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9876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410784791.1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多孔金属铁的方法。本发明特征在于将硝酸铁、甘氨酸、碳源配成溶液;通过溶液中快速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引入无定形碳作为造孔剂,在前驱体粉末中碳与其他成份实现了均匀混合;将前驱体粉末压制成形后在空气中进行适当热处理,造孔剂无定形碳挥发成气体逸出并留下孔隙,得到多孔前驱体;随后,在还原性气氛中将多孔前驱体骨架还原成金属铁,同时通过烧结将骨架固结从而原位保留下多孔前驱体的孔隙结构,最终制备出孔隙结构良好,孔隙尺寸可调,分布均匀的多孔金属铁。本发明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72504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128024.X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B21/06 , C04B35/582 , C04B35/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铝/氮化硼复合陶瓷粉末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末制备技术领域。主要步骤为:采用铝源、硼源、胺类有机物、水溶性碳源和辅助剂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成溶液,加热并搅拌,溶液挥发、浓缩后发生反应,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于1300-1700℃在流动的氮气气氛下反应2-4小时;将反应后的粉末在500-650℃的空气中加热1-3小时,得到氮化铝/氮化硼复合陶瓷粉末。本发明有利于在较低的反应温度条件下合成高纯度、高分散、细粒度的氮化铝/氮化硼复合陶瓷粉末,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492437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785069.X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01J23/7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与氧化铁(α-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合成领域。本发明采用铁源、碳源和辅助剂为原料,一步反应得到碳-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不需要任何后续处理,所制备的碳-氧化铁纳米催化剂碳与氧化铁实现纳米级复合,比表面积大,且具有介孔结构,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较高,催化性能好,可用于功能材料领域,特别是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领域。本发明原料易得,制备过程中不需要模板,不需要表面活性剂、沉淀剂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6159225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592630.1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483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碳复合无定形氧化钒纳米粉末的方法,属于新能源领域。工艺过程为:采用钒源、燃料、辅助剂和碳源为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成溶液;在一定气氛下对溶液进行加热,溶液经过挥发、浓缩形成凝胶后,发生燃烧合成反应。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使反应自维持,最终得到碳复合无定形氧化钒粉末。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不仅可有效防止产物粉末团聚,还可形成介孔结构。且由于利用液相混合,可实现粒度细小无定形氧化钒颗粒与碳的紧密结合与均匀分散。本发明原料易得,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制备得到的碳复合无定形氧化钒粉末作为锂电负极材料时,兼具高容量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9582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784795.X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纳米石墨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碳材料研究领域。主要步骤为:以水溶性碳源为原料,添加辅助剂和铁盐按照合适的比例配成溶液后加热;溶液挥发、浓缩后发生反应,得到含碳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于600~1300℃在一定气氛下反应0.5?5小时后,将反应产物采用酸洗后得到多孔纳米石墨。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生产,所得的产物石墨化程度高且具有多孔结构,可以广泛应用到锂离子电池、场发射材料及超级电容器等诸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32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22617.3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混合价态钒氧化物/碳复合多孔空心卷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用于制备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由钒氧化物和碳组成,碳含量在2%到50%之间;材料中,钒氧化物中钒的价态为正五价、正四价和正三价的混合价态;材料为多孔空心卷结构,空心卷长度在1微米到50微米之间,直径在30纳米到500纳米之间,呈管状形貌,空腔直径在5纳米到200纳米之间;该空心卷由多孔的钒氧化物纳米薄层卷曲而成。本发明采用了偏钒酸铵为原料,将两相溶剂热法与煅烧工艺相结合得到的混合价态钒氧化物/碳复合多孔空心卷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具有优异和稳定的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95947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410784771.4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纳孔氧化铁粉末的方法。特征在于将硝酸铁、甘氨酸、碳源配成溶液;通过溶液中快速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引入无定形碳作为造孔剂,在前驱体粉末中碳与骨料成份实现了均匀混合;经过适当热处理后,造孔剂无定形碳挥发成气体逸出并留下孔隙,骨料成份结晶、烧结、自组装成孔隙骨架,从而制备出孔隙结构良好,尺寸可调,分布均匀的纳米孔隙结构氧化铁粉末。本发明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环境友好,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34739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44187.5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G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1/02 , C01P2002/72 , C01P2004/03 , C01P2004/22 , C01P2004/54 , C01P2004/61 , C01P2006/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片状五氧化二钒粉末的方法。工艺过程为:1、钒源、尿素和辅助剂按照一定比例配成溶液,其中尿素和钒源的摩尔比为6-10,辅助剂和钒源的摩尔比为4-10;2、在空气下将溶液加热,溶液挥发、浓缩后分解,得到粒径为1-10μm,径厚比为10-100的片状五氧化二钒粉末。本发明原料易得,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效率高,成本低,易于产业化,尤其可通过调节原料、配比来得到粒度可控的片状五氧化二钒。
-
公开(公告)号:CN105347383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44330.0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01G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02 , C01P2002/72 , C01P2002/76 , C01P2004/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铜(CuO)粉末的制备方法。CuO在气体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纳米流体、光探测器、含能材料、场致发射、超级电容器、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光催化、磁存储介质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采用钒酸铜水热高温分解法来制备CuO,首先制备出钒酸铜,然后以钒酸铜为原料高温分解至CuO。与现有的CuO制备方法相比,该新方法容易控制CuO形貌和结构,特别是,可调节CuO晶体中的定向排列生长机制,制备出多孔结构和实心结构的CuO介晶。
-
公开(公告)号:CN10484379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27999.0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制备纳米针状紫钨粉末的方法,属于先进粉末冶金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纳米针状紫钨粉末其特征是,直径为20~200nm,长度为0.5~10μm,长径比为5~300。同时公开了所述纳米紫钨的制备方法,即采用溶液法一步合成紫钨,反应时间短,反应引发温度低。由于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阻碍了与空气的充分接触,因此生成产物紫钨相较为单一,为粉末的后续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该发明解决了传统回转炉煅烧制备紫钨粉末粒度粗大的问题,同时优于其他方法制备纳米紫钨的效率,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原料粉末利用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