单元和电子负载控制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将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充电对象的状态和充电要求集成于一个系统;第二,实现了虚拟电池管理系统与待测充电设备之间的充电状态信息交互;第三,本发明可以对试验型号动力电池模型参数和时间系数进行调整,提高了对充电设备的可控性及工作效率;第四,本发明提供了充电设备对动力电池充电过程中对动力电池的影响参考,实现了充电负载的多样性和充电设备测试环境的普遍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