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成熟度的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8447B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510562726.9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成熟度的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成熟度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绝热温升的函数关系式,建立混凝土热分析有限元模型,根据成熟度与绝热温升函数关系式,通过递推的方式得到每个时间点混凝土的温度和成熟度,代入混凝土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得到每个时间点混凝土对应的应力变化值,将计算结果导入后处理模块中,考虑应力松弛的基础上得到混凝土每个时刻的第一主应力,将其与混凝土该时刻对应强度相除,求出相应的每个节点安全系数,当某个节点安全系数小于安全系数容许值时,认为结构存在开裂风险。本发明综合考虑时间和温度对混凝土水化热反应、强度增长以及收缩的影响,比单纯考虑时间的影响,计算精度更高。

    高层建筑逃生器及逃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10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86174.4

    申请日:2016-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器及逃生方法,逃生器包括非导磁性管道、阻尼装置以及载人装置,所述阻尼装置包括非封闭式套筒、固定安装在所述非封闭式套筒内壁的高强磁铁、设置在所述非封闭式套筒外壁上的开合机构和锁死机构,所述高强磁铁与非导磁性管道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非封闭式套筒具有一个非封闭圆筒状的锁合孔,所述锁合孔的非封闭圆由两个弧形筒片反向卷折形成,所述锁合孔的弧度大于270°小于360°,所述开合机构用于使所述非封闭式套筒通过其锁合孔套设在任意高度的非导磁性管道上,所述锁死机构用于使所述锁合孔稳固套设在所述非导磁性管道上。本发明适用高度不受限制,能适用于高层建筑建造过程或正常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逃生。

    一种基于成熟度的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844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62726.9

    申请日:2015-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成熟度的混凝土结构开裂风险评估方法,通过试验得到成熟度与混凝土力学性能、绝热温升的函数关系式,建立混凝土热分析有限元模型,根据成熟度与绝热温升函数关系式,通过递推的方式得到每个时间点混凝土的温度和成熟度,代入混凝土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得到每个时间点混凝土对应的应力变化值,将计算结果导入后处理模块中,考虑应力松弛的基础上得到混凝土每个时刻的第一主应力,将其与混凝土该时刻对应强度相除,求出相应的每个节点安全系数,当某个节点安全系数小于安全系数容许值时,认为结构存在开裂风险。本发明综合考虑时间和温度对混凝土水化热反应、强度增长以及收缩的影响,比单纯考虑时间的影响,计算精度更高。

    混凝土输送管路润滑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6061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480871.8

    申请日:2014-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输送管路润滑装置,包括喷射管、喷嘴、加压系统和润滑助剂容器,所述喷射管安装在相邻两个泵管之间,所述喷射管的一端开设有若干润滑孔,所述润滑孔的内端开口上安装喷嘴,所述喷嘴的朝向与混凝土输送方向一致,所述润滑孔的外端开口与加压系统连接,所述加压系统与润滑助剂容器连接,所述润滑助剂容器内装有润滑助剂,所述加压系统用于从润滑助剂容器内吸入润滑助剂,并将润滑助剂加压至大于混凝土的压力1~5Mpa。本发明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可以在混凝土输送泵管内壁与混凝土间加入适量的润滑助剂,从而大大减少泵管内壁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泵送高度和效率,可适用于混凝土长距输送和超高泵送施工。

    一种载人增压车及其增压方法
    6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35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13885.0

    申请日:2024-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人增压车及其增压方法,属于移动增压技术领域,所述载人增压车包括车底盘总成以及设置在车底盘总成上的承压密闭结构和增压系统;所述承压密闭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结构、柔性承压部件和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罩设在第二支撑结构的外侧;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具有间隔空间;所述柔性承压部件设置在间隔空间中;所述柔性承压部件用于在车底盘总成上形成密闭增压空间,所述增压系统用于连通密闭增压空间,并适于对密闭增压空间进行增压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载人增压车的增压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底盘进行设计,解决高原旅居人群在日常出行过程中的高反问题,提升高海拔地区的生活品质和旅游体验。

Patent Agency Ranking